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皮病

 学中医书馆 2013-01-17
硬皮病

本病是以局部或全身皮肤硬化为主证的疾病,严重者可累及脏腑。西医的硬皮病,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皮痹治疗的诊断要点
 局部或全身皮肤顽硬光亮,无汗,毛发脱落。
 病情迁延日久,除上述皮肤症状外,可兼见痹入五脏的各种表现。
皮痹治疗的辨证分析
皮痹的病因,是素体阳气虚衰,及风寒外邪入侵。主要病理过程是寒邪凝结腠理;局部或全身皮肤增厚硬化,日久变薄,是
其主要见证。初起,外邪痹阻络脉,病位在表;继则外邪传里,使之阳气亏耗,阴寒内凝,这时出现内脏病变,皮肤顽厚面
积较大,好发于手足,甚则遍及全身。
本病治疗以温通为主要原则。气血痹阻者,以通为主,以温为佐;肾阳衰微者,则以温为主,以通为佐。现代研究证明,活
血化瘀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酌情使用。
皮痹治疗的辨证论治

气血痹阻型
【证见】 局部皮肤硬化,表面光滑发紧,不易捏起,常有肤色变深或变浅,呈黄白色,以致肌肤甲错。舌质淡苔白腻,脉
细滑或沉迟。
【治法】 祛风湿,散寒邪,通阻滞,益气血。
【方药】
1.主方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加减
处方:独活12克。防风10克。秦艽15克.桂枝12克.细辛5克。党参18克。茯苓、熟地黄15克,当归、白芍各12克,桑寄生20
克,杜仲、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皮肤明显变硬或变薄者,可加乌梢蛇12克,金蝎5克,地龙10克,土鳖虫6克。肤色变深或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者,加丹参
30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穿山甲20克,水蛭6克。皮肤顽厚如木板状者,除加强活血化瘀外,可加海藻、昆布各12克,牡
蛎、鳖甲各20克,夏枯草、浙贝母各12克。
2.单方验方丹参鸡藤汤(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丹参、鸡血藤各40克,郁金15克,延胡索、当归、牛膝各12克。水煎服。
肾阳衰微型
【证见】 初起皮肤顽硬而肿,继而变薄,光亮如腊,好发肢端,甚至泛发全身;四肢厥冷,手足青紫;关节酸痛,活动不
利;自觉疲乏无力,畏寒;胸满气急,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脉沉伏或沉紧。
【治法】 温补肾阳,散寒通滞。
【方药】
1.主方阳和汤(王维德《外科全生集》)加减
处方:鹿角胶12克,肉桂6克,姜炭10克,熟地黄20克,白芥子12克,麻黄10克,肉苁蓉、淫羊藿、琐阳、巴戟天各15克,当
归lO克,全蝎6克,地龙9克,鳖甲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温阳消痹汤(李宝顺等《名医名方选》)
处方:党参、黄芪、熟地黄、何首乌、鸡血藤各30克,丹参、鹿角胶各15克,桂枝、赤芍、红花、陈皮、香附、甘草各10
克,附子、肉桂各5克。水煎服。
皮痹治疗的其他疗法

1.熏洗法
(1)苦参汤:苦参、艾叶、蛇床子、地肤子、苍耳子、商陆,加水煎,熏洗或热敷患处。
(2)黄药子250克,加水煎熬,洗患处。
(3)伸筋草、陈艾叶、乳香、透骨草、没药,共煎水,热洗患处。
以上三方适用于皮肤顽厚较为局限者
2.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3.预防调护
 注意保温,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患者应少吃寒凉生冷之品。

 
16.1 治硬皮病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丹皮、阿胶(烊化)各10克,百合、太子参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
【加减】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
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疗效】屡用效佳。
 
16.2 通脉方
【来源】陈慕莲,《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黄芪、党参各30克,桂枝、附片各10克,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鸡血藤30克,桃仁、红花、全蝎各15克,蜈蚣3条,金银花、土贝母各
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30日为1疗程。
【功用】益气温阳,活血通脉。
【主治】硬皮病。
【疗效】坚持服用,效果甚佳。
 
16.3 通脉汤
【来源】龚琼模,《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丹参、鸡血藤各15克,赤芍10克,当归12克,乳香、没药各6克,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各10克,金银花3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每次服100~200毫升,20~30天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几个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清热。
【主治】皮痹阻(硬皮病)。
【疗效】坚持服用,效果甚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