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从跨出校门开始 与一位朋友谈起另一位朋友:他是那么聪明,在学校里时学习是那么优秀,可在当今的市场化商业化的人情社会,他却显得那么格格不入,那么不谙世事,那么弱智和低能…… 又见某君文章里说:“上学的时候读书好,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挣钱多,就应该算是成功的人生。” 由此引发了我对人生的一些思考。 我是在想:那位朋友在学校很优秀,可在社会上却显得低能,这实在是一种悖论。 我是在想:成功的人生,挣钱多无疑是一种重要考量指标:穷得叮当响遑论“成功人生”?当然,成功的人生是多样性的,挣钱多肯定不是唯一的标准。比如有人具有政治上的宏图大略,具有官场的雄心壮志,将人生的目标定在厅长省长部长甚至国家领导人;有人将人生的高度定位在在某个学术领域引领风骚乃至盯在诺贝尔奖,等等。 说实在的,对某君文章里那句话的前半句我是持保留态度的。我觉得,上学的时候读书好是不能看做成功人生的。比如前面谈到的那位朋友,在学校很优秀,却似乎与成功人生并不怎么搭界的,甚至很有些南辕北辙的。 我的意思是说:真正的人生,从跨出校门开始。套用一句话:出了校门才见两腿泥。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 由此说开去。如今时兴同学聚会。而对同学聚会最热心最热情最撺掇也最起劲成全张罗的,多是那些走出校门后的成功人士。不客气地说,这里面有不无张扬显摆的心理与举止;这里面又有一种有趣现象:同学聚会时最兴奋最闹腾最张扬的,恰恰是一些在学校时学习差,窝窝囊囊,而出了校门后风生水起大展宏图阔起来富起来牛起来志得意满腰缠万万贯的富翁,他们宝马香车佳人,吆五喝六,挥金如土。他们张罗撺掇同学聚会,他们包了最豪华酒店同学聚会的的一切费用,就是为了出一口鸟气:在学校时你们不是都都看不起我某某某嘛,老子就要给你们看看,考试成绩好管屁用,老子考试吃鸭蛋,如今腰缠千万贯!他们甚至刻意殷殷切切地请来了当年的一些老师。尊师?感念师恩?不,其实这是蓄谋的同学聚会的戏剧性高潮:看似向老师敬酒,实则是羞辱老师,其潜台词是说:老师你当年不是不看好我么,你今天可是看好了:如今我不仅不比当年那些您青睐的优等生差,而且我比他们优秀得多成功得多辉煌得多!老师的目光有些躲躲闪闪,老师何尝不明白他当年的学生这杯酒里的味道。老师很可能心里后悔了来这里…… 再说一个具体例子吧。 有某朋友,视学校如牢笼,去学校像上刀山下火海入油锅,看见学校就头疼,已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他对爸爸说,只要别让他上学,让他干啥都行,再大的苦他都能吃,父亲看儿子不是上学的料,看儿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又心痛又无奈,只好让儿子辍学。刚刚上完初中才十五六岁的儿子,高高兴兴背起铺盖卷去建筑工地打工,果然什么苦都吃得。这小子就这么摸爬滚打起步,如今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小的房地产公司,财产大概在八九位数字吧? 我无意宣传“读书无用论”。 但看看如今那些大亨大老板大富翁大阔佬,其中不少在学校里时确实并不多么优秀,甚至是被老师同学瞧不起的“差生”。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其实,学校与社会是两码事。 其实,在学校学习优秀与走上社会人生成功完全是两回事。 其实,上学成绩出众与人生聪明智慧不能相提并论的。 我们看到这类现象多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些在校学业好的学生在社会上纯粹是个书呆子,混得很背;而一些在学校是不起眼甚至学业垫底的学生,在社会上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干什么成什么…… 当然,上学时优秀,走上社会同样优秀,这样的人多得很。但这并不等于做学生时优秀,走上社会必然优秀;同样,上学时并不起眼,甚至很不景气,走上社会后却很是优秀,这样的人同样大有人在。可见,做学生与做社会人,不是一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