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新闻周刊》告别纸墨 传统媒体如何突围?

 无名小兵 2013-01-19

美《新闻周刊》告别纸墨 传统媒体如何突围?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9日   05 版)

    2012年年底,继德国老牌报纸《德国金融时报》停刊之后,创办于1933年的美国老牌周刊类杂志《新闻周刊》也无望迎来纸质版的80岁生日,于12月31日发布了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封面,随后全面转向数字出版。

 

    素以深度报道和精辟分析见长的《新闻周刊》,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在其最辉煌的时期,曾创下全球400万份的发行量。然而在过去的数年间,该杂志经历了接连亏损、转型失败、低价出售、终结纸质版的跌宕历程。《新闻周刊》的阴影不禁让我国传媒界忧心忡忡:他们的今天会不会是我们的明天?我国的传统媒体在新时代又将如何寻求突围。

 

告别80年纸质生涯

 

    创刊于1933年,与《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美国三大时事周刊”的《新闻周刊》,1961年被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司以1500万美元收购。

 

    2006年,乔恩·米查姆就任《新闻周刊》主编。他在任时,开始改变《新闻周刊》的商业策略,也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新闻周刊》的收入开始大幅度滑坡。

 

    乔恩·米查姆认为,作为一本周刊,从新闻的角度已无法跟当时已经相当成熟的网络媒体竞争,尤其是独家新闻方面,而“分析、观点和评论”可以提高杂志的严肃性和读者的层次。因此,他决定改变该杂志原来珍视“新闻性”的编辑思想,从此开始学习《经济学人》聚焦于观点与评论。尽管如此,却没能扭转杂志营收的败局。

 

    2008年开始,《新闻周刊》连年亏损,且亏损额不断增加,到了2010年,仅第一季度,这份杂志就亏损了1100万美元。

 

    2010年8月,不堪重负的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以1美元的价格将《新闻周刊》出售给美国音响大亨悉尼·哈曼。2011年悉尼·哈曼去世之后,他的家人甚至切断了对《新闻周刊》的任何资助。

 

    2010年年末,《新闻周刊》与成立仅两年的新兴新闻网站野兽日报合并,成立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归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所有,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商业转型。2012年7月,IAC董事会主席巴里·迪勒表示,考虑让《新闻周刊》告别纸质版本。随后,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10月对外宣布,《新闻周刊》将于2012年年底结束出版纸质杂志。

 

商业转型失败

 

    “结束发行纸质版本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艰难时刻。”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创始人兼总编蒂娜·布朗称。

 

    业内人士分析,是无情的市场趋势和自身战略决策的失误,把印刷时代叱咤风云的新闻巨人,变成互联网时代无数冒险家中的普通一员。

 

    信息时代到来时,《新闻周刊》曾经一度启动激进改革开始“转轨”,“杂志的主业转向数字出版,采用付费+免费模式”,“杂志全部内容在网站上免费同步刊登”,并试图模仿以观点著称的《经济学人》,然而事与愿违,在“砍掉原创国际报道”的同时,也“使它难以区别于信源狭窄的网络和社交网站评论者”。

 

    据悉,《新闻周刊》转型后将推出电子版本《全球新闻周刊》,不再依赖广告收入,而是通过订阅盈利,野兽日报网站将定期上传电子版节选内容。

 

传统媒体寻求突破

 

    《新闻周刊》的遭遇不是一家之虑,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力图通过转型在新媒体时代寻求突破的趋势正在蔓延。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亚洲传媒论坛上,韩国《东亚日报》国际部部长河宗大就向媒体坦言,目前韩国的报纸订阅率呈下滑趋势,但通过互联网阅读电子报刊的网民数量却在逐年增多。“其实我们新闻的读者群并没有减少,但如何适应读者,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变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河宗大说。

 

    他的担心并无道理,随着西方传统媒体的改变持续在中国传媒业界引发争议,人们似乎患上了“新媒体焦虑症”——渴望机会的同时,又害怕跌进未知的陷阱。

 

    对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认为,传统媒体的变化,其实只是提供内容和信息的形式与载体换了,支撑其发展的受众群体仍然存在,不能因为传播形式的转变就简单地下定论,如何界定才是关键。

 

    “我们总在讨论传统媒体要转型。转型是什么?不是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就是与新媒体融合,这样会迷失方向、迷失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转、怎么转、朝哪儿转,这才是核心的思考。”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说,传统媒体的发展是一个淘汰、选择、重组、成长的过程,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新媒体结伴而行,且在转型中不能偏离“内容为王”和“内容创新”的原则。(光明网记者 张 薇 通讯员 周 青)

免费报纸能走多远?

 本刊1月12日刊登《地铁报,预示免费报刊时代到来?》一文引起关注,针对该问题,业内人士与读者持续讨论,光明网1月17日推出专题《新媒体时代 免费报纸能走多远?》,对印刷媒体的未来继续进行探讨。现摘发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媒体发展的市场是多元化的,免费报纸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就会代替哪一种媒介形式而成为主流,只能说它作为一种新的类型与其他媒体类型并行存在和发展,只是多种媒体类型中的一种。由于读者需求不同,导致各种媒体的市场细分也不同,免费报纸的存在有其存在的土壤和条件。

 

    免费报纸这样一种形态来自西方,这种国外引进的或者说借鉴而来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出现也非常正常。广告作为免费报纸的强大支撑维系着其发展,如果脱离了这样一种主营模式的支撑,其未来发展可想而知。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存在的必要性仍然毋庸置疑,因为它仍有读者群体存在,报纸只是作为一种载体,内容不会消亡,信息的需求也不会消亡。

 

    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

 

    免费报纸的盈利模式不同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作为一个产业,和免费报纸还是有区别的,不能说免费报纸会成为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

 

    对于免费报纸,主要是靠广告营业作为它的盈利模式,离开广告,免费报纸的发展会很困难,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种投入产出的模式,也需要商家的赞助,这样免费报纸才能生存发展。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免费报纸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未来发展还要看需求情况。纸媒也有一些问题,例如造纸业对于环境的污染等,对于这些,我们也是对纸媒发展的环境保护方面有所期盼。

 

    陈刚(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免费报纸的发展有一定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免费报纸将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形态而存在。

 

    免费报纸若离开了广告,也可以依靠公益赞助等形式生存下去。

 

    传统纸媒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或许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消亡论”并不符合传播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纸媒仍旧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形态而存在。

 

    蔡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对于免费报纸,它是比较受欢迎的。对于将来,一些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将会是影响地铁报等免费报纸发展的重要因素。

 

    广告对于免费报纸来说,只要免费报纸能够吸引用户,广告主自然会选择免费报纸。

 

    而从长远来看,移动终端将会对包括免费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大势所趋。

 

    (采写整理:通讯员周青 邢文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