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塔诗·手(仄韵)、一七令·手(仄韵)

 艺海漫游书屋 2013-01-22
2013-01-13 21:38

宝塔诗·手(仄韵)、一七令·手(仄韵)

 

宝塔诗·手(仄韵):

手。
手,手。
勤劳,苦受。
捧诗书。耕田亩。
勇指邪恶,清除污垢。
执棋楚汉争,提剑江湖走。
牵马折梅诗涌,降雪天公抖擞。
剪飞柳叶紫燕来,扬起碧帆风浪斗。

 

 

 

 

 

一七令·手(仄韵):
(中华新韵) 

 

手。
创新,修旧。
可曲握,能进守。
掌帅帷幄,执针锦绣。
喜抢洞房糖,恭贺福寿酒。
拿得起放得下,挥过前捶过后。
扶难帮困善德扬,邀月把樽岁月久。

 

 

 

 

一七令·手(仄韵):
(中华新韵) 

手。
如葱,似藕。
碧罗衣,鸳鸯扣。
凤舞诗美,龙腾画秀。
育起未来星,胚出高粱酒。
拂去子女烦恼,孝悌高堂长寿。
江山妖娆指前程,田院灿灼铺锦绣。

注:胚,酒胚。

 

  宝塔诗原称“一七体诗”。因为它从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首句为一字,实际是个题目,一韵到底。宝塔诗因句式参差,讲究格律,后人谱以为词,并以“一七令”之名定为词牌。据《唐诗纪事》所载,此诗系作者于大和三年(829年)在长安兴化池亭饮宴席间,为白居易分司东都送行而作。主客有李绅、元稹、张籍等共九人,各以一字至七字为题,题韵合一写诗。白居易自己以“诗”字为题。其诗除一排“塔尖”仍为单个字外,第二排陡然增为四个字,此后每排递增两字,至第七排为十四字。也有人将“塔顶”的一字句重复而成双字句,且在各排中间形成一个无形的对称轴,以其为界左右作间歇停顿。此类宝塔诗,其制之初,题材较广,亦庄亦谐。如白居易的《诗》,可说是简约的诗论。其称诗歌“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传为经典。但这种诗体形式除受对仗、声律、字数的限制外,还要受外形造型的束缚。因之,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七令压平韵和仄韵两种。首句为一字,实际是个题目,一韵到底。 

 

一七令(仄韵)

 

仄。(韵)

⊙平,◎仄。(韵)
仄◎◎,平⊙仄。(韵)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