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气现象1:霜与露

 小袤 2013-01-22

天气现象1:霜与露

 

水汽凝华现象,

在严寒的冬天清晨,

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

霜类似于

是由冰晶组成;

科学上,

又同于的出现过程。

冬天的夜间,

地表温度特别低,

而植物散热慢,

水汽散发也慢,

仍聚集在植物表面,

于是结冻而形成霜。

当空气相对湿度饱和时,

便有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

水汽液化成露,

露点高于冰点温度;

水汽凝华成霜,

霜点低于冰点温度,

只有近地表的温度,

低于摄氏零度时,

才会凝华结霜。

霜害是农业灾害,

为避免蔬菜等农作物,

因结霜而被冻坏,

大多倚赖温室栽培的技术,

增加农产量并避免霜害。

在中国节气中的霜降

每年阳历1023日前后到来。

如果一个固体表面变冷,

低于周围空气的冰点,

霜也会在其表面形成,

霜会组成针状体的冰晶。

晶体的大小与根据时间和温度,

以及可获得水汽数量而有所不同,

“霜箭”可能基于风向而形成。

在一般情况下,

形成霜的沉积面要比周围的空气冷。

霜往往在有低热容

及高幅射率的其他物件上形成,

所以霜会在钉子的顶部累积。

因为冷空气的密度较热空气高,

在平静天气冷空气贴近地面聚集。

这能解释为何在低洼地区,

是结霜更普遍和广泛的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