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决胜高考2013】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8 农业(教师版)
2013-01-17 | 阅:  转:  |  分享 
  
【备战2013】6年高考地理母题精解精析专题8农业(教师版)

【2012年高考题】



(2012全国新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答案】1.B2.A3.D

【解析】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主要考查考生。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3题。

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D.水力发电

3.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

、17.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B.②C.③D.④

18.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②造成资源浪费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17.D18.C

【解析】

17.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而抽取沼气的原料在农村十分丰富,人畜的粪便、杂草、树叶、农作物的秸秆等,将这些东西放入沼气池沤制而产生沼气,沼渣可以施入农田作业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18.农作物的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灰烬污染大气,也不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土壤中营养元素流失。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2012海南卷)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6~18题。



16.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B.耐涝

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17.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

C.台风D.冻害

18.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答案】16.A17.D18.A

【解析】

16.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耐旱。

17.结合四个选项,干旱是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台风和洪涝对该地影响不大,可知冻害是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

18.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因而小枣品质优良。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中国地理和农业的区位条件。



(2012海南卷)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

【答案】3.B4.C

【解析】

3.根据题干提示可知,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产量过大,品质较差,导致该地普通脐橙滞销。

4.根据提示“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则需推广良种。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



(2012安徽卷)图7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23-25题。





23.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C.土壤D.机械化

2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23.D24.B25.A

【解析】

23.根据图7可知,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总体下降趋势,安徽省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增加对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没有影响,因而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政策和科技。

2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则说明对蔬菜瓜类需求量增加了,结合选项可知市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25.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和估测粮食产量,而产品流向是无法利用遥感进行跟踪的。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粮食问题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2广东卷)40.(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4分)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

(4)加拿大西南部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

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从沿海到内陆水分

(土壤肥沃,水分适宜,有利于葡萄生长;(葡萄生长期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葡萄成熟后气温低,能够自然冰冻。

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④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欧肯那根河谷地处高山地区,气候冬冷夏热,夏季有利于葡萄生长,秋冬季节易形成冰葡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营养成分的积累,该处人烟稀少,环境洁净污染少,葡萄不易受到污染,有利于生产优质葡萄,河谷地区,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丰富。加拿大西部草原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土地荒漠化,阻止荒漠化应采取降低载畜量、减少过度开垦等措施,并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8分)

【答案】

(1)(12分)

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2)(8分)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2分);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分);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2分);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2分)。

【解析】

(1)读图可知甲地为青藏高原地区,热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河谷海拔较低的地区,热量较务充足,能发展农业;乙地区为塔里木盆地,水源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只有在山麓地带,山上的冰雪融水丰富,适宜发展农业。

考点定位:农业的区位因素

(2)优点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综合考虑。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2海南卷)22.(10分)图9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市周边地区发展糯红高粱种植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答案】

有利因素:自然环境独特(位于亚热带、水热资源丰富、紫色土);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6分)

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4分)

【解析】此题问题也很直接明确,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市周边地区发展糯红高粱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确定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上,甲市位于贵州省,再结合图中信息来回答。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



(2012全国新课标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

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析】

(1)根据经纬网可知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海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此题注意材料提示“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

(3)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成因,农作物的用水来源。



【2011年高考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答案】C

【解析】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第3题,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答案】D

【解析】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A

【解析】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2011年高考安徽卷)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7-28题。



2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图10中信息,可以推出该区域的25个方格中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每个方格中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图中有11个“11”、8个“31”、4个“33”、1个“12”、1个“22”,可知该区域2005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少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较少,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水生生物物种减少,又由于该区域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空气湿度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可能增加。

2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C

【解析】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部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蔗基鱼塘主要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2011年高考山东卷)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表1

国家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总产量(万吨) 甲 4400 2.14 9416.00 乙 168 4.36 732.48 丙 2950 4.23 12478.50 丁 1036 1.80 1864.80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答案】A

【解析】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生产力水平低于日本,所以单产也低于处于现代农业阶段的日本,日本丘陵山地多,耕地比重小所以种植面积最小,但农业技术水平高所以单产高,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恒河平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广泛种植所以面积最大。

(2011年高考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选C。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

【答案】B

【解析】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



(2011年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供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第(4)幅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征。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24.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土地增加

建设用地增加退耕还林效果显著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家里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北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4)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栽培)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解析】

(1)从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特点:冬冷夏热,年温差大

影响因素:R地距海较远点且位于河流谷底,所以得出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和地形

(2)B大于A,理由B处山腰地带,气温低水汽易凝结A处地势较低的山麓气温高水汽不易凝结。B大于C,B处山地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C处雨隐区,水汽较少且下沉气流绝热增温,水汽不易凝结。

(3)大盐湖位于山间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且伴随全球升温冰川消退,湖水补给不断减少;蒸发强烈;由于是内流胡盐分随地表径流在湖中不断积累

(4)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但浇水少,冬季温和湿润,地处河流谷地,有灌溉水源,土壤深厚且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耐旱)和园艺业;大盆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年温差大,降水稀少,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水源不足,土壤贫瘠,适宜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2010年高考题】

(2010全国卷Ⅱ)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下列问问题。

(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四地农业都属于投入生产资料多,生产规模大,集约程度高的集约型农业,故选D。

【答案】D



(2010全国卷Ⅱ)(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2分)(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农业生产的影响。(24分)地形:有开阔的谷地(由河谷的等高线分布比较稀判断)。气候: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中温带);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四个季节的降水量都在50-90㎜之间)。水源:(图中有多条河流)有河流灌溉系统;谷地边缘:因灌溉条件较差,可以发展畜牧业或农牧业。降水: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气温:(总趋势)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从202010年看)20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C;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C以上。主要影响:(1-3月气温低于0°C)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降水量比往年偏多)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2,完成1~2。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年份 种植面积(万h㎡) 总产量(万t) 1979 18.0 896.0 1980 360.6 16335.2 1999 1335.0 40513.5 2000 1523.7 42399.7 表2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区域 1980年 1999年 大城市郊区 70% 20% 其他农区 30% 80% 1.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一高的变化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I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农业地带沿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热C地形D土壤

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源D土壤

6.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

7.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8.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答案】6.A7.B8.D

【解析】6.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是以玉米叶片为原料,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属于原料指向型

7.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是塑料袋,被称为“白色污染”

8.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最大产地



(2009辽宁卷)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9-11题。



9.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答案】(2009广东卷)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C.河流汛期D.降水总量

】B

【解析】纬度方向的差异主要是热量差异。

(广东卷)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

】A

【解析】山地丘陵地区修建梯田可以保持水土。发展旅游只是现在才具有的功能。梯田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较高,即便修建梯田,也很难灌溉。修建梯田与运输便利程度无关。(2009广东文基)图1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B.b

C.c????D.d

(2)若图9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B.b

C.c???D.d

(3)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D.技术条件好

(1)C(2)B(3)C【解析】读图8和图9,结合所学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类型和城市人口分布特点等,分析得出:a处于地中海气候区,这样的气候区适宜发展亚热带水果和灌溉农业;b分布区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便于发展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商品谷物农业;c为乳畜业,因其所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d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地和北部山地及东欧等地区,可判断出其分布区适宜发展畜牧业。m地比n地纬度低,气温回升快,鲜果上市早。

(海南卷)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7)。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答案】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解析】答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图中的“蒸发”二字,它隐性的提示砂砾层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主要是因为该层阻断了地下水的上升,能达到保墒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材料中的“兰州”,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砂砾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温度低,使地温的昼夜温差变大,有利于白兰瓜糖分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卷)读图3,回答(1)、(2)题。



图3

(1)该作物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答案】(1)A?(2)D【解析】本组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具体考查冬小麦的生长状况及有关季节的判断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该作物的生产周期一般为7个月,其种植期、灌浆期、收割期的早晚都取决于气候条件。第(2)题,该作物的开花期在2月份,此时的潘帕斯草原(南半球)正值湿季,草木茂盛。

(卷)读图5,回答(1)~(3)题。

(1)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2)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3)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

A.西欧平原B.湄公河三角洲

C.五大湖沿岸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1)D?(2)C?(3)B【解析】第(1)题,该景观图中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属于喀斯特地貌中的石芽、石林、峰林等常见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第(2)题,喀斯特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都有分布;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地形崎岖,一般交通通达性较差。第(3)题,喀斯特地貌一般降水丰沛,其坝子地带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与湄公河三角洲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西欧和五大湖地区主要为乳畜业,墨累—达令盆地是混合农业。

(全国Ⅰ)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

【答案】(1)B?(2)A

【解析】根据当地1月平均气温3℃,排除C、D两项(理由:我国华北、东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再根据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可判定为太湖平原。1985—2005年种植结构的变化是水稻比例逐年减少,不再是主要种植农作物,油菜种植面积在2005年为0,而花卉、蔬菜种植比例逐年增加,并成为主要种植农作物。体现出城郊农业的特色,其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山东卷)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工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

(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

【答案】(1)C?(2)D【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地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第(2)题,越南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木材资源丰富,拥有较多的能工巧匠,劳动力成本低,生产管理费用相对较少。这些优势吸引了很多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外资企业来越南投资办厂。越南木制品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台湾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卷)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2)题。?

表1

?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

(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A?(2)C【解析】第(1)题,从表中看出美国苹果生产区的1月平均气温为6—8℃,应为亚热带气候,即可排除B、D两项(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不可能位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美国30°N—40°N西海岸为地中海气候,表中的气候要素都与之相符合。第(2)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产区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都与北半球最适宜区的气候资料更为接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的糖分积累,而非气温的年较差。美国产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条件更优越。表格最后一列给出了三个地区的生产成本,不难看出中国产区的生产成本最低。

(2008卷)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



我国人均耕面积的变化

图10

(5)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6)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7)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

(5)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6)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7)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解析】

第(5)问,a标注的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其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一般从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工程措施(营造防护林体系、湿地保护工程等)和农业技术措施(黑土培肥、秸秆还田等)三方面去作答。

第(6)问,抓住“人均耕地少”这个关键词作答,从“人多”和“地少”两个方面去找原因。

第(7)问,一定要注意读图,从图例、标注、图示中提取隐性信息。如,左图图例中的“世界平均水平”“警戒线”,右图反映的“人均耕地面积”等关键词都是回答本题的要点。(卷)图5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图5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谷物总产量下降???????????????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D.谷物单产下降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答案】(1)A?(2)A【解析】第(1)题,从图中读出各年份各粮食作物的产量,计算出每年的总产量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要结合埃及的国情(气候干旱人、多耕地少)分析。



(广东卷)28.有机农业是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一种农业类型。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是

A.农村劳动力丰富???????????????????????????B.大型农业机械广泛使用

C.耕地资源十分丰富?????????????????????????D.气候类型多样

【答案】AD【解析】农村劳动力丰富可以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从而减轻农业机械带来的环境污染。耕地资源是否丰富与有机农业没有关系,气候类型多样,既可发展有机种植业,又能发展有机畜牧业,有利于有机农业的多样化。(广东卷)30.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新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A.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运输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显性信息“政府引导”说明有政策扶持;“高速公路”说明交通条件的改善:“我国南方某省”隐含信息是劳动力充足。(广东卷)34.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资料1:见图18-20。







资料2:见表4和图21。

表4:2000-2003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总产量(亿吨) 4.62 4.53 4.57 4.31 总需求(亿吨) 4.79 4.83 4.88 4.93 供需平衡(亿吨) -0.17 -0.30 -0.31 -0.62 注:供需平衡=供给量-需求量

根据上述资料,结构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___________趋势。就各地区耕地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来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地区。

(2)在非农建设用地中,占用耕地数量最多的类型是___________。2000年以后,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势头还呈___________趋势。

(3)200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呈___________趋势。

(4)1950-1960年,J省玉米种植重心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1960年以后,J省玉米种植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国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

(1)下降。东北,华北。

(2)独立工矿。加速上升(或增长)

(3)下降

(4)西南、向东(或先东北再西南)。

(5)①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

②耕地(持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

③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解析】本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特别是我国应限制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工业,其原因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卷)读图2,完成6、7题。



6.图中箭头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7.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

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答案】6.B7.D

【解析】此题考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明确农业类型的分类依据和类别。按发展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按产品的用途: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按投入的多少: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劳动对象: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2007全国Ⅰ卷)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9~10题。

9.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10.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

【答案】9—10.AC【解析】本组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大棚、阳光房改造的是气候条件的热量条件。根据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可得出。第10题,要结合题干,该地应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地温低。(2007全国Ⅱ卷)40.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9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

图9

(4)甲地属于①???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②,适宜发展的的农业为③。乙地属于④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⑤?。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⑥平原。

读表1,回答问题。

表1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

年份 稻谷 小麦 玉米 合计 2001 686.9 53.8 2609.5 3350.2 2003 541.0 22.1 2627.2 3190.3 2004 600.1 11.4 2901.5 3513.0 2005 654.0 9.5 2775.2 3438.7 (5)表中四年数量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⑦。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⑧,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⑨。

【答案】(4)①温带大陆性②降水少(干旱)③畜牧业④温带季风⑤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长⑥松嫩(5)⑦先降后升⑧82.6%⑨0.28%【解析】第(4)题,从材料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可得出甲地、乙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降水多少,再联系中亚、我国吉林实际,可得出结论。第(5)题,考查计算能力,要认真审题,注意数据,可得出结论。



















状元源http://zyy100.com/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城镇





省界



3000



150



100°E



39°



40°



100



2000







河流



100



年降水量线/mm



等高线、



2000



图6









献花(0)
+1
(本文系昼晴夜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