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养生之道

 蔡灸哥 2013-01-20

养生,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生活传统和民间习俗。历史上曾产生了不同学派和门类的养生学说,有道家养生法,佛家养生法,医学养生法等等。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不仅以其独特的生命观和养生学说在民族养生习俗中独树一帜,也以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效益对几千年封建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渊远流长的儒家养生民俗传统。

儒家的养生学说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上的。在孔子看来,首先要注意修养心性,搞好精神养生。因为精神强盛、心理健康可以强化人的生命,使人延年益寿;相反精神萎靡,心理颓废便会带来生命灰败,重则夭寿折亡。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除了自己要时常保证心情愉悦,心境仁和以外,还要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仁待人,讲究和谐相处,具体就是“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生活中有三种“快乐”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即以遵循礼乐的节律标准为乐,以表扬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为乐,以广交贤良仁德的朋友为乐,它们可以培养人的仁性心理和精神文明。生活中也有三种快乐有害于身心健康,即以骄横霸道为乐,以放荡无度为乐,以宴饮荒淫为乐。它可以败坏人的德行,造成精神空虚颓废而且直接危害身体。只有从内心到外行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才能做到健康长寿。

孔子所提出的养生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培育“仁和”之心养生法。(1)安贫乐道。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要努力克制自己的诸欲望,不刻意追求放逸安乐的生活。在更高层次上追求自己的道义满足和心理平衡,这样心理稳定了,精神上就会熙和安宁,心宽自然体胖。所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清淡素食不仅有利于肌体,更重要它可以将人导向更高精神境界。(2)在自然中陶养。孔子一惯对大自然山水有极浓厚的兴趣,成为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可以畅神悦情,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在踏青春游之中体会自然乐趣。另一方面则是可以从中味道,即“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岁寒然后知松伯之后凋也。”(《论语·子罕》)从自然风光中领略体味其中的“仁”“智”等品性。(3)以学习养生。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勤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人明理增识,丰富内心世界。还可以促使人精神更加旺盛,充满生命的活力。正象他自己“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真正投人进去,便会获得超乎想象的生命激情和动力。(4)尽量使生活充实。应该尽量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些,多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必要的时候,下下棋,掷掷采,也比闲着没事干要好些。否则心里空慌难受,必然要影响健康。

()养成良好的科学饮食卫生习惯。以饮食养生。在这方面孔子曾谈过一大段完整的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谴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赏》)。用今天的话来诠释,就是吃面食不嫌精美,鱼肉之类必定精工细做。食物霉变有异味不吃,颜色不正当不吃,口味怪异不吃,用不正当的方法做出来的饭食不吃,不到吃饭时候不滥吃,不照着规定的方法切割出的不吃。吃饭虽然有肉,但不贪吃以至于超过限量。只有喝酒不限定数量,但也不要喝醉。从集市上随意买来的酒肉不吃,食物不放上适量的姜沫不吃。领到的祭肉不过夜就加工存放。存放的肉不超过三日,超过三日不吃,吃饭时不随便说话,以免把食物呛到气管里或者咬了腮舌;睡觉前不高声谈笑,以免刺激神经,导致失眠。孔子的这一番话,应该说不仅合乎科学原理,也切实可行。

 ()讲究保养之术。要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做起来维护自己的身体。如他所提出的著名:“三戒”养生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血气”,中医学中视其为生命所系。血气有则生命存,血气旺则生命盛,所以无论是少年、还是中年,直至老年,都要根据血气“未定”、“方刚”、“既衰”的特点戒除一些不正当的心理及行为,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达到养生的目的。

孔子的养生思想对后代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也由此形成了诸多儒家养生民俗事象。   

一是道德养生。后来“亚圣”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系统的“存心养性”和“养气”学说。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持守本身,保持本性,矢志不移,以待天命,以“存心”“养性”而安身立命,养生保健。至于具体存养方式,一方面要心胸豁达开阔。《礼记·大学》中这样评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对此宋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释:“胖,安舒也。”“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认为高尚的道德修养可以使人心胸开阔,心胸豁然体貌自然便会安泰舒展。朱熹的道德养生论被他后来的儒生奉为经典格言,养生习俗规范。在行为上,据清代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三载:伊川(即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先生晚年容颜,须发皆胜平者,有人问他,他答道:“学之力也。”说自己身体健康,越活越年轻是因为勤于学习的原因。言其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养生学说。所以后人评论他道:“观先生语,则知学道,养生本是一串事,但学者虽养生亦学道,养生者虽学道亦养生耳。”(梁章钜语)另一方面要能够保持“安贫乐道”。这一条后代的封建文人士君子大都将其视为自己生活的座右铭。以此来砥砺自己的气节,养护身心。清代学者丁国钧在《荷香馆琐谈》中曾提出养生共有“五难”,这是与“安贫乐道”相悖难以为养的生活作风。“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一难也;喜怒不除,二难也;声色不去,三难;滋味不去,四难也;神虑精散,五难也。”如果不能去除这五个方面的追求,必然要影响身体和精神,所以它们是养生的大敌。从具体生活方面发挥了孔子的安贫乐道养生说。

二是起居饮食养生。继承孔子的起居饮食养生学说,西汉董仲舒就曾经说道:“寒暖无失适,饥饱无失平。”认为应以季节为依据调节起居衣着,饮食上要有规律性。北齐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也教训他的子孙们说:“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喧。禁忌食饮,将饵药物。”告戒他们若想“爱养神明”,必须注意生活起居饮食的节律,只有这样,才能“遂其所禀,不为夭折。”朱熹在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指出:“毋求饱,毋贪食,食必以时,毋耻恶食。”一切都随遇而安,动时有节。宁俭勿奢。明代郑瑾在《月f乍非庵日纂》卷七中写道:“胃为水谷之海,脾居中央,磨而消之,化为血气,以滋一身,灌五脏。故修生者不可不美饮食。——非水陆毕备,异品珍馐为美也。要在生冷勿食。粗硬勿食,勿强食,先饥而食,食不过饱,先渴而饮,饮不过多。以至食yi而竭,鱼馁肉败等皆损胃气,致疾伤生。欲希长年,此宜深戒。”强调食要得时得法,以免伤胃害生。从引辞用语以及所征事例看,是明显承孔子之余绪,遵儒家之养生习俗。还有《孙真人卫生歌》中曾说道:“春寒莫使绵衣薄,夏日汗多需换着,冬秋衣冷渐加添,莫待疾生才服药。”清人曹廷栋《老老恒言》道:“衣食二端,乃养生切要事,心欲淡泊,虽肥浓亦不悦口,衣但安其体所习,鲜衣卑服与体不相习,举动便觉乖宜,所以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妙药。”依据季节变化,寒增衣,暑减装,以适体而不是华美异常的衣饰来养护身体。可以看出孔子所论,以成为古今人的共识。

三是生活习惯养生。孔子认为保养之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这方面,他曾提出了养生“三戒”说人在不同的年龄阶级血气不一样,少年时期身体发育不全,过早地接近女色,会耗损血气,影响身体健康;待到了青壮年,体魄健壮,血气正旺,争强斗胜如果不加以控制,便会损伤肌理,造成伤害;老年人血气大大衰减,身体孱弱,应该调控自己的获得欲望,如果患得患失,贪得无厌。过度的劳损会造成血气亏竭,以至于减少寿命。孔子的这番话虽未可做绝对看,即所戒并非一点不可得。但一方面视生命不同阶段情况而持护养生,另一方面任何时候都应有度的限定。这实在是既科学又合理的真知卓见。

关于孔子的“三戒”养生论,后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发挥,演绎为习俗。一方面认为应该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朱熹在其所制定的学规中明确指出要从早晨开始,将一天分段有层次规律地安排好生活项目。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是儒家修身齐家的名著,曾谈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等等。至于在安时睡眠,动止有节等其他方面后人谈得极其琐细繁杂,虽不能说都是由孔子影响而形成的习俗,但其中肯定蕴含着一些儒家对生命的养生体验而自不待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