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农只有三年级文化 多年探索摸出养鳖致富经

 雪山飞鸿居士 2013-01-23
老农只有三年级文化 多年探索摸出养鳖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6日 00:12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广西新闻网 | 手机看视频


李文升是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一个农民,今年70岁,他已养龟、鳖20多年。自己富起来后,老李开始热心地帮助其他的人,这在当地小有名气。

  养殖场颇有规模

  7日上午,记者来到南晓镇李文升的家。推开院子大门,右边是一栋漂亮的二层楼房,左边就是养殖场。这个养殖场地面积约220多平方米,其中有一半在室内。室内有10多个水池,每个水池里有一到两个种龟或种鳖。水池旁的沙框里则埋了几百个正在孵化的龟类或鳖类的蛋。室外的水池水面上,星星点点地浮起它们的脑袋。

  “室外水池养的,最轻的也超过15公斤,我捞一只给你看。”李文升在一个水池里捞上来一只,很吃力地抱起来。他说,养殖场最大个的,是一只22.5公斤公的山瑞鳖。

  原来,李文升在1989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花250元买了5只山瑞鳖苗,“一公四母,当时它们都只有拇指大小。50元一只,当时已经算贵了”。他说,养了几年后,市场上龟、鳖的身价大涨,卖到90元一斤。这让他意识到这一行的前景,于是他着手干起了龟鳖养殖。

  摸索出来的养殖经验

  李文升只读过小学三年级,在决定养龟之前,他在加油站干过、修过车、种着田,完全没有养殖技术和经验。1993年,他的山瑞鳖开始生蛋。头一批蛋有38个,但一个都没孵出来。1994年,山瑞鳖生的蛋增加到56个,结果只孵出来6个龟苗。“那时候我着急了,到处找人讨教。因为那时候养这个玩意的人并不多,我就去找一些捕龟的人聊天,希望从他们那里熟悉龟和鳖的习性”。

  现在,李文升养殖的种龟达数十个,每年产蛋两次,乌龟蛋总量上千。他说,孵化率能保持在50%就不错了,迄今最成功的一次是,128个蛋孵化成活了78个龟苗。据了解,这些龟苗的价格数百元不等,每年给他带来可观的收入。

  从不拒绝同行“取经”

  接受采访过程中,李文升家中的电话不时响起,来电者有的是来订购龟苗鳖苗的,也有人是来咨询养殖技术的。农老板是老李的同行,他是2004年在吴圩搞养殖,碰到问题也经常向他请教,“每次向他讨教,他都很热心地指导,能帮的都帮”。因为南晓临近钦州,不少钦州的养殖户也都对李文升印象深刻。

  “经常有不少养殖户到家中取经,他从不拒绝,都是耐心讲解和传授,因而在那陈、那马、吴圩、钦州周边地区有着不错的口碑!”有网友认为,李文升没有专业技术,自行摸索经验坚持养龟,不但自己致富,还帮助其他的人一起致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