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寂寥时光消清瑟

 春在枝头126 2013-01-17

 

 
 
 
 
 
 寂寥时光

   “自古圣贤多寂寥,从来高处不胜寒”,圣贤者的寂寥在于他们的修养太高,能读懂他们的人不多,能与之倾心者甚少,他们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然而,在旁人看似寂寥的时光里,他们并不寂寥,他们利用这清静的时光研读自己喜爱的学识,让寂寥的日月变成了《春秋》,变成了《史记》,变成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变成文史上一枝枝霖霪的奇葩。

我不是圣贤,我不是什么名士,但是,我却有着与那些古今圣贤一样的寂寥。这种寂寥只有身处寂寥之人才有资格谈其中之味。当一个人独处时,寂廖就会如一阵无形的风悄悄地浸入你的思维空间,把你的思绪搅乱,让你无所适从,让你心烦意乱,让你焦躁不安,甚至,让你在狂躁之中消沉,让你在消沉之中堕落。寂寥,在时刻折磨着人的灵魂,也在考验着人的意志。

古书云:“寂廖者,清静,无声。”人生有许多的寂廖,也有许多的无奈。一代词家辛弃疾在“门掩草,径生苔”的寂寥之中读书写作,潜心创作。“味无味处求我乐,材不材间过此生”,由此可见,辛翁在失意之时能坦然面对现实,淡然处世。他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所击垮,也没有在“门可罗雀”的僻壤之地消沉,而是忘机于清静之中,致力于学识之里。

我没有古代圣贤者及名士们复杂的社会地位以及那些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但是,却也有着与之同样的无奈之下的寂寥。但我没有像西邻家的女人那样在寂寥之时去寻找消磨寂寥的方法,把一年四季的时光都倾注在“呼啦啦”的麻将桌上,也没跟着东院的大嫂加入所谓的“万能教”,把昼夜的日子虔诚地“贡献”给“万能的神灵”,我对她们那些所谓的事业从来都是不屑一顾并嗤之以鼻的。虽然大嫂经常拿着打印的那些“翔实”的材料一再动员我,我信吗?我反而劝她退出“教会”,找个事情做做,莫要让这些幼稚的事情迷失了自我,可她却坚持自己是对的,结果,在圣诞节前夜,她和那些“忠实”的信徒都被被公安机关“请进”了看守所里。

人,有时在寂寥之时也是很迷惘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利用的。这就要靠你自身的修养了。网络,给寂寥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消磨寂寥的平台,虚拟的空间里有真诚,也处处潜藏着沼泽与危机。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就是利用了网络与闲暇之人聊天,抛出诱饵,逐步引“鱼”上钩,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样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我们学校里的一位老师是“网迷”,上网的手机不离手。只要有空,手指就会不停的按动键盘。下班后,节假日就会整日泡在电脑前与网友聊天。自从交上“好友”,她从此再不寂廖了。可是,这学期开学时,她却没有到单位报到,因为她喝农药想离开这个世界,结果被抢救了过来,原因是暑假里去上海世博园与网友“相会”,卡里的一万多元钱被网友骗了个精光……

南怀瑾大师说过“寂寥是金钱买不到的。”是啊,寂寥中找到的沉痛教训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寂寥中修到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用金钱难以买到的。

人的思想意识皆不相同,对待寂寥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人能利用良好的“清闲”空间沉下心来,用阅读打发“无聊”的时光,用写作挥洒“寂寞”的清瑟,把寂寥变成了一个个具有生命的鲜活的文字。“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让她成为了“开创一代词家的宗师”。古代圣贤多之,今世不绝也。

前不久轰动一时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如果没有在“寂寥”之时的潜心研读与辛勤写作,怎来得丰厚的文学功底与让人“艳羡”的奖项?比他起点高的那些学士、博士们在“功成名就”后,就忘却了“寂寥”为何滋味了。在绮宴上,他们兴致勃勃地玩着“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游戏,在歌舞升平中,他们心旌摇曳地转动着霓彩色影,在青山碧水之中,他们极致地享受着浪漫风情。可此时的管谟业正在昏暗的孤灯下构思着他的《红高粱家族》。只有像莫言这些真正能耐得住寂寥的贤士、名人,他们的口中才能奔涌出灿烂的锦绣,他们的笔下才会流淌出精美的辞藻,他们的心灵才会迸发出千古绝唱。

在夜深人静之时,寂寥便会悄然而至。在多年的“枕上三更夜阑风”中,我也如同那些贤士一样,逐渐养成了“闭目静思长昼过”的习惯,在不断的反思中净化心灵,升华情操。在“静以修身”的寂寥中,让四季盛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让漫寂的岁月变成一条流光溢彩的生命之河,让“宁静致远”滋润着浅淡的时光。

“非静无以成学,夫学须静也”。在寂寥之中,我打开荆扉,接纳来自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也欢迎通俗杂谈走进“敝舍”。在静寂的深夜,我虔诚地听他们谈古论今,我真诚地记下他们的烁言慧语,从中领悟世间万物更替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道理,有“人间大道、天地精神”所在,有才无用的悲哀是可以转变为幸运的;在节假日里,我跟着他们一起观赏苍茫的群山和浩瀚的海洋,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壮观美景,让染尘的心灵在清澈的山涧荡涤,让无邪的童心回归于嬉戏的欢笑浪花之中。

感谢寂寥,让《中华全史演义》伴随我度过了漫长的光阴,让滚滚的历史长河永远留在了我厚重的读书笔记之中。浸润着墨香的《全史》宛若一支古老的长笛,时刻吹奏着历史长河的乐章,这时而激昂时而悲壮又时而低婉的乐章,唤醒了秦春的新绿,驱走了汉夏的燥热,拂去了隋秋的躁动,曼妙着唐雪的风情。

在寂寥的时光中,夏日林间的晨曦里与夕阳辉映的楼台上留下了无数《中国通史》的足迹。清凉的风拂过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明亮的星辉照耀了我思维空间中的各个角落,当读到曲折感人处,内心的澎湃难抑激动,就会挥毫泼墨,感慨一番:

【夜读】

游过渭水渡汴河,走过蓝关入潮州。

潇湘沉沙惊鸿鹄,敬亭孤云落闲愁。

子胥丹心昏王误,魂哭吴越望城楼。

冬雪常萦冯唐面,春风不封李门侯。

归来满弦孤山下,吟罢楚辞吟春秋。

曲韵无终东方晓,波涌江海清泪流。

   漫长的夏日,绵缠悱恻的细雨不停地下着,淋淋漓漓地诉说着缱绻的心曲。低婉的雨声在天地之间弥漫着,整个宇宙氤氲着寂寥的烟岚,这泠泠的的雨声也蔓延在了我手中的《听余秋雨讲文化》的书中,其间的《庙宇》一文,让我暂时忘却了窗外霏霏的细雨。一曲悠扬的《碧云天》从书页中漫飞了出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檐下的雨帘好比一把硕大的竖琴,在弹奏着李叔同悲凉的命运,继而,我联想到某些中国文人有济世之才无济世之运的人生,惋惜与悲悯缓缓地落在了我激愤的笔下:

【叹李叔同】

春游西苑采茶花,夏赏樱姿到东瀛。

寒霜隆冬无情至,滚滚红尘皆成空。

残月幽幽照古寺,木鱼声声敲青灯。

晨钟依旧年年叹,暮柏今又迎落鸿。

夜阑人静。窗外是梧桐更兼细雨,室内是孤灯独照清瑟。哗啦啦的翻书声与淅淅沥沥的细雨声和奏的小夜曲,在《辗转中国文化》间跳跃着。细婉的雨声与悦耳的书声驱走了寂寥的清瑟,我的思绪天马行空地在谪仙恢弘的诗意里遨游,我的诗情与先哲圣贤们的歌赋诗词里飞翔:

【雨中飞歌】

——读《辗转中国文化》有感

如泣如诉檐下雨,奏出绝响广陵散。

谢公苍屐风雨路,飘忽青云天地间。

诗书画意觅山水,残枝怪鸟忆流年。

借来黎杖敲雨花,对饮酣歌彭泽畔。

风吹江河白浪翻,雨落幽燕知何年?

春花秋月古今事,皆付江渚一壶谈。

寂寥的秋风里,《曹操传》与《曹操十讲》在深庭里陪伴着我,我坐在檐下的竹椅上,静静地听着曹公娓娓道来的演讲。在古今的帝王将相中,我特别崇拜曹操,他不但能横戈立马驰骋疆场,且能挥笔作文赋诗。他不但有安邦定国之志,也有文韬武略之才,他的那些耳熟能详的诗篇不但濡染了有血性的中华好男儿,也影响了不让须眉的巾帼英豪。在毛泽东的眼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可在伟人“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词里,曹操的形象是气势磅礴的,读之,令人神思飞扬。

《曹操传》与《曹操十讲》站在辩证的观点上,比较公平地评价曹操的功过是非。“完美的东西是赝品,凡是玉石皆有瑕疵”。至此,曹操在我的眼里再也不是“奸雄”了,我喜欢他“枭雄”的称誉。

秋风徐徐,时光浅淡。冬日萧寒,岁月清瑟。在这些寂廖的流年里,一部部的经典伴我左右,一篇篇的随想浅感留下了大师们睿智的火花,让我在无数个清寂之夜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让我在阅读之中忘却长夜的清冷与寂寥。

感谢寂寥,它让我在冷清的世界里能与古今圣贤们一起分享清静的快乐,任我在清瑟之中遐思翩飞,使清浅的岁月变得丰富多彩,让寂寥的流年发酵得有滋有味。寂寥,静好。

寂寥时光消清瑟,清风一卷抒长空。

紫砚粉墨盈盈笑,长随明月入梦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