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设连环套 市民接到“邮包藏毒”电话需警惕2013年1月18日 13:23来源:东方网 作者:陆慧 选稿:杨洋
据《新闻晚报》报道,“您好,这里是中国邮政客服中心,我们查到您有一份包裹从云南寄过来还没有签收,您知道包裹里是什么物品吗?邮政安检部门X光抽检时发现这个包裹里藏有国家违禁物品,也就是毒品,而且里面还有一张用您名字办理的银行卡。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已将包裹交给了警方,您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后果很严重。”近日,长宁警方远赴外省市抓获了五名实施电讯诈骗活动的犯罪嫌疑人。从缴获的作案工具中,发现了几份骗子忽悠被害人的“行骗剧本”,而上面这段对话就摘自“剧本”的开场白。 去年11月至12月,长宁警方连续接报了数起电讯诈骗案件,涉案总值三万余元。被害人均是在所谓“中国邮政客服中心”、“公安局禁毒大队”和“中国银联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连番哄骗下,到银行ATM机上实施了转账操作。首先,被害人接到“中国邮政客服中心”发来的短信通知,称其有一份包裹到达,并留了“查询电话”。当被害人回电后,“中国邮政客服中心”就告知其有一个藏有毒品的未签收包裹和一张用其姓名办理的银行卡,包裹已交给警方,后果比较严重。就在被害人错愕之际,“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把电话转到“公安局禁毒大队”;接着,“民警”煞有介事地把被害人“卷入一起贩毒案件”、“个人身份信息已泄露”、“银行卡内有巨额非法资金流动”等情况大肆渲染一番,随后提出一个能证明被害人清白的方案,即让被害人与“中国银联管理中心”联系,那边会根据警方提供的“受害者资料”进行“银行卡加密升级”;当电话被转接至“中国银联管理中心”后,“工作人员”指导被害人带着所有的银行卡前往ATM机办理“加密升级”,实际上就是让被害人实施了转账操作。其间,“民警”还会反复告诫被害人,因为案件正在办理过程中,所以通话内容要完全保密,不能告诉家人、朋友,除了“中国银联管理中心”外,其他的银行工作人员、银行保安也都不可靠。 经过缜密侦查,长宁警方发现实施电讯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在福建厦门一带,即组织精干力量赴当地开展工作。由于线索有限,侦查员们的调查和守候伏击进行得非常困难,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侦查员们蹲守半个月后,终于在一家银行网点门口一举抓获了五名犯罪嫌疑人,并当场缴获作案手机10部,各类银行卡10张,作案用笔记本电脑1台,未开封电信卡若干及用于实施诈骗时使用的“剧本”。 五名犯罪嫌疑人对分工配合、通过电话实施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