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包装十大安全警示

 東泰山人 2013-01-18

食品包装十大安全警示

  近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后,结合2012年食品包装行业存在的隐忧,总结提出“2013中国食品包装安全消费警示”,供消费者和有关部门借鉴。

  易拉罐:拉环印字不安全。易拉罐的拉环处很容易藏匿脏物,直接用嘴对着罐口喝很可能会引发疾病。因此,罐装饮料最好也要倒出来喝。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促销,在内环中用油墨印刷“再来一罐”等中奖字样,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瓶盖:拧开后擦擦瓶口。瓶装饮料中,起密闭作用的是螺纹瓶盖上一块突出的胶垫,螺纹状的结构只具有紧固作用。瓶盖螺纹处缺少保护,一旦有灰尘或细菌进入,就会对瓶口造成污染,因此瓶装水最好倒出来喝,或用消毒纸巾擦拭一遍。

  纸杯:杯口杯底不能穿“花衣”。纸杯花纹有较高含量的化学物质,购买时要注意挑选“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杯底距杯身10毫米内没有印刷图案”的纸杯。

  袋装奶:先清洗包装再喝。袋装奶外包装上通常印有很多图案及文字,这些染料中多数含有铅,长期用嘴咬开饮用,容易中毒,影响血液和肠胃系统。因此,喝牛奶时尽量先将包装清洗干净,再用干净的剪刀将其剪开,倒进杯子里饮用。

  锡纸:用时别加调料。锡箔中含铅量高达50%左右,若被吸入呼吸道,会沉积在肺部,导致慢性中毒。使用锡箔或铝箔时,如果食材上添加了酸性物质,锡、铝便会被析出,因此最好不要加调味酱或柠檬。可用菜叶代替锡箔,或以笋壳、茭白壳垫底,不仅无污染,且味道鲜美。

  不锈钢锅:注意锰含量。目前我国对不锈钢产品中的锰含量并没有要求,因此不少厂家在不锈钢餐具中加入过量的锰来替代较贵重的镍,这不但影响防腐性能,还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肠道紊乱等症状。因此,购买时一定要索要检测报告,看有害金属是否超标,使用时也尽量不要用力摩擦、敲击锅体。

  果蔬标签:黏合剂危害健康。果蔬标签中的黏合剂含有苯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们会渗透到食物内部,食用后易使人出现呕吐、胃痛、头昏、失眠等症状。因此,尽量少买贴有标签的果蔬,如食用这类果蔬,最好先削皮。

  保鲜膜:别包油脂类食物。保鲜膜中含有塑化剂。塑化剂是种塑料助剂,可增加塑料弹性,它与油脂接触时会渗出,长期累积后会引发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心血管、肝脏和泌尿系统也会“受伤”。

  塑料袋:厚度低于0.015毫米别用。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塑料袋厚度要求不低于0.015毫米,塑料购物袋厚度要求不低于0.025毫米。不达标的塑料袋属淘汰产品,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多数还对健康造成威胁。

  吸管:尽量挑选透明的。有时用塑料吸管喝饮料,会有种怪味,这样的吸管多数存在问题。有时商家还会用颜料来遮盖废旧等不合格材料,因此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不合格吸管对肝脏、肾脏都可能造成伤害。消费者应尽量少用一次性吸管,购买时要认清“QS”标识(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尽量挑选透明的、独立包装的吸管。(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 董金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