分享

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美味飘香 2013-01-17
 

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2010-11-16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风景秀美的中华石鼓园内。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青铜文化为主的博物院。她西邻古朴挺拔的石鼓阁,东接蜿蜒清澈的茵香河,南依巍巍秦岭,北望滔滔渭水。博物院外形运用了高台门阕,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错落有致,气势恢弘,厚重威严,象征着宝鸡在中华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尊崇地位。博物院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 12761件组,上起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尤以商周青铜器著称于世。 

青铜是金属,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正是这个时代,才有了文明的诞生,国家的兴起,还有对大自然不尽探索能力的提升。宝鸡这块“厥田上上”的土地,将我国青铜时代的文明推到了顶峰。西周兴邦,凤凰来仪;秦人崛起,神鸡飞鸣。周崇礼制,秦尚法度,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石,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于201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以来,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等功能有机结合,通过举办陈列展览,多角度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以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荟萃了宝鸡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1500多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何尊、逨盘、胡簋等百余件,它们有的浑厚凝重,气势磅礴;有的工艺高超,精美绝伦;有的则以铭文见长,历史研究价值极高。陈列共分“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和“智慧之光”四个部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实物展陈、多媒体展示、场景复原等有机结合,全方位揭示了商周时期宝鸡青铜文化的丰富内涵,使我们从中得到历史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

藏——“青铜器之乡”

作为青铜器之乡的宝鸡,以窖藏众多最为特色。第一展厅通过大量窖藏出土青铜器的展示,展现宝鸡青铜器之盛。展厅面积606平方米,共展出文物260件。以杨家村窖藏复原为展示核心,全面阐释了宝鸡青铜器之乡美誉的由来。

礼——“周礼之邦”

第二展厅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重点展现厉王胡簋,解读一个民族情结的缘起;通过墙盘的重点解读展示,以及相关文物的配套陈列,追颂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文治武功;以国宝重器何尊作为本单元的收官之作,重点呈现“营建洛邑,宅兹中国”的铭文特写,追溯“中国”二字的由来。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周礼下的西周盛世生活。展厅面积947平方米,共展出文物688件。

路——“帝国之路”

    第三展厅以周王室的衰败和东迁为背景,以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为展陈线索,切割出曲折流转的空间脉落。展厅面积947平方米,共展出文物360件。以西周的尾声作为展览的开篇,逐次展现非子养马、襄公立国、文公东猎、武公创县、宣公刻石、穆公称霸以及始皇加冕的历史节点。在两个族群发展的此消彼长之间,体验一场民族历史的兴衰之旅。重点展示秦公镈,以描述秦王族的兴盛,突出秦世族的逐渐强大,展现秦“帝国之路”的重要场面。

冶——“智慧之光”

第四展厅以圆中有圆的四环同心式分割空间流线。展厅面积606平方米,共展出文物160件。以单元叙说为逻辑构成,结合器物图文的静态展陈,漫画语言呈现的电子互动桌面,视觉冲击力强的宽幅系统,生动有趣的作坊体验,多层面多角度地诠释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重点展示青铜器动物世界及国宝折觥,展现青铜器造型及纹饰的独特艺术神韵,突出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
 
 
 
落成典礼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陕西省副省长姚引良等共铸和谐宝鼎
 
 
 
 
青铜器博物院正面
 
 
 
青铜器博物院外形实拍(东南方向)
 
 
 
 
国庆期间排队领票参观的游客
 
 
 
西周编钟实景展示

 
 
 
西周的车马复原展示
 
 
 
杨家村窖藏复原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