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氏太极拳的“提手上势”与“手挥琵琶”

 兴安书馆 2013-01-18

杨氏太极拳的“提手上势”与“手挥琵琶” 

 博客分割线大全(三) - 五大夫松 - 五大夫松 的博客

 

         提手上势
       所谓“提手上势”之“提手”,是一种“着法”,“手”即“法”之义。如“揽雀尾”一式,可分为“掤手、捋手、挤手、按手”等,所以,提手即为提法,是太极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抹钩拂拨,开合提担”等九十六法中之重要“着法”之一。其用法犹如两手合抱地向上提起,状如提物,故名。
    “提手上势”的定式外形姿势与“手挥琵琶”近似,而左右方向相反。但就技击劲别实质内容而言,则差异甚大。提手上势用的主要劲别是合劲、提劲和搓劲。而“手挥琵琶”势用的主要劲别是缠绕劲、穿化劲,以及採挒、剪托之劲。劲别的不同,就决定了其技法的不同及中途动作的不同。有的拳家未作深究,不明所以,把“提手上势”仅看作“虚回含化”而否定它的“提搓合劲”。更有把“提手上势”视作“右手挥琵琶”或“右手挥琵琶的组合”。这是不应有的错误。两者之所以冠以不同的名称,是由于两势从动作形式到技击劲别内容都有较大的区别,否则按一名可矣。但从其相似的定式来看,两者都类同于松溪征南派之《内家八桩》之“龙桩”,两手侧掌,一长一短,一前一后,一伸一屈,置于身侧左或右的同一侧,前后遥遥相对,互相呼应。两眼透过长手的食指极目凝视,眼与长手的食指尖等高。此式即为古代拳术中最常用的以静御动的“格斗势”,一名“长短手”。在防守上含有“静观待变,以静伺机”和“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以进为退,以退为进的意义。这里的静是一种自然的静态或静象,而不是一种“死静”和“死寂”。即“静中触动动犹静”。要求神志清逸,头脑冷静,善待机势。静中要寓预动之势,守中须寓攻击之意。劲营体内,力奋骸外。前手主守,主掩护;后手主攻,主突击。换言之,短手随时可以乘隙而进击。《沈子拳法》方略篇“急著前去,补手相承;隐着埋伏,出奇制胜”句,可形象地描述其作用和意义。如果要说“提手上势”与“手挥琵琶”有什么共同点的话,或许就是这一点。

      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势,顾名思义,拳势系模拟取名,侧身虚步,两膊相系,前后手参差成合抱之势,如怀抱琵琶,后手指斜向上,置前手肘凹处,护中节,恰似挥拨琴弦,故名。
     《全体大用诀》(见沈寿点校之《太极拳谱》207页)中说:“手挥琵琶穿化精”。沈子《太极拳体用全诀》说“手挥琵琶主採挒 ,穿绕沾化借他力”。都明确的说明,“手挥琵琶”势采用主要劲别是“缠绕劲、穿化劲,以及採挒、剪托之劲”。再从拳势采用的不大不小、前虚后实的虚步之步型来看,来势是蓄势待变,以守为主,守中有攻的拳势。《全体大用诀》又说:“回身提手把着封”,沈子《太极拳体用全诀》也说:“提手上势合着封,敌若抽身进身挤。”说明了“提手上势”是以“封”为主,也是蓄势待发,以守为主,守中有攻的拳势。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加上二式具有相似的身法和步型步法,都属于内家八桩中的“龙桩”,稍加变化,即可互变。但互变并不说明可以等同和混淆。这是因为二势之劲别及实质内容有甚大差异。上文“提手上势”中已有说明。可见二势具有对立统一之特点。

 

 博客分割线大全(三) - 五大夫松 - 五大夫松 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