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芍桂酒汤
(又名:黄芪芍桂苦酒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芪15g 白芍9g 桂枝9g 上3味,以苦酒lOOml,水700ral相合,煮取300ml,温服 lOOml,日3次。 注:苦酒者,“古人称醋曰苦酒,非另有所谓苦酒也。美酒 醯,即人家家制社醋是也,亦即镇江红醋。醋之劣者,即白酒 醋,各地皆是,总以社醋入药。”应从此说。 (功效)调和营卫,祛散水湿。 (主治} 主证:身体肿重,发热,汗出黄色粘衣,口渴,舌质淡苔 白,脉沉无力。 副证;身体疼痛,小便不利。 (临证加减) 1.汗出者,加浮小麦、龙骨、牡蛎,或合玉屏风散以固表 敛汗。 2。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以益气固摄. 3.肿甚者,加车前子、茯苓,以通利小便。 4.小便不利色黄,加金钱草、虎杖,以利尿除湿。 5。烦热,加栀子、黄柏,以清热除烦。 6。黄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黄汗的本症是“汗”,汗出沾 衣,色正黄如黄柏汁,所以称之黄汗。如果没有汗出,或汗出不 黄,就不能称做“黄汗”。黄汗的脉象沉或沉滞;外症身热或身 不热,两胫冷,四肢头面肿而冷,状如周痹;内症胸满,口多 涎,胸中窒塞,不能食,反聚痛,晚上烦躁不得眠。论其病因, 《金匮》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人得之”一语为总括。论 其治法,则《金匮》以所出两方:一是芪芍桂酒汤,二是桂枝加 黄芪汤而已。虽然用方少,论述简略,但若反复推求,其中仍有 不少精义。[金匮篇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 7.关于黄汗的辨析:黄汗是指汗出色黄而染衣的症状,后 世医家往往将黄汗混同于身目发黄的黄疸,如《脉因证治.黄疽 论》说。“黄汗之证,眼白皮,面皮黄,汗出染衣,如黄柏汁。” 《医学心悟》进一步肯定说:“出汗染衣,名曰黄汗,皆阳黄之类 也。”肯定黄汗是阳黄的一种。但实际上黄汗与黄疸不尽相同, 黄汗可以是阳黄的症状之一,同身目发黄并见;也可以反汗出染 衣而黄如柏汁,而身目并不发黄。[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8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