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采众长成一格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20
博采众长成一格
李定国
  李定国

  罗天婵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她得天独厚的嗓音,有着极强的辨识度:宽厚隽永又充满金属般的磁性,令人难忘。

  我曾多次邀请罗天婵,来沪参加众星加盟的音乐会。她演唱的主要曲目,还是当年施光南为其量身定做的那几首代表作。

  有一次,中央乐团在排女声小组唱时,担任领唱的罗天婵私下对刚调入本团的作曲家施光南说:“能否给我写首女中音的歌。”施光南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次我带来。”不久之后,施光南和原天津歌舞团的同事韩伟一起去新疆采风,共同创作了一首极富新疆风味和韵律的抒情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施光南原本就想请罗天婵来演唱,不料,她竟自己“讨上门来”,真是不谋而合了。

  几天后,施光南就带着《打起手鼓唱起歌》的谱子,在中央乐团的排练厅自弹自唱了起来。热烈欢快、充满律动的旋律,令在场排练的歌唱家们无不为之动容。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此歌非二妞(罗天婵的昵称)演唱不可。”当时,罗天婵也被这曼妙无比、撩人心魄的歌曲深深感染而不能自拔,接过施光南递来的歌谱,轻声哼唱时,已是泪花点点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打磨和由心而生的二度创作,尤其在副歌的衬词:唻唻唻……的抑扬顿挫和转承启合的处理上,罗天婵花了很大的心血和功夫,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独到的演绎方式。打那后,这首歌也伴随着罗天婵唱遍大江南北,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首度合作就一炮打响后的1978年,罗天婵随团去海南岛慰问部队。同行的施光南又带去了一首同样具有浓郁新疆风味、刚完成的作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向罗天婵征求意见。两人切磋交流多次后,罗天婵要求把原先结尾处,以高亢的情绪改为以弱音,用轻声,哼鸣式的演唱为好。这样,更能给人余音缭绕、意犹未尽之感。

  返京后,施光南根据罗天婵的建议和其嗓音特点,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歌,再稍作改动后,就把钢琴谱的手稿送给罗天婵,并正式邀请她首唱此歌。如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已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已泛黄、还缺了一角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手稿,还在陪伴罗天婵的艺术长路,这也是施光南和罗天婵的友谊见证。

  刚粉碎“四人帮”那阵,压抑在施光南心头多年的激情,一下子就喷涌而出。他一气呵成了令人心旌激荡的传世经典《祝酒歌》并分别给了罗天婵和中央歌剧院的另一位出色的女中音歌唱家苏凤娟试唱。而李光曦却无意中在同事苏凤娟处,第一时间发现了这首难得一见的好歌,如获至宝,并一下把它唱红了全中国。把《祝酒歌》也作为自己保留曲目的罗天婵,在以后与李光曦同场演出时,总会让台,回避演唱此歌,这里可见其高尚的艺德。如今,人们都误以为施光南的歌曲是为关牧村创作的。其实,施光南与罗天婵合作时,关牧村还是个黄毛丫头,并未涉足歌坛。但罗天婵却从不澄清此事,相反,为后辈的成功而感到高兴。

  罗天婵参演音乐会无数,曾举办过多场独唱会,还出版过多张个人专辑。她的代表作还有《阿瓦人民唱新歌》、《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