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要学会开发孩子的智力(三)

 雁南飞香 2013-01-20

二、帮孩子燃起发散思维的火苗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反映。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智力发展水平就不一样。

孩子们的思维差异主要表现为惯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差异。

什么叫惯性思维呢?惯性思维说得好懂点就是,经常沿着固有的模式思考问题,常常表现为一种定势,即突不破固有的模式。我们用例子来说:
   
比如有的孩子最初见人放鞭炮是用一根竹竿挑着放,他放鞭炮时也要找一根竹竿,即使面前有一个铁架子,也想不到把鞭炮挂到那个铁架子上放。如果他最初见到是有人把鞭炮挂在铁架子上放,他即便手拿着一根竹竿,也要去找铁架子。

再如,有的孩子写作文,写过了一篇《童年趣事》,以后再写作文,见到“童年”这两个字就想到了“趣事”,没有趣事胡编也要编出点“趣事”来,似乎写童年只能写趣事。所以有的孩子在小学写过了《童年趣事》,到了初中又写《一件趣事》,到了高中再写《趣事一件》,翻来覆去就是那点内容。

什么叫发散思维呢?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各个不同方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求异,即用与众不同的看法,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我们还用例子来说: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用“1=?”的问题,在140多个学生中做了一次小实验,面对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同学觉得无从回答,他们认为1就等于1,还能有别的什么答案呢?而有一部分同学则说,这个问题有无数个答案:1=1+11=1×11=5÷51=3-2……这部分同学的思维就是发散思维。惯性思维占主导的同学,一般不会这样想,他们只容易想到那些符合习惯的东西,不符合习惯的东西想起来就困难了。

我们先说家庭教育。

一个孩子在刚懂事的时候,他的思维并不存在偏向。以后,他的思维往那个方向发展,这就和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有了极其密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都能燃起发散思维的火苗,这些火苗后来有的真正形成了火势,有的则被一点一点地扑灭了。最早干这种“扑灭”工作的人,便是家长。

孩子往往有些让大人看来荒唐的想法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常被归结为“无知”,而被大人“纠正”到自以为是的思维轨道上。他们哪里知道,孩子的“荒唐”往往正是发散思维冒出的火苗,他们的“纠正”,正是一种“扑灭”。这种火苗被多次扑灭,就很难再燃烧起来。

有些家长不知道怎样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倒也罢了,而他们偏偏在制作惯性思维的“标本”方面很“在行”。这不是夸张的说法,有不少家长就是这样的。我在火车上就遇到过一位制作这种“标本”的家长。他文质彬彬的样子,很像一个知识分子。他的儿子四五岁,很爱说话,他儿子说:“爸爸,我想养一只鸟。”

他说:“养鸟得有鸟笼子。”

儿子说:“你不是会做鸟笼子吗?回去给我做一个。”

他说:“做鸟笼子得用竹条子,竹条子不好找。”

儿子说:“那就用筷子做。”

他说:“筷子是吃饭用的,你见过谁用筷子做鸟笼子?”

儿子又说:“那就用铅笔做。”

他说:“铅笔是写字用的——快别瞎说了,你看这么多叔叔阿姨要笑话你了!”

这孩子所说的话,就是发散思维冒出的火苗,他一下子就说出了两种东西——筷子和铅笔的非正常用途。筷子和铅笔有其正常用途——吃饭和写字,但也有其非正常用途——做鸟笼子和其他东西。相比之下,那位家长则没有一点发散思维能力,他用竹条子做过鸟笼子,就死记住了竹条子,再也不往别的材料上想。他没有发散思维能力也不让孩子有,我们看他对孩子说的那两句话,第一句:“你见过谁用筷子做鸟笼子?”第二句:“快别瞎说了,你看这么多叔叔、阿姨要笑话你了!”这两句话都是扑灭孩子发散思维火苗的话,第一句话给了孩子这样的暗示:见别人怎样做,自己才能怎样做;第二句则又给了孩子这样的暗示:不能随便想,随便想别人要笑话的。

孩子让这样的家长教育下去,不成为惯性思维的“标本”那才是奇迹呢!

咱们再说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最有利于开发孩子们发散思维能力的是作文教学,而编编作文教学是中国教育中的弱项。有一本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校某老师让孩子们写《我做过的一件好事》,结果全班70%的孩子写的是捡钱包,算了一下,共“捡”了37万多元。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只可惜那本书的作者没有找对原因,他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为这样几句话:“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单调的、冷冰冰的环境中,对周围的事情熟视无睹,以至于一写作文就发愁……为什么写不出作文呢?因为脑子里空空荡荡,什么感觉都没有。”

我们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不是这个原因:莫非70%的学生都生活在“单调的、冷冰冰的环境之中”了?这是不是有点太可怕了?退一步讲,即使这70%的学生真的都那么不幸生活在“单调的、冷冰冰的环境之中”了,他们也不应该都“熟视无睹”吧?再退一步讲,即使这70%的孩子恰好都“熟视无睹”,他们脑袋里装的那一堆叫做大脑的东西,总不应该完全一样吧?总不应该全“空空荡荡什么感觉也没有”只残留了一点捡钱包的“感觉”吧?他们“熟视无睹”莫非连自己做过的好事也“无睹”了?

他说这个班的老师看了这些作文“哭笑不得”,这位老师的“哭笑不得”也太令人哭笑不得了!这完全是他(她?)的杰作嘛!他(她?)怎么倒“哭笑不得”起来了?真正应该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孩子的家长:我们的孩子莫非不是我们生的,而是某个啤酒厂生产出来的?不然怎么都被灌上了同样的东西?

出现这种情况既不是“单调”和“冷冰冰”的原因,也不是“熟视无睹”和“空空荡荡”的原因,而是那位“哭笑不得”的老师的原因。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头脑啊,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怎么能“熟视无睹”呢?怎么能“空空荡荡”呢?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写千篇一律的作文,或者是一坐半天写不出几个字,就学学我教那个孩子围绕一个“也”字写出三篇作文的做法,启发孩子从各个侧面去想。这也是帮助孩子增强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做法。

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