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方 厚朴七物汤(功效)行气除满,泻热去积,表里双解。 (主治] 主证:脘腹胀满,身热,微恶风寒,大便不通,苔黄厚,舌 质微红,脉浮数。 副证:时有呕逆,无矢气。 附子粳米汤(功效)温阳散寒,降逆化饮。 (主治] 主证:脾胃虚寒,脘腹疼痛,肠鸣,胸胁逆满,呕吐食少, 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而紧。 副证: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手足不温,以温经止痛。 厚朴三物汤(功效]行气除满。 (主治) 主证:腹胀满疼痛,大便不通,无矢气,舌红苔黄,脉滑有 力,或沉实. 副证:心烦尿赤。 大柴胡汤(功效)外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主证:胃脘痞满且痛,胸胁胀痛,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郁 郁微烦,呕不止,心下急或痞硬,大便于结或下痢,小便色深, 苔黄少津,脉弦数。 副证:发热,头部汗多,或潮热、或口苦、咽干、目眩,或 发黄疽。 大建中汤(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主证:脘腹剧痛,寒气上攻,呕逆,腹部时有包块突起,痛 时拒按,不能食,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 副证:脏寒蛔动不安,上腹部剧痛者。 大黄附子汤(功效)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主证:胁下偏痛,腹痛,大便不通,舌苔白润,脉沉弦而紧。 副证。腹下急痛,四肢不温,或腹胀满不痛。 赤丸(功效]散寒止痛,化饮降逆。 (主治) : 主证:腹中急痛,心下动悸,四肢厥冷,呕吐清水,舌淡苔 白滑或淡红苔薄津润,脉沉弦而迟者。 副证:心下痞闷. 乌头煎(功效)温阳散寒止痛。 (主治)寒疝腹痛,绕脐急痛,发作有时,痛有休止,痛甚 则唇青面白,肢冷汗出,恶寒不欲食,舌淡苔白,脉弦而紧。 当归生姜羊肉汤(功效)养血散寒。 (主治) 主证:寒疝腹痛,胁下及腹部牵引疼痛,得按或温熨则减, 苔白舌淡,脉沉弦而涩。 副证:妇人产后、经后,血海空虚,寒邪入侵,。腹中疝痛, 喜温喜按;男子血虚而寒痛者。 乌头桂枝汤(功效)驱寒止痛,散寒解表。 (主治]腹中疝痛,畏寒喜热,身体疼痛,手足逆冷,舌淡, 苔薄白,脉浮弦有紧象。 《外台》乌头汤(功效)驱寒止痛,散寒解表。 (主治)与乌头桂枝汤证相同,但本方证候急重,故剂量大。 《外台》柴胡桂枝汤(功效]和解少阳,发散太阳,表里双解。 (主治) 主证:心腹卒中痛,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痛,微呕,胸 胁心下微满,苔薄白,微湿,脉浮弦。 副证:头痛,不欲饮食。 《外台》走马汤(又名:张仲景飞尸走马汤)(功效]开肺利气,温通泻下。 (主治)中恶,心腹胀疼,大便不通;寒疝腹痛;积寒腹痛, 便秘,脉弦紧或沉弦。 瓜蒂散(功效)涌吐实痰。 (主治) 主证:宿食在上脘,胸中梗塞胀满,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 欲吐复不能吐。 副证:手足厥冷,饥不能食,呼吸气急,或发热恶风自汗 出,寸脉微浮,关尺脉见沉或乍紧。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