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相信有效市场理论

 江苏常熟老李 2013-01-22

我为什么相信有效市场理论 

    天上不会掉馅饼 --西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西谚

    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兢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晋书》


    金融学有两大根本性的理论,也即有效市场理论和MM理论,这两大理论,作为金融学的基石,正如牛顿运动定律在物理学,或者薛定谔方程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一样,发挥着最基础的作用。然而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攻击已经成为半吊子投资人士的主要课题,甚至连学习金融学的学生,也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攻击,就好比那些学习物理学的人不能理解哥本哈根解释一样。


    有效市场理论作为对人类生活的真理性概括,使得对有效市场理论的理解,是获得长期投资成功的最根本条件,甚至是获得人生幸福的最根本条件。因此,阐明此道理的深刻本质,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了,本文就是为此而作。


    如果我们观察任何一种谋生的方式,我们都会得出一种非常理性的结论,那就是任何谋生方式都需要努力,而且努力与收获是呈正比的。观察当今的各类职业,无不如此,公务员作为当今的铁饭碗,无数人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而且面临着数百人对一个职位的竞争。如果选择在外资企业打工,则需要很好的学历,外加每天繁忙的工作,如果在私营民企作为一种普通工人,固然门槛很低,但是工作却很辛苦,如果我们作为农民,就得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这就是作为打工者的生存状态。而作为那些高收入的人,正规的经商需要极高的商业头脑,而且要承担很好的风险,如果是做违法生意或者当一名贪官,则面临坐牢乃至被枪毙的风险,而且还要加上身败名裂!任何一个对世界做过认真观察的人,都能得出一个非常真理性的结论,那就是人们的收入基本上与他的明智+辛劳成正比的。所以人生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个道理作为人生的最根本的规律,被古今中外的明智人士加以总结,我们可以随手拿出类似的著名例子。我国著名的“王戎苦李”就是其中的一例,这个故事是说王戎和小朋友们玩,他们看到路边的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别的小朋友都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还说这个李子是苦的,结果那些小伙伴取来一看,果然如此。这个故事的国外版本是,一个经济学教授和一个学生在路上散步,路上有一百美元,这个学生过去捡了起来,而那个教授说那个钱肯定是假币。这两个故事的中文版本认为王戎是聪明人,而这个故事的国外版本则认为教授是傻子。


    如果我们稍作考察一下自己的历史,就能理解天上是否会掉馅饼。即使路上偶尔能捡到钱,但是这是否是一种经常的现象?或者这种财富能让一个人发家致富衣食无忧?任何一个人现在从家里出门上街,是抱有捡到钱或者摘到免费的水果的希望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多经历几次世事,他已经成年,他一定会对这种天上的馅饼失去了任何兴趣,他不会相信超市的促销,他不会相信骗子的赠予,他一定会知道任何促销其实都是商家骗消费者掏腰包的手段,任何赠予都意味着对自己钱财的诈骗!这些人会明白规规矩矩工作才是生活的可靠保障,靠彩票和做梦发财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就是这些平日里规规矩矩工作的人,对股市却另眼看待,他们认为除了自己之外的股民都是傻子,他们可以轻易战胜市场。他们对有效市场理论嗤之以鼻,即使他们对投资的知识少得可怜,也抱有很多的自信。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其他的行业,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计算机行业,甚至是最简单的农民,一个人没有多少知识,却想着赚取比其他医生更多的薪水,或者比农民种出更多的粮食,你会对这个人有什么看法呢?我想你除了认为他是大脑发烧,不会有任何别的想法!


    投资与其他任何行业一样,都是一个赚钱的场所,这里的人的智商不比任何其他行业低,甚至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智商。如果一个人理解到在其他行业的艰难,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更具优势,那么他也应该对投资有同样的想法。如果看看股民一赚二平七亏得规律,其实就能明白投资与其他行业是完全一样的了。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我们社会中的日常现象,或许更能明白为什么股民会反对有效市场理论。凡是那些缺乏社会经验的人或者头脑较差的人才会相信骗子的花招,才会自以为自己能力无限,凡是久历人生的明智人士,都不会相信可以轻易得到好处,都相信幸福的生活依赖于平凡的工作付出。如果一个人还没有被股市教训多年或者大脑愚笨,他自然会心怀梦想,以为战胜市场非常轻易,但是如果他在市场多年且具有思考能力,他自然能认识到除非自己能比对手更加努力更加明智,否则战胜对方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还是拿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单位,你面临着众多的对手,你想升迁,你是否认为你比张三或者李四更能成功?或者你看到某个地方是一条饭店街,你也想开一家饭店来赚钱,你是否认为自己能获得比现有的那些饭店更高的利润?如果一个人稍有头脑,就能明白这并非易事。除非你比别人更会讨好领导,干活更加卖力,更会团结同志,更不说别人闲话,那么你就不可能获得升迁,同样,在这条饭店街中开一家新的饭店,面临着无数精明饭店经营的商人的有利竞争,他们都久历风雨,经验丰富,是市场战争中的幸存者,除非自己有非常的智力,否则战胜他们实在是难上加难。所以,如果我们对现实社会进行总结,就能明白:好处都是来自于努力+明智,我们获得的好处基本上等于我们付出的努力,大体上来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股市中却听到那么多奇谈怪论:学金融对投资没有用处,只有文盲能投资成功?努力对于投资没有用处,投资需要天分?如果这样的话放在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岂不是会让所有人都笑掉大牙?


因此,金融界的有效市场理论,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最根本的规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有效市场理论就是这些原理在金融市场的学术称呼。经济学的各种均衡,其实就是建立在这两条原理之上,譬如汇率决定理论的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虽然我们的市场中确实存在很多价格不一致的地方,而且确实有很多商人通过这种不一致的定价来获利,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这种价差发现需要非常的智力,而且需要付出很多的运输成本和销售费用,因此一价定律在经济学中成了一个基本的定律。当年弗里德曼访问以色列,以色列人士要他用一句话概括经济学,他就写下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对生活中的现实认识得很清楚,并且理解到金融市场和生活中的其他市场一样,那么你就应该明白,在这里赚钱和在其他地方赚钱是一样困难的。如果你进一步考虑到来这里的基本上都是学历很好的人士,文盲和农民来这里的很少,那么你就应该认识到,在这里赚钱比在其他地方难得多!在金融市场中,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比在其他地方更加适用!这才是对金融市场的最客观的认识!


因此,那些对金融市场有着深刻洞见的人深刻理解“有效市场理论”,并且对此做了清晰的描述。博迪的经典教科书《投资学》的开头《作者手记》中特别指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在金融市场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恰如其分,这个很简单的结论对于制定投资策略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博迪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前面特别指出了为什么金融市场是特别有效的:金融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成千上万聪明的、有良好背景的证券分析人员不断地搜集市场信息,以获得最好的购买机会。这种竞争性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期待找到什么新的被低估的证券,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但是博迪并不是认为没有人可以战胜市场,博迪认为下属这些人能战胜市场:即使在像证券市场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下,有效性也只是相对的,对那些勤奋的、富有创造力的投资者而言,盈利的机会永远存在。


可见《投资学》作为经典教材,其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解释是,在证券市场获得收益是很难的,获得收益的可能性比其他市场更低,但是如果一个人既很勤奋,又非常聪明,如林奇为了投资满头白发,从不运动,巴菲特为了投资搞得孩子得不到教育,媳妇搞外遇,那么还是可以获得收益的,但是这种收益只是反映了其付出的成本。试想如果你把自己的人生和林奇或者巴菲特的人生换一下,你是否乐意?显然我看你未必肯被健康受损或者戴绿帽的代价去拥有首富的名声吧。上帝是非常公平而吝啬的,他如果想给一个人过多,他就得剥夺他的其他东西,所以他给了巴菲特财富,又给他戴上了绿帽,给林奇财富,又剥夺了他的健康。假如一个人没有付出这么多的努力,那么自然就获得不了巴菲特的成就,这就好比如果一个官员还没有得酒精肝,他就得不到升迁一样。如果一个人仔细研究一下巴菲特信徒的两个大导师的遭遇,其实也能明白战胜市场意味着什么,只是都是只看到了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但是在有效市场理论产生的早年,被许多不能理解其意义的笨蛋胡乱传播,这些人说有效市场理论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市场中获得收益,市场是完全得到了合理定价的。这就导致了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反击,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他们不明白有效市场理论的意义,所以巴菲特劝那些对金融没有充分研究的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显然,巴菲特本人充分理解有效市场理论的含义,也即市场是竞争性的,获得收益是很困难的,自己的收益是在自己的非常的努力下取得的。


但是我们的那些巴菲特信徒们却采取了另外的论调来阐述他们战胜市场的缘由:投资很简单,投资就是买那些只需要五分钟就能看懂的公司,投资就是背诵巴菲特的语录,投资不需要看太多书,只需要研究巴菲特的信就可以了,小学生的投资成绩比大学生的成绩更好!投资就是买消费股!将投资简化成傻瓜也能背诵的公式,然后去战胜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其他市场的金融市场,这就是中国的巴菲特信徒们在做的事情。


其实,仔细一想这些中国巴菲特信徒的行为,就能在现实中找出类似他们的例子!一个连有效市场理论都理解不了却想战胜市场的人,本质上和那些连牛顿运动定律都学不会却想解决物理学世界难题的民科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说作为一个平常生活中的人,首先要研究一下自己的对手,就好比一个小土匪要看看土匪头子的块头再想是否要夺取老大的位置,一个想升迁的小官员要看看自己的对手的背景再探讨升迁的可能性。那么作为一个投资者,就要研究一下自己的对手都是些什么人。博迪《投资学》一书特别指出了作为一名投资者面对的是什么投资者。


“假定一个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着50亿美元的组合,如果基金经理正在准备开发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每年可以使组合的收益增加1%的1/10,其货币收益就是50亿美元*0.001,即500万美元。因此,该基金每年在该投资项目上的预算最高不会超过500万美元。”


“投资业绩的少许增长,其收益就是十分大的,因此职业的组合经理会将大笔资金用于行业分析、计算机支持和研究工作。由于有众多的分析师依托丰富的资源,致力于研究工作,因此市场上不会再有什么可以轻易摘取的果实了。并且,由于研究工作所带来的收益率的增长是十分小的,因此只有大规模的投资组合的经理人员才会将重点放在研究方面。”


“虽然我们不可能发现所有的信息,但是的确有如此众多的人士在不遗余力地搜索所有可能提高投资业绩的线索。这些有雄厚资金支持的、高回报的、进取型的分析师之间的竞争使得价格中几乎包含了所有有用信息。”


可见博迪说,任何收益都是有成本的,只有收益超过成本时,投资者才会花费成本去搜集信息。但是由于无论资金多少,获得信息的成本都是一样的,因此只有大资金才能用相同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那么一个小投资者根本不应该搞这种入不敷出的生意。


当然博迪还指出,我们不可能发现所有的信息,即使这么多杰出人士,也不可能跟上帝一样知道所有一切。但是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超过这些杰出人士的能力,举个例子,像巴菲特这种在天分上非常好,阅读量上远大于专业投资人士,又长期从事于投资的人,当然是有可能获得超越市场的业绩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有小学生(或比较差)的文化水平,对于经济学一无所知,只不过背了几句巴菲特的语录,那么他有什么可能战胜市场呢?投资学和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受过物理学教育的人当然胜过没有受过物理学教育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对物理学有着由衷的热爱,对物理很有天赋,又终生从事物理学研究,那么他显然会成为物理学界的天才,超过物理学界的同行,不论他是否是物理学毕业的。历史上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李嘉图就是自学经济学,一样成为杰出的经济学家的。但是那些因为李嘉图自学成了经济学家,而企图跟着学的人,几乎都会遭遇失败,那些可笑的民科,就是例子!


由此可见,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显然他应该远离资本市场或者投资指数基金,如果他是一个具备普通智商的受过投资学教育的专业人士,那么他只有在管理基金时才能获得收益,除此以外,只有那些具有杰出的天分,并且把投资学当作终生事业,在努力和对投资的热爱上超过投资学专业人士的人,才有可能战胜市场。这个道理放在人类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效的,而且这也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现实描述。


那么我最后说一下我的结论:如果我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相信几乎任意一个人都会赞同我,如果我说金融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就会遭到大部分投资者的反对,但是这两者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附加一段:有些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相信有效市场理论,而且是普通投资者,不是基金从业人士,却还研究投资并自己投资,这与我在本文表达的意思矛盾。这需要我自己解释一下:我本人当初对哲学和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是我当年纯粹出于个人志向而学习的,对这方面的研究,我自信比投资界从业人士要深入一些。另外,我的职业理想是作为一名自由思想家存在于世上,而这需要清闲的时间,因此我考察了所有的职业,发现大多数职业都非常繁忙,而且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考到为老板服务的方向上,于是我只好选择了现在的职业路线,力图通过投资来作为终生的事业,把这个方面作为此生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这些原因,我认为我有可能在思维的深度上胜过专业投资研究人员。如果我不是因为这样的话,我显然会立即放弃投资,而把自己的赚钱的希望放在其他方面。而且事实上,我也经常怀疑自己坚持投资是否走错了方向,但是一旦考虑到其他行业的繁忙,我就理解到对我本人而言,思考上的自由是多么重要,从而使我放弃转向其他方面,而继续研究投资!

 

    另外,我特别强调一下,我虽然也很认为自己特别聪明,正如其他投资者一样,但是我并不认为因此我就可以不用努力。我这里列举一下我多么聪明的证据:当年上初中时,我是全校第一名,我们班组织物理考试,我得了93分,而第二名只得了61分,剩余的所有人都不及格。我当时所有科目在全班都是第一名。我考大学时,只复习了129天。我这里说一下自己在哲学和经济学上的努力,我从2006年12月就开始系统学习经济学,我已经学完了所有的经济学课程,并且还有大部分的经济学著作,我的经济学课本有一百多本,我研究完了国内能买到的所有的技术分析书籍,这些书籍的高度超过二尺,我买完了国内所有的价值投资大师的书籍,非常多的财务分析书籍,金融学书籍,这些书籍的高度至少有一米半高。我研究过的行业也有很多,都是对该行业的所有公司的年报进行逐篇阅读并且进行数据分析的。

    可见,我并不认为上帝曾经给我按上了角,从天上给我扔馅饼,虽然我确实有在学习上优胜于别人的历史,我认为付出超过别人的努力才是战胜别人的根本原因。而且我本人投资的历史也证明了我的心态其实非常不好,不懂技术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心态。我想那些没有才能却只强调心态的肯定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实际上我当初就是因为不懂涨跌的原因而总是处于恐惧之中,结果亏损连连,我在2009年和2010年的严重亏损就是证明。而且这两年的亏损,也让我明白了战胜市场是多么艰难,需要对投资进行多么科学的分析才有可能战胜市场。如今,我对市场是充满敬畏,就如我看到别人,我并不敢臆想自己的拳头比人家硬而敢上去揍人家一顿一样,在没有彻底搞清楚对方的底细之前,我从来不会主动挑战,我坚信只有确信对方是鸡蛋而自己是石头之后才能去碰,只有拿石头去碰鸡蛋才能战无不胜。因此,如果让我打架,我只会欺负老弱病残或者女人,我只肯找软柿子捏,只有这样才有更大的胜算!我绝不会找猛男当自己的对手!

   因此,在投资上,我一向小心谨慎,从不轻易买卖,我尽量放低身段,保持估值越低越好,而且即使公司估值很低,也得要求这家公司必须是行业内的最佳公司或者最佳公司之一,确信其不会面临破产的风险。因为我虽然自认为学习经济学很多了,但是依然不能对公司的前景研究明白,更何况,这个世界上的道理纷繁复杂,而我们的精力有限,我们怎么可能穷尽所有道理呢?为此,我只敢依据那些最可靠的道理和最可靠的信息来进行投资,而绝对不敢异想天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