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3--摄影小窍门 〔整理:云中漫步〕
我们平时总觉得用风景模式和人像模式照相没多大区别,它们究竟区别在哪儿呢?其实它们的区别主要在背景上,如果你在光线充足,长焦距时会发现用人像模式照出来的照片景深变浅了,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起来,而焦点附近的人物却很清晰,因此,有点摄影经验的摄手常利用这一特点来虚化背景,把人物从杂乱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光圈越大、焦距越长、人离背景越远虚化效果就越好;而风景模式则没有这一情况,无论是近处还是远景都很清晰,因此特别适合拍有特定记念意义需要背景清晰的旅游景点照。 几种常见拍摄模式的特点
A、选择较低光圈值(大光圈)时,景深变浅,主体人物清晰而背景则虚化柔和(类似于人像模式)。 B、选择较高光圈值(小光圈)时,景深变深,前景背景都清晰(类似于风景模式)。 A、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让你捕捉移动主体的瞬间图像(类似运动模式)。 B、较慢的快门速度则会营造流动的效果,适合拍摄夜景、水流、瀑布等。因暴光时间长,要注意防止相机抖动。 二、用好长焦相机 用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 杂乱的背景往往影响画面的美感,利用景深的控制可以较好的虚化背景。对于普通家用数码相机(卡片机)来说,虚化背景的能力较差,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最长焦距”+“最大光圈”(最小值)+“最远主体与背景距离”+“最近摄影距离”的组合来实现最大虚化效果。 由于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相比,图像传感器CCD的面积比较小,多数也不具备大光圈镜头,如果没有8倍10倍的高倍变焦来拉长焦距,背景虚化效果一般都不是很理想,因此,消费级相机如果不是在高倍变焦拉长焦距的情况下,用人像和风景两种模式拍出的照片区别不大。 另外,户外拍摄人像模特还需要采用反光板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补光,这样模特脸部和服饰就不会限于阴影之中了。没有反光板的情况下逆光拍摄,强制打开闪光灯也能起到补光的效果。
四、让旅游照做到人景两全
五、用好闪光灯 拍摄更真实 1、如果没有经验且不熟悉相机的操作,暂且使用夜景模式吧。 3、白平衡一般采用自动即可,而如果画面过分偏红,则宜采用日光白平衡。 6、相机必须放在三脚架上,没有三脚架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地选取路边的栏杆或者半人高的围墙作固定相机之用,拍摄时相机千万不能震动,否则会出现恐怖的重影。 7、自拍模式可代替快门线用于防止按快门时产生震动,有遥控操作的相机,用遥控操作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采用手动模式拍摄。为了保证画面具有足够的景深和锐度,并且避免紫边的产生,一般使用F5.6(一定要记住数值越大光圈越小)以上的小光圈(针对普通数码相机而言);而快门速度则根据当时的光线而定,既可以通过屏幕直接判断,也可以根据直方图来精确调节。
虽然相机闪光灯对拍夜景没什么帮助,但我们利用它来补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为了避免补光过强或过弱,一般要求需补光的主体距相机1至2米较合适。 1、逆光补光:旅行时看见漂亮风光,想拍人像才发现是背光(逆光),照出来的照片真的是“脸上无光”。 3、阴影补光:夏天阳光普照,人的面部肤色会不均匀,拍出来会一边亮一边暗。
小结: 1.家里照人像用人像模式,如果你有长焦段、大光圈镜头(单反),或者是5倍以上变焦卡片机,可尝试用长焦(最高倍变焦),最大光圈(最小值)来虚化背景。 拍景点照纪念照用风景模式,远近景物都清晰。 2.半按快门对焦,平移镜头构图,避免人像模糊。 3.拍夜景,别相信闪光灯。如果不请自来,就要将它强制关闭。 ISO不是什么好东西,用它提高亮度是用牺牲画质换来的(噪点增多),我们不要轻易提高它。 固定好相机,不让它移动这也是拍夜景成败的关键所在。 4.闪光灯并非一无事处,用它在强光背景下给主体补光是很有效的。 5.要拍出流水的动感,就要用慢速快门(1\50--1秒)。 写在后面的话: 这个系列的日志分为:构图、美姿、用光、后期(PS系列为后期提高篇)四篇,都是最基础的摄影知识,因此用“不可不学”来做标题。下面就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说说我对摄影的一些看法: 1、好作品就是把画面拍得简单 有不少人拍人像总爱把主体人物置身于杂乱无章的背景中,或只能在繁花丛中寻找到主体人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资深摄影师老狼说得好:“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就是把画面拍简单,越是简洁越能突出主题。”因此画面中应尽可能不要有多余的元素。这和学生写作文要突出重点,不能走题是同一个道理,如果你的摄影作品是想表现画面中人物的美丽动人,可观众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的景色很美,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失败的。 我的相机背景虚化能力有限,因此比较喜欢给蓝天、碧水多留点空间,如果整幅画面都铺满了鲜花、绿草、树枝 ......会感觉画面太挤太乱,给人有一种压抑感。 2、摄影与艺术 不少人一提到摄影总会联想到艺术,不错,摄影确实是一门具有很深学问的艺术。但我们每一个拿相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为艺术而摄,我相信绝大多数朋友把摄影只是当成记录生活,给自己留下点美好回忆的方式。个人认为:只要用光得当,不过分欠曝或过曝;调好色平衡,使色彩真实、自然;不过多的中心构图,人景位置协调;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不过分做作就是好片。相反,有些艺术作品色彩怪异,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未必能接受,我的这一摄影系列日志,也只是为摄影爱好者进行摄影扫盲的课程而已,如果您要想成为摄影艺术家,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进高等学府深造去吧!别在我这儿耽误了你的大好前程。 3、关于构图 在我的这一摄影系列日志中,争论最多的要数构图,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不同意见: 1、天才论:认为,摄影是不用学的,如果你天生就是摄影的料,拿起相机随便拍拍,就是艺术性很强的好作品,什么构图,滚一边去吧;如果你在摄影这方面的悟性不够,就是学得再久,懂得再多也白搭。 2、感觉论:认为,学习构图不仅多余,而且也是过时的做法,构图只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拿起相机感觉怎么好就怎么拍。 3、渐进论:认为,通过学习构图领悟出其中的真缔,从而脱离构图中的条条框框,以至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