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志【雷鸣电闪波尔卡】交响乐曲赏析

 千年不老松 2013-01-21

【雷鸣电闪波尔卡】交响乐曲赏析

           提起雷电,自然会联想到雷击灾害,那突如其来的金勾闪电,那震耳欲聋的霹雳炸响,真是摧肝裂胆,令人心悸;万钧雷霆势拔五岳,天火震怒山摇地动;狂暴奔突的电火焚烧仓库房舍、击毁电讯设施、掀翻千年古树、炸死人丁牲畜……,真是“积云忽作闪雷声,雨弹光刀欲杀人。”雷电破坏力之酷烈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原本我害怕倾盆大雨和电闪雷鸣,尤其是一个人的夜里,因为灾难总是与它相伴而来,听了大自然音乐【心灵四季之雨——雷声滚滚】这辑音乐后,我居然对电闪雷鸣有了些许期待!
    我喜欢凝视雷鸣时的天空,那一瞬间的闪电掠过,映得天际瞬明,非常美丽,心情也会同时舒畅…
    我喜欢倾盆大雨、电闪雷鸣,由远渐进的滚滚雷声让你有种大无畏的精神,尤其是在深夜那种倾盆大雨、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的天气,给人一种苍凉悲壮、豪情万丈的感觉!
    然而,“每当发生明灭闪烁、声威四震的电闪电鸣时,我一般只能联想起灾难!假如在天地间如此壮观的景像面前只有恐惧,我对自己的无知怯懦和缺乏想象力,感到羞愧......
    但我确实不喜欢它给人类带来灾难!
    “雷电在电解太空无机尘埃时促进了氢、氧、氮、碳、甲烷等等原子向大分子合成、最后形成了核酸有机分子,催化出宇宙中最原始的生命;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绝不仅仅是毁灭,它同时也给众多动植物物种的更新和繁荣带来了新的契机;没有天然森林之火的烧灼,高大红松落到地上的种子还无法挣破坚韧外壳生根发芽哩;雷电巨大的破坏力锤炼出人类战胜逆境的勇气,也激发起人类上天入地驾驭自然的雄心!”(摘自包宇著惊险科幻长篇小说《天火神石》)
     2010年7月25日凌晨00:10分左右,德阳天空闪电不断,雷声轰隆巨响,瞬间闪电直接劈向楼宇,蔚为壮观。根据四川省防雷中心雷电监测预警科的统计,24日8时04分至11时11分,成都共发生雷电次数1617次,3小时内发生的雷电次数是今年发生雷电最集中的一次。

             以下这些图片就是7月24日晚雷电撕裂成都中心城区天空的图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天晚餐时和家人聊有关25日的电闪雷鸣的事儿,孩子向我推介了这首奥地利作曲大师、“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68年写的【雷鸣电闪波尔卡】(作品324号)曲子!上网找来有关这首曲子的资料,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首对充满生命活力的雷电的热情赞颂,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积极意义方面理解雷电的杰出范例的名曲【雷鸣电闪波尔卡】。在此感谢原作者的倾情分享!
    为了能很好地欣赏这首乐曲,我们不仿先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久旱不雨、骄阳似火、土地龟裂、河湖干涸、禾苗枯萎、万木凋零,炙热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让人蹩闷的喘不过气来,对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对于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一句话,长久的干旱对亿万生灵的生存是何等严酷的威胁啊!
    终于有一天,熊熊燃烧的烈日忽然失去了光辉并很快隐没到云堆里去,厚重的乌云迅速翻滚聚积布满天空,紧跟着霎时吹过的一阵凉风,从云团里忽地闪射出一道眩目的亮光-----
    请注意前奏中第一个音:四小节前奏的第一个音是个相对的强音,它是这样激动人心,后面弱奏的节奏型铺垫似乎在等待……
    随同A(第一乐段)部第一主题旋律开始,铜钹(大镲)猛地一击,定音鼓突然震响和弱强交替的滚奏,非常逼真地表现了耀眼的闪电和隆隆雷声----全曲数次出现这种造型音响,使乐曲具有独特的诙谐情趣,也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乐曲的标题。---主旋律中减五度下行音程及不协和和弦表现了一种不安的气氛;乌云在翻涌,云层中电荷在快速运行聚集。小号吹奏出七度大跳跃升的嘹亮音色,仿佛大声宣告:酷热干旱已经结束:
    闪电来了,雷鸣来了,大雨也来了,让我们展开双臂迎接这漫天普降的甘霖吧!-----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欢呼: 
    果然,紧随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这频频闪耀的电光,这阵阵滚响的雷声,这哗哗倾泻的豪雨,交织成豪壮欢快的进行曲,这是A部的第二主题: 
    中间部B(即第二乐段)转为C大调,主题旋律平稳流畅,中间插入了一段活泼跳跃的副题,我们可以看到,得到滋润的枯槁大地从闷热焦渴中苏醒过来,千山万壑无数山涧小溪一路欢歌、跳荡奔涌,它们穿过森林山坳,绕过村庄城镇,它们在悬崖上化作轰响的疾流飞瀑白沫喷溅,它们在低地里汇聚成浩瀚的江河湖泊浪花翻滚,它们骄傲地映照着闪电神奇美丽的金勾银丝,它们喜悦地回应着雷鸣富于表情的轰隆喧腾:
    第三乐段C是主题再见,基本重复了第一乐段A的第一、第二两个主题旋律。在这里我们再次听到嘹亮的小号,再次感触到阵阵电闪雷鸣,再次从充满活力的雷鸣电闪中感受到百川奔涌、万物勃发的清新壮阔;那犹如大海里激荡翻滚的千顷波涛,犹如草原上嘶鸣驰骋的万匹骏马,处处都是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声声都是欣欣向荣的生命赞歌;频频闪烁的电光和震颤滚响的雷鸣是这样满怀喜悦激动人心,这样精采地展露出大自然无可比拟的豪情和力量!
    全曲结尾简短有力,乐音嘎然停止后,阵阵雷声滚过天边,留下虽是时强时弱、却渐去渐远的长长的、长长的余韵。
    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的音乐都具有极其丰富饱满的诗情画意和深刻哲理,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这首【雷鸣电闪波尔卡】交响乐曲,成功地运用音乐语言艺术再现了电闪雷鸣的壮丽和力量,同时又具有波尔卡特有的热情奔放和诙谐风趣。这首乐曲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作曲大师以辩证思维的方式看待自然灾害,哪怕是造成许多惨剧危害的雷电,也更有摧毁腐朽、创造新生命的积极一面;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作曲大师高尚人格的表现---也只有具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这样宽广大度的心胸,才可能有与天宇间如此壮丽的电闪雷鸣一样的豪情!
   “最坏的事物里往往蕴含着最好的因素。将来某一天,当我们终于学会轻松自如地使用大自然以雷电形式赐予我们的无限能量时,我们不但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已经成功地把古代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造福人类的幻想变为现实,也会因自己短暂生命中曾有过这样精彩的创造性而无愧于后人!”!(摘自包宇著惊险科幻长篇小说《天火神石》)
   “波尔卡”,德文Polka,是一种快速的二拍子舞蹈,音乐活泼欢快充满热情,它起源于捷克民间舞蹈,十九世纪中叶起流行欧洲。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等许多世界著名大师都写有很多波尔卡舞曲以及波尔卡风格的音乐作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四十余首波尔卡舞曲;在世界各地音乐厅,他的《雷鸣电闪波尔卡》、《闲聊波尔卡》、《拨弦波尔卡》、《啤酒节波尔卡》等乐曲,都是备受欢迎、久演不衰的经典曲目。
 

这是79岁高龄的国际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奥地利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1987年新年音乐会上精彩演出【雷鸣电闪波尔卡】(手动播放)。

 

 

卡拉扬激情潇洒的指挥风采

  

欣赏视频时请关闭QQ播放器!

http://www./video/youmakemefeel.html

图片

资源网络  零落编辑

 

来自零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