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肌瘤

 学中医书馆 2013-01-18
子宫肌瘤
辨证治疗
  l.气滞
  症候: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而润,脉沉而弦。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癥
  方药:香棱丸加减。木香10g,丁香15g,三棱25g,枳壳15g,莪术2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可水煎服,也可共为细未,制成水丸内服。月经不调加丹参20g,香附15g,带下过多加茯苓15g,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田七15g。
  2.血瘀
  症候: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边有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破瘀,消癥散结。
  方药:桂技茯苓丸加减。桂枝15g,云苓20g,丹皮20g,芍药15g,桃仁15g。可水煎内服,可共为细未,制成水丸内服。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黄15g,五灵脂20g;带下过多加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乳香15g,没药15g;月经过少或闭经者加牛膝20g,泽兰15g,包块明显,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坚药加水蛭、蟅虫等。
  3.痰湿
  症候:下腹部包块,时有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偏寒则带下色白质粘腻,形体畏寒,胸院满闷,小便多,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细濡而沉滑。偏热则带下色黄质粘腻,有臭味,甚则如脓,胸闷烦躁,发热口渴,尿少色黄,舌苔黄而腻,舌质红,脉弦大或滑数。
  治法:理气、化痰、消癥
  方药:二陈汤加味。制半夏20g,陈皮15g,茯苓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5g,三棱25g,莪术25g,木香10g,苍术10g,甘草10g。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0g;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15g,红藤15g。
中成药治疗
  1.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主治妇人小腹宿有癥块,按之痛,腹挛急。或经闭腹胀痛,白带多等证,对子宫肌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6g蜜九,1次1丸,1日1~2次,口服,温水送服。
  2.大黄蟅虫丸: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消痞兼清热的功效。主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经闭不行之癥瘕,口服3克蜜丸,每次1~2丸,每日l~2次,温开水送服。
[方一]
      败酱草30克,土贝母15克,土茯苓、金银花各20克,炒槐花15克,半枝莲、夏枯草各30克,川楝子炭15克,灵脂炭10克,青皮15克,生薏仁30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出自1984年《上海中医药杂志》,对早期宫颈癌有较好疗效。
    [方二]
      桂枝9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桃仁15克,赤芍12克,乳香、没药各6克,昆布、海藻各15克,鳖甲18克,小锯锯藤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   晚服。
   本方为民间方,适用于子   宫颈癌。
    [方三]
      蜀羊家18克,大枣5枚,明党参5克,红茜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
     本方为安徽医学院肿瘤秘方,适用于子宫颈癌。
    [方四]
      海龙1条,白花蛇3条,水蛭、蠕虫、人指甲、黄连、乳香、没药各6克,全蝎、蜂蜜、黄柏各9克,丹皮12克,龙胆草15克。将药共研细末,用银花煎水为丸,外以雄黄为衣,每天6---9克,分2—3次吞服。
     本方为民间方,适用于子宫颈癌。
    [方五]
      泽漆100克,鸡蛋3个。加水适量,泽漆与鸡蛋共煮,煮熟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
     本方出自《陕西中草药》适用于宫颈癌。
    [方六]
      黄芪45克,当归15克,香附12克,三棱、莪术、知母各15克,水蛭30克,鸡内金.15克,山豆根60克,桃仁、党参、炮山甲各15克,蚤休60克。将药共研细末来压片或成丸,每日服2--4次,每次服3---6克。
   本方出自《中医妇科临床精华》,适用于子宫颈癌属气滞血瘀型。
    [方七]
      蜈蚣3条,全蝎6克,昆布、海藻、当归、续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24克,白芍、香附、茯苓各15克,柴胡9克。水煎服,每日1剂,佐眼云南白药2克。
   本方出自1988年的《湖北中医杂志》,适用于子宫颈癌。
    [方八]
      北沙参、石斛各20克,黑木耳6克,太子参、女贞子各20克,旱莲草30克,白芍、双花各20克,败酱草30克,川军炭15克,黑山栀10克,茯苓20克,明党参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中晚期子宫颈癌。本方出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第10期。
    [方九]
      柴胡、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椿皮、白果各6克。各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颈癌,出自《干家妙方》。
    [方十]
      三棱、莪术、黄连各20克,黄柏、黄芩各15克,桂枝、茯苓各20克,丹皮、赤芍、红花、桃仁各15克,茜草、白头翁、半枝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颈癌。
    [方十一]
     胡萝卜 200克。将其洗净,切成细丁,配加适量凉开水,压榨取汁,每次1杯,每日1-2次。
   胡萝卜营养成分以富含胡萝卜素最为突出,每100克含量为4.05毫克。胡萝卜素进人人体可在肝内转变为维生素A,1微克胡萝卜素转化成1/6(0.167)微克的维生素A,所以又叫做维生素A原,其生理功能与维生素A相似,可以维护上皮组织健康,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许多临床病例研究显示,不少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维生素A摄人量呈负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饲料中缺少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可提高动物对化学致癌物的敏感性,给予充足的维生素A,则可抑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阻止、延缓癌症的发展,或使癌前病变消退。据最新报道,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胡萝卜素防癌抗癌作用优于维生素A,且无维生素A过量中毒之弊。能防治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痼、皮肤癌等上皮组织的肿瘤。
     胡萝卜性味甘平,功效健脾化滞、宽中下气、也宜于消化不良者食用。
    [方十二]
      大蒜200克,米醋500毫升,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剥成瓣状,洗净沥干,装人加有白糖的米醋中,浸泡1个月后即可服食。每次数粒,佐餐食用,但宜经常食用效果好。
     原方主治心腹冷痛症,近年来用于癌症的防治。
     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铁、钙及多种维生素。其防痛抗癌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大蒜辣素、二烯丙基硫代硫酸酯、大蒜油等。
     大蒜除了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癌能力而有一定预防肿瘤作用外,对肝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细胞也有直接抑制作用。并且还可直接阻断体内的致癌化学物质亚硝胺的合成。
     本品中大蒜宣窍辟恶,消肿解毒,米醋活血散瘀,消食化枳,二物相配,共成消肿散瘀之方。经常食用,既可开胃,又能去病养生。
    [方十三]
      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对人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杏仁主要成分是脂肪油、蛋白质、各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杏仁甙。近年来发现杏仁对肺癌、乳癌、子宫颈癌等多种肿瘤有预防和抑制作用。桑白皮含挥发油、葡萄糖甙、桑皮素、桑皮色烯素等成分,药理实验桑白皮有较好的解热止咳祛痰作用。
     最近有报道,大枣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显著。
     本晶中杏仁祛痰止咳平喘,当为主料;辅以甘寒桑白皮,清泻肺热;大枣、牛乳补益中气,以辛温生姜为佐制,温肺止咳,并防桑白皮寒凉太过,遏制肺气。全方寒温并用,补泻同施,合而成为止咳喘,补中气,防癌肿之方。可作为呼吸道痼症,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的辅助食品。
    [方十四]
      大蓟、白英各20克,蛇果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功能解毒抗癌,适用于子宫体癌。
    [方十五]
      黄柏、紫草各15克,硼砂、枯矾、冰片、青黛各30克。将药共研细末,撒患处,或用凡士林配膏,搽患处,每日1--2次。
     本方为北京肿瘤专家段风午方,功能清热凉血,解毒燥湿,对宫颈癌有效。
    [方十六]
      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100克。将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2--3丸,每日2--3次。
     本方清热解毒,是段风宁治疗宫颈癌的效方。
    [方十七]
      吊马桩50---100克,骨碎补500--10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功能散结消痞,益肾扶正,对宫颈癌治疗有效。
    [方十八]
      蜈蚣、蜣螂、蠕虫、甲珠、全蝎各25克。将药烘干研末,每次2.5克,开水吞服,每日3次。此散有毒,如恶心呕吐,可立服绿豆浆。
     本方源于《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功能破瘀化痰,行瘀散结,适用于宫颈癌瘀毒盛者。
    [方十九]
      酒大黄30克,瓜蒌90克,赤芍、黄芪各3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日2次。
     本方源于《抗癌本草》,功能益气养血,行瘀散结,适用于子宫体痛。
    [方二十]
      桃仁10克,红花9克,当归、赤芍、三棱、莪术、苏木各10克,玄参、茜草根各15克,枳实9克,沉香1克,蒲公英9克,虾鼠粪10粒。每日1剂,水煎,以白颈蚯蚓7条化白糖开水兑服。
     本方源于《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散结,适用于子宫体癌。
    [方二十一]
      白英60克,大枣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益气扶正,解毒散结,适用于子宫体癌。
    [方二十二]
      人参、生鳖甲各18克,花椒9克。共为细粉,分为6包,每服1包,开水送下,每晚1次。
     本方源于《抗癌本草》,功能滋阴益气,散结消肿,对子宫颈癌有效。
    [方二十三]
      斑蝥、车前子、滑石、木通各30克。共研细末,水研为丸,每服1克,每天1-2次。
   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功能活血行瘀,清热除湿,适用于子宫颈癌。
子宫肌瘤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寒凝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养血益气,软坚散结,温经通络。
【方名】加味生化汤。
【组成】当归24克,川芎15克,炙草3克,炮姜3克,桃仁3克,益母草30克,炒芥穗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肿瘤良方大全》。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治法】益气健脾,祛瘀通络。
【方名】四君子汤加味。
【组成】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广盛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瘀滞胞宫,结而为患。
【治法】活血化瘀,消瘕散结。
【方名】桂枝茯苓丸。
【组成】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去皮尖)15克,丹皮15克,芍药15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饭前服用10克。
【出处】言庚孚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胞宫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方名】生化汤。
【组成】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研)14粒,黑姜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用黄酒、童便各半煎,去滓温服。
【出处】《傅青主女科·产后篇》卷上。
中药处方(五)
【辨证】干血内结。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消症。
【方名】大黄虫丸。
【组成】蒸大黄7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200克,杏仁200克,芍药120克,干漆30
克,干地黄300克,虻虫200克,水蛭100克,蛴螬200克,虫100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酒送下,每日2次。
【出处】《金匮要略》卷上。
中药处方(六)
【辨证】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治法】益气健脾,祛瘀通络。
【方名】加味四君子汤。
【组成】党参30克,白术2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广盛方<子宫肌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