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法琐谈(八)方圆

 鸿墨轩3dec 2013-01-20

笔法琐谈(八)方圆  扇子的艺术!【典藏美图】 - 無為居士 - 聚美齋       作者:孟会祥

 

方圆有两个指向,其一指起笔;其二指转折。

关于起笔方圆,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我是不同意、或不赞成所谓画三角形式的方笔起笔的。所谓方笔,乃是侧锋;所谓侧锋,也便是斜向下笔,然后迅速打开笔锋,继续书写。而在点画书写过程中,毛笔也不可以当刷子用,打开笔锋之后平铺直叙地写下去,而是随着点画的书写过程,毛笔有自然的转动,合于运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无锋不侧,也便是无锋不中。而所谓圆笔起笔,无非是承接上一个点画而起笔时,有一个反方向的回锋动作,从而使起笔处近于圆形而已。有的人写字,特别是写篆隶书,每一个点画,都从反方向下笔,画一个来回,从而形成所谓圆笔起笔,我看也是误解,大概是可有可无的。起笔方圆,取决于行笔习惯和点画所处位置。从视觉效果来看,方笔显得冷峭,而圆笔显得厚重;反过来,方笔容易显得生硬,而圆笔容易显得软弱。这在前文,特别是讨论“藏露”时,已经讨论过,此不赘述。

这样,其实方圆问题,就回到了转折问题。胡小石《书艺略论》说:

凡言用笔,首辨方圆。方圆之分,形貌外须注意其使转之迹。方者多折,断而后起,昔人譬之为“折钗股”。圆者多转换而不断,昔人譬之为“屋漏痕”。

胡小石所谓“方者多折,断而后起”,看似武断,实则准确。即使以“筋”著称的颜体,如《颜勤礼碑》,其折法也大抵如是。如“君”、“群”、“里”、“隐”中的横折,尽管书写时未必断而后起,但以断而后起的方法,都是可以写出的。像“日”的横折,显然并未断笔,折时有顿挫,也有转的意思,可谓之折中含转。大抵所谓折法,其实质是两笔,断而后起,或者并不提起笔,通过顿挫而再作一画而已。呈曲线的点画,如卧钩,当然是转笔写成的。当然,楷书、行书中折法多些,而草书中转法多些。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多到一幅字,少到一个字,毕竟都是转折并用的。正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所说:“盖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较。正书无圆笔,则无宕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故又交相为用也。”不同书家,转折有所偏胜,也便形成不同的风格面貌。如同样是行草书,欧阳询《卜商帖》就多用折而偏于方,八大山人手扎就多用转而偏于圆。

至于方笔如何写出,圆笔如何写出,唐以前人似乎少有论及,这些苛细的理论,往往后起。方笔既可断而后起,则另起笔时,也需切锋下笔,打开笔锋;即使并不另起一笔,而是顿挫以调整方向,也无非是略微驻笔,收拢笔锋,调整方向,然后再打开而已。如《书谱》中的“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断而后起;“庶”则是顿挫折笔。“广字头”的顿挫折笔并非横画没有收笔,而是照样收笔;收笔之后笔锋上移,然后斜向下笔,打开笔锋接撇画。如果横无收笔,则撇必无起笔,中间含含糊糊过去,也就折不是折、转不是转,不是方也不是圆了。也许是为了强调横画收笔,那种在“肩”部画一个三角,弄得跟垫肩一样的做法,则过犹不及,实在没有必要。许多初学者在临帖时,甚至反复顿挫,务必让肩头显示出来,结果弄成关节肥大的样子,正可谓脱裤子放屁也。相对而言,转法似乎小动作要少一些,只是画弧而已。但转的过程中,要避免刷子式的画弧,画出规整、“等宽”的墨线。画出等宽线的现象,在篆书中最为普遍,因为“篆尚婉而通”,以写圆为基本规范。但是,此圆非彼圆,毛笔的运行,与圆规的运行,究竟不同。毛笔既有平面意义的画弧,还有笔杆与纸面角度的变化,以及笔杆的旋转。也就是说,书法中的圆,是三维空间里多种运动综合叠加的结果,而不是二维空间里平面运动的结果,尽管点画最终是平面的。

另外,不能写圆,不会转笔,遇到圆转的地方,只好前半截是中锋,而后半截就偏锋,那就更是基本技巧尚未掌握了。沃兴华《论笔法》里讨论过这一问题,照引如下:

四是环转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篆书上,明代赵宧光说:“篆法圆转相续处,若指不转,锋何粘续。”他主张通过指和腕的环转运笔,将笔锋慢慢地调整到中锋状态。清代王澍说:“一笔中往往有半笔正半笔偏者,如'因’字、'国’字之方,'风’字、'九’字之圆,不解提笔,则上半中锋而下半偏矣。换笔,谓将大指微拈笔,则锋自中也。”他主张为了保证转向的圆润流畅,运笔在转指的同时可以微微拈转笔杆。但是,这样写往往会流于软滑,因此遭到好多书法家的反对,他们主张寓方于圆,在转指转腕的同时略加提按顿挫,使线条有节奏变化和造型变化。刘熙载在《书概》中针对孙过庭“篆尚婉而通”的观点紧接着说:“余谓此须婉而愈劲,通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所谓的劲和节就是略加提按顿挫。王澍的字,强调环转,邓石如的字,转中带折。

其中引用刘熙载的话,我认为是不刊之论,见解独深。而所谓“他们主张寓方于圆,在转指转腕的同时略加提按顿挫,使线条有节奏变化和造型变化”,尽管沃氏固然是高手,愚意亦未敢苟同。劲节二字,未必是出于提按;相反,若处处以提按而求劲节,恐怕可能伤于呆板生硬。很多东西,大概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孙晓云曾说:

今人以“提按”的用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而古人则是以转笔的“取势”发力轻重造成笔画的粗细。今人不转笔,以目取形;古人是转笔,以势取形。完全彻底的两回事,决不可同日而语。在古人的书法字典中,是没有“提按”二字的。

孰是孰非,何去何从?我是相信孙晓云的。

前人还注意到方折的小动作较多,而圆转的大动作较多,细究起来,区别指、腕之工用。如赵宧光《寒山帚谈》云:

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故书之精能,谓之遒媚。盖不方则不遒,不圆则不媚也。书贵峭劲,峭劲者,书之风神骨格也。书贵圆活,圆 活者,书之态度流丽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

以腕力作书,便于作圆笔,以作方笔,似稍费力,而尤有矫变飞动之气,便于自运,而亦可临仿,便于行草,而尤工分、楷。以指力作书,便于作方笔,不能作圆笔,便于临仿,而难于自运,可以作分楷,不能作行草,可以临欧、柳,不能临《郑文公》、《瘗鹤铭》也。故欲运笔,必先能运腕,而后能方能圆也。然学之之始,又宜先方笔也。

以方折多出于指,圆转多出于腕,大抵不错。然而既悬腕甚或悬肘作书,指腕并运,也实在难于区分出于指、出于腕的具体数据,盖牵一发而动全身,终究要靠学书者自己体会,运用精熟,自然得心应手。像康有为说的,可能也是过来人语,但读起来总感觉有点乱了。

圆中必寓方,才不至于浮滑;方中必寓圆,才不至于生硬,过于偏执,过犹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张怀瓘《评书药石论》说:“古文、篆、籀,书之祖也,都无角节,将古通今,理亦可明。盖欲方而有规,圆不失矩,亦犹人之指腕,促则如指之拳,赊则如腕之屈,理须裹之以皮肉,若露筋骨,是乃病也,岂曰壮哉?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岂曰力哉!”

在实际操作时,的确圆中寓方更为重要。因为书写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即使楷、隶也是如此),正是圆转构成了其主要运动轨迹,任何书体都存在一个能不能写圆的问题。不但能写圆,还要饱满、劲挺,中气鼓荡,就是圆中寓方的问题。写碑的人容易出现圭角尽露的现象,甚至以圭角为美,这也是一种审美趋向的表达,并无不可,而一旦进入行草,则仍然要以圆转为主,方能奏效。如何绍基、赵之谦,皆以颜体行书为基,才能在行书中游刃有余。康有为多用圆笔,而徐悲鸿圆笔更为明显。如果死守碑版的笔笔断而后起的方法,即使有天纵之才,也难免不生硬拼凑之弊吧。

笔法琐谈(八)方圆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作者:孟会祥

笔法琐谈(八)方圆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作者:孟会祥

笔法琐谈(八)方圆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作者:孟会祥

笔法琐谈(八)方圆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作者:孟会祥

笔法琐谈(八)方圆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作者:孟会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