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于泌尿系统受细菌的直接侵犯而引起的炎症性改变。通常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50岁以上的男性亦偶见,女婴幼儿也常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10。 急性膀胱炎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排尿时有尿道灼热感及下腹部疼痛。急性肾盂肾炎可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同时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等。若反复发作,症状较轻或无尿路刺激症状,仅为长期低热,血压增高,间断出现血尿,贫血,水肿等,则为慢性肾盂肾炎。 治 疗 一、内 治 (一)西药 1.呋喃妥因片,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或氟哌酸胶囊,每次0.2克,每日3~4次。 (二)中药 1.湿热型: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口不渴,苔黄腻。选方:车前子15克(布包),泽泻12克,海金沙15克(布包),石韦12克,赤茯苓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2.肾阴虚型:病程较长,伴腰酸痛,手足心热。选方:①知柏地黄或六味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下。②左归丸(成药),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3.民间小验方 (1)凤尾草全草30~60克,冰糖15克,每日1剂,浓煎,分2次服,连服3~5日。 (2)臭牡丹根皮6~10克,洗净,剁成细末,调入鸡蛋1个,煎炒,每日服1次。 (3)玉米须50克,车前子25克,甘草6克,水煎服。 (4)绿豆芽500克,白糖适量,将绿豆芽洗净,捣烂,以纱布压挤取汁,加白糖,代茶饮服。 (5)鲜地胆草150克,瘦猪肉200克,共煎煮汤,分4次服完。 (6)向日葵根9~15克,以水2碗煎至1碗,温服。 (7)取成熟的鸡冠花花头1个(小的用2个),葵花杆内芯30厘米。将两味合在一起,水煮沸5分钟,每日早、中、晚各1次,连喝3天。
(8)鲜鱼腥草(全草)或白茅根或马齿苋300克 (或各药单用也可),洗净后加水2000毫升,盖紧盖,文火煎至500毫升,趁热温服。或鲜鱼腥草100~300克,炖肉(适量),喝汤吃肉。 (9)芦荟叶适量去刺,捣碎,冲水喝。每日2次,1周后症状可消失。 (10)竹叶菜、车前草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去渣,一日服3次。 二、其 他 (一)针灸 取穴膀胱俞、肾俞、中极、秩边、阴陵泉。发热者加曲池、外关;血尿者加血海、三阴交;尿液混浊加蠡沟、三阴交;肾气不足者加关元、气海、足三里。针刺方法以泻法为主,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背俞穴点刺不留针。
(二)按摩 1.医者让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小腹部用手掌跟部按顺时针方向由轻到重的按揉,直至病人感觉小腹部温热为宜。然后用大拇指点压中极穴1分钟。
2.让患者取坐位,在患者双膝内下2寸,医者用手掌跟轻轻揉3~6分钟,再用大拇指点压阴陵泉约2分钟,患者感到穴位酸胀为宜。
3.如尿中带血的,用大拇指点揉血海、三阴交各1分钟。 4.经常反复发作,用大拇指点揉百会穴2~3分钟。 【防护】①急性肾盂肾炎,应尽早治疗,应求彻底治愈,以防转为慢性。②如患者为女婴,尤应注意勤换尿布,以避免大便污染尿道口。③女性患者,应尤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④治疗期禁止性生活及饮酒和刺激性调味品。注意多饮水,勤排尿。⑤一旦急性发作,必须彻底治愈,以防转为慢性
尿涩尿疼是三焦之热下注膀胱的缘故,西医叫尿路感染。我遇到这种情况,就用黄柏10克、生地15克放入保温杯 加沸水泡4--6小时,最好是在下午3--5点喝(气血流注膀胱经),可将药效直接送到膀胱。一般两个小时就见效。
十几年来屡用屡效。
黄柏:性寒 味苦,无毒。是足太阳的引经药,泻膀胱火,利下窍。
生地:性寒 味苦。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这个方是我1995年用过后,效果很好,才开始给朋友们用的,朋友们都反映比氟哌酸和呋喃妥因见效快。
我一位家在山区的朋友,因儿子结婚上了点火,尿少尿疼,去医院花了6000多元,没好,这位朋友以为不是好病, 压力很大,我告诉他,“你母亲不是一上火就上山去扒点黄柏树皮泡水喝嘛,你每天下午3点少喝点试试,呵呵,若
好了就不是大病了吧?”四天后他来电话说好了许多。
愚草山人提醒大家两个问题:1、用这个方一定是因上火而尿涩尿疼。2、患病期间避免大量出汗,出汗多津液亏, 膀胱热更盛容易便血。一定切记。
尿涩尿疼,家里只有黄柏,我用了10克泡水喝,喝两次就不疼了。 在感染期喝一碗淡盐水(最好在早晨空腹喝,记得是淡盐水,也就是在一杯水里放一点盐就行),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去年因肾积水,插尿管,引起感染,在医院久治不愈,就是在喝了一碗淡盐水后而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