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桔梗(技术与知识)

 jls1953图书馆 2013-01-19

桔梗学名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株高3050厘米。主根粗肥,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黄褐色,粗糙,具横纹,顶端有芦头。茎常单生,少有丛生,除花序外不分枝,无毛。基生叶成丛,卵形、长椭圆形或近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偶有56片轮生,外形变化很大,由卵形、披针形至条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粗锯齿、细锯齿至全缘,叶越宽,齿越粗。夏季开花,花序圆锥状,下部花枝轮生,顶部花枝有时互生;花萼光滑而小,杯状,先端5裂,裂片条状;花冠蓝色,窄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浅裂;雄蕊5;雌蕊1,下部具肉质花盘,花柱细长,突出花冠外,柱头2裂,子房下位。蒴果球形而稍扁,孔裂,含有多数种子。生长在山野阴坡草丛中、林缘或路边。栽培品种的生态型很多,且种质混杂。

沙参以根入药,含三萜皂甙、花椒毒素即8-甲氧基补骨酯素等成分。沙参性味甘,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配合放 化疗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对晚期肿瘤病人血枯阴亏、肺阴虚之肺癌、消化道肿瘤术后气阴两虚或因放疗而伤阴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沙参栽培技术

沙参种子发芽起点温度为8,萌发适宜温度为1518,生长发育适温1525,温度低于10生长发育不良,高于25时,长茎叶而不利于根生长。68月为根生长膨大期,89月开花,910月结果。

一、选地与茬口

沙参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1%以上、碱解氮70毫克/千克以上、有效磷15毫克/千克以上、有效钾15毫克/千克以上,pH6.36.5微酸性轻壤、中壤、棕壤土类种植均可。耕地以玉米为好,切忌重茬;种出的沙参,质地白皙,粉性足,肉厚,木质部细,通根洁白无黄梢,参根干重高。砂土种沙参鲜干比为4:1;而轻壤、中壤鲜干比则为3:1,水分少,干重高。

二、整地与施肥

沙参是直根系植物,根可长达1,要求土层要深,整地要细透50厘米以上。同时,在深翻土地前每亩施入土杂肥34吨,碳铵60千克,普钙基肥占70%施入,翻犁后整平耙细。理成宽80100厘米、高2025厘米的墒,待植。

三、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采取春播(23月)或秋播(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种,云南多数地区采取春播。

1、确保密度。在理好的墒上采取宽幅或窄幅开沟条播。宽幅每条18厘米,每墒播24条,窄幅每条10厘米,每墒播35条;沟幅深34厘米,沟底要平,土垡要细,沟距1015厘米,亩播种4千克左右。播种后盖严踏实,先盖1厘米细土,踩实后再盖1厘米细砂。

2苗期管理。苗出土后需有良好的墒情作保证,保持土壤湿润,出现第1片真叶时即可间苗,35片时定苗,株距为1015厘米,每亩留苗1416万株。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早春气温回升后,若地面板结,要用钉耙松土保墒。沙参是密植作物,行距小、茎叶嫩、易断,不宜用锄中耕,必须随时除草。沙参较抗旱,以田间持水量65%为适宜,但在早春干旱时,注意补水促苗,以喷灌或泼浇为好。使土壤上干下湿,促根下扎伸长。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排水。

2追肥。结合雨前雨后或浇水进行,每亩以1520千克尿素作提苗肥,一般分2次追施,分别于定苗后和旺长前施用。后期就不再追肥,只分别在旺长中、后期和花蕾期,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根外追肥34次。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结线虫病。5月初开始发生。线虫侵入植株根部,吸食汁液、刺激细胞形成根瘤,使苗发黄,甚至死亡。防治措施:忌连作或前作为豆科作物;整地施肥时,每亩用15%杀线虫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23千克,均匀撒施后翻犁。

2缩叶病。是一种由红蜘蛛传毒引起的病毒病。病株叶片皱缩、扭曲,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措施:选无病植株留种;于苗期,即5月上、中旬发生红蜘蛛时,喷洒20%螨死净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10%松脂合剂乳油500800倍液。苗期发病前喷洒12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

3大灰象甲。以成虫咬食幼芽和幼叶,造成严重缺苗。防治措施:于清晨或傍晚,在根际附近人工捕杀成虫;每亩用鲜萝卜条或菜叶57千克切碎,拌90%结晶敌百虫10成毒饵,傍晚撒于地面诱杀。

4钻心虫。幼虫钻入根、茎、叶、花蕾中危害,使根茎中空、花蕾不实,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防治措施:冬季清园,减少越冬虫源;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喷洒18%杀虫双水剂600800倍液,或10%多来宝乳剂10002000倍液,或25%苏云金杆菌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

六、良种繁育

选择砂质土壤地建留种地,施足基肥的同时,每亩增施15-20千克普钙。选择生长健壮,株形一致的1年生植株做种苗,每株只留主茎上的果盘,摘除侧枝上的小果盘,以集中养分促使籽粒饱满。7月中旬果实呈黄褐色时,标志种子成熟,随熟随采,否则容易脱落。

七、采收与加工

1、采收。春参(二年生参)在第37月收获;秋参(一年生参)在第29月收获。以秋参为好。以下部叶片微黄,顶叶深绿,80%以上植株心叶未长出时收获为好。收获时先在墒的一侧挖1深沟,露出根条用手拔除,除去参叶,抖去泥土,放于阴凉处。

2、加工。将参根按粗细分开,选晴天早上加工。先洗去泥,捆成0.71.2千克的把,将尾根先入开水内顺锅转23周(68秒钟),再将整把撒入锅内烫煮,并用棍不断搅动,继续加热使水温沸腾,直到参根中部能捏去皮时,把参根捞出,剥去外皮,晒干即能药用。如遇阴天则应烘干,以免变色霉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