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自己的生活中不用锂电池? 手机、笔记本、平板、相机。。。他们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恐怕就是电池了吧。。。 锂电池的学名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发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想跟大家聊聊这个小玩意。。。 首先声明两点: 1,我是从去年年末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的,目前还只是学习阶段,没什么原创性的进展。 2,我是学电气工程的,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主要从使用者角度开展,主要研究锂电的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锂电池里面的化学过程也略有涉及,但是不怎么懂。 ![]() 上图为力神牌锂离子电芯,本帖部分数据及曲线来自于此。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按照电解液的不同分为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前者一般为圆柱形也有方形,后者一般呈扁平的包,如下图所示,其性能与普通锂离子电池相同。 ![]() 按照正极材料分,有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前两者差不多,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略有不同,其电压比前者低0.5V,正常情况下只有3.2V,但可以大电流放电,而且比较安全,所以磷酸铁锂电池一般用作动力电池。 ====================================================== 这个帖子比较学术。。。里面会有一些专业术语,在此先列举出来: C0= 电池的设计容量,一般用mAh这个单位,比如黑莓9000的电池,设计容量就是1500mAh。 C=当前可用容量,随着电池的老化,能够放出的电量越来越少,直接反映就是“我的手机待机不行了”。 用鲁大娘之类的软件可以看笔记本电池的可用容量,这个值肯定小于设计容量C0。 可用容量与寿命有直接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 一般认为,当C小于70%C0时,电池寿命完结。 soh=state of health,也就是电池的健康状况,soh=C/C0 N=循环次数。。。一般老百姓对这个量的误解最大,大家可能认为电池充一下放一下就是一个循环,错! 循环次数的标准定义为:当电池累计充、放电容量达到当前可用容量的2倍时,算作一次循环。 也就是说,我从100%放电到0%,再充到100%,累计了200%,这算一个循环。 若从90%放电到60%,再充到80%,累计了30%+20%=50%,这只能算作四分之一个循环。。。 一般电池循环500次之后差不多就到寿了。 soc=state of charge ,即荷电状态。。。通俗点讲,就是剩余多少电量,用百分号表示。我们手机、笔记本上显示的那个剩余电量,实际就是soc。 soc是个相对值,跟放电制度、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其计算精度不太容易保证,一般用电流积分法计算,误差较大。 关于soc和soh的计算和关系,可见参考文献【8】。 注意此篇文献中,式(1)有误,应该是soc=1-两个q相比。 U=电池端电压,一般指电池工作时的端电压,由于内阻的影响,这个值肯定不等于开路电压E。 E=电池开路电压,指电池无电流静置时的电压。这个量是电池的基本特征,只跟soc和温度有关。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曲线如下图所示: ![]() 可以看到平滑的放电区为3.7V~4.2V,一般设备认为3.7V是放电终点,低于3.7V的区域,即使放出很少的电量,电压下降也很厉害。当然也有认为3.6V是放电终点的,这个是人为规定值,我们做实验,都是以3.0V作为放电终点。 对于不同容量的电池,评价起来需要有个统一的标准,比如同样是1A电流放电,对于900mAh和2600mAh的电池来说,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用电池的标称容量来表示充放电电流,也就是xxC。 比如,对于900mAh的电池,1C的电流就是900mA;而对于1800mAh的电池来说,900mA只不过是0.5C了。 可以看出,C之前的那个数字的倒数,就是在此电流下,完全放电的时间,单位是小时。 参考文献: http://u./file/e6cbbem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