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是谁把孩子逼上绝路!
2013-01-20 | 阅:  转:  |  分享 
  
是谁把孩子逼上绝路!!

2013年1月11日,是个“黑色”星期五。本该是朝气蓬勃的东升旭日,正当是阳光灿烂的花季年华。却一瞬间成了不知谁是杀手的冤魂!今天看到某报刊上一篇令人不寒而栗的檄文,“孩子,一路走好……”祖国西北边陲一座大城市里,刚刚小升初进入“名校”,“重点班”的QQ(化名)背着沉重的书包,从11楼义无反顾踨身一跃,结束了14岁的少年生命。

人们不仅要问,难道孩子不懂得生命只有一次的宝贵吗?非也,现在的孩子都早熟,更何况是“名校”、重点班的学生!我觉得在他的稚嫩的心中,感到活着比死更难受,离开这个世界是最好的解脱。他不是因为贫穷,不是因为生活条件比不上别人。父母每天用小车接送上学,生活、学习上的一切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这种优越的条件在中国也非多数。关键在于“哀莫大于心死!”他实在承受不住身上的沉重负担,故而解脱是唯一的选择。

“应试教育”一直是是套在学生颈脖上的锁链,多少年来可以说恶果累累,禁锢了许许多多人才的成长,埋没了真正的有用之才。自从中央某高官提出“教育要产业化”以后,这该死的“应试教育”更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成了盈利机构,教育变成商业,教师也成为业余“商人”……什么“重点班”、“补习班”、“兴趣班”、“奥数班”更有甚者还有“火箭班”应运而生。实质上都是变着法儿捞钱!而且是冠冕堂皇名利双收。后来国家虽三令五申禁止办这样的“捞钱班”(当然穷人是无缘享受的),可是,这“既得利益”谁肯轻易放弃,别说学校和得利的教师,就连当地的教育部门也是“利益链”中的关键一环啊!

QQ所在的学校是市里的名校,非一般普通老百姓子弟可近,他父母千方百计托人找关系走后门,才好不容易让QQ进入该校。而想近所谓尖子的“火箭班”则须“拼钱、拼爹、拼命”!据说只要能入“火箭班”,学生的待遇就大不一样,有名师授课;每年中考结束后,该校大门口的巨幅LKD广告屏上,大张旗鼓反复播出有多少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全市中考前十名该校囊括多少名……以此来吸引家长。

QQ是该校初一“火箭班”的学生,成绩单上,他的期末考试排名从全年级的290名落到了600多名。他深深理解这意味着什么?父母的心血、期盼;自己的前程;老师、亲友、同学的眼光等等,压得他在这个世界上无立足之地。因而,他只能选择解脱。有人这样感叹:QQ走了,满载梦想的校园里少了一个起早贪黑的苦孩子,长夜漫漫的孤灯下多了一颗支离破碎的慈母心,“考分之上”的祭坛是添了一份价格昂贵的殉葬品。更有网友发帖说:孩子,一路走好!天堂没有作业,没有考试、也没有排名,那里有你期盼的自由,你再也不用早起晚睡没日没夜地上课学习了。你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至少有自己的周末了,终于可以不补课,睡个懒觉了。QQ的母亲无可奈何地忏悔:如果再给一次他们做母子的机会,她绝不会逼着孩子学习,不会让孩子非上“名校”不可,绝不会再抢走孩子的周末……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啊!我倒是希望这惨痛的代价,能唤醒其他的父母,别再犯傻、别再被骗。善待自己的孩子。

但最根本的是:国家如何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坚决取缔害人的应试教育、唯分数论;严禁什么“名校”、“重点班”、“排名论优”;斩断这该死的“利益链”,收回“教育产业化”的成命。必须深刻认识到:“应试教育”不彻底铲除,教师、学生和家长人人都是受害者!而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国家的有用之才,特别是尖端人才将后继乏人!不信吗?为什么我国的最高科技奖项——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续13年空缺!为什么世界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中国人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注:(此文系真人真事,我只加评论而已。)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