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IT巨头争霸web services

 开心豆豆2010 2013-01-23

软件业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Web Services经过去年的预热,目前已经成为业内最为炙手可热的名词。

  萎靡不振的经济形势并不能阻挡具有广泛商业前景的技术应用的发展,同商业智能和灾难恢复技术一样,Web Services在整体IT支出下滑的背景下仍然营造出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据IDC的预测,2003年全球企业用于部署Web Services的支出将从去年的4亿5千万美元猛增到12亿美元之巨。Forrester调查机构的研究也显示,在美国已经部署实施某种形式的Web Services的企业所占的整体比率已经从去年年中的11%增加到现在的31%。

  同时,以IBM、HP、微软和BEA等为首的技术提供商均已推出了自己的Web Services商用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能够方便的将Web Services融入到业务集成、订单管理、CRM以及销售门户的建立等企业关键应用中去。

  为了争夺对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原本各守阵地的IT巨头再也不能安分守己。于是我们看到业界出现了业务扩展或转型的一股新的浪潮:IBM自上 而下,微软从下到上,开始短兵相接;BEA从中间件和架构设计转向更为广泛的平台软件开发;Oracle借数据库软件向企业应用渗透;HP开始整合软件服 务的优势;SUN企图向IBM和BEA索回Java的领地;EDS和Accenture这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在跃跃欲试……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Web Services市场的争夺将成为2003年IT业界的主要看点。

  自然而然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想要知道Web Services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今年年初,由商业杂志《VARBusiness》进行的一项名为“2002技术现状”的调查显示,69%的 解决方案提供商认为去年应用开发工具和网络设计工具是最常用到的对Web Services进行部署和支持的软件工具。这是Web Services逐渐兴起的初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然而在2003年,对于电子商务应用和内容管理的部署将大幅提高。据调查显示,增值分销商将把注意力从Web Services构建工具向更为复杂的电子商务应用和中间件转移。

  分析家们面临的有一个问题是:Web Services市场会在2003年成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主流市场吗?在这方面,分析家们的意见各不相同。IDC在去年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显示,750家 受访企业中有五分之四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考虑部署实施Web Services项目,并且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已经在部署当中了。然而,分析家Sophie Mayo在另一项报告中认为“Web Services的采用率实际比人们预期的要低”,他的数据是美国市场上只有4%的企业已经在着手实现某种形式的Web Services。

  根据《VARBusiness》杂志的调查,有50%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声称正在部署或支持Web Services软件。但是表示将在2003年部署和支持Web-services软件的增值分销商所占的总体比率降到了48%。

  “我不能确定Web-services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 Yankee集团的分析家Jon Derome说:“现在,Web Service还只是个构想中的行销工具,对用户来说还缺乏直接的购买价值。但是你确实可以使用这些强有力的标准使不同的应用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出更大的 作用。”

  即使是这样,没有人怀疑Web Services的巨大潜力。IDC的统计数字显示,与Web Service相关的解决方案在2002年创造的产值是四亿五千万美元,而预计这一数字在2003年将飞升至12亿美元。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Web services无疑将对整个产业而不仅仅是软件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软件向服务转变的迁移已经在逐步进行。问题现在集中围绕在分布式计算的模式 上,Web Services也可以认为就是解决如何通过Internet进行分布式运算的架构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微软牢牢的控制了桌面应用领域,而 IBM控制了大型主机应用领域,”微软的架构工程师Familiar说:“而处于中间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的控制权仍然在争夺之中。”

  从三国志到军阀混战

  标准之争 硝烟开始的地方

  标准之争即是利益之争的体现,众多涉足Web Services领域的技术厂商在标准建立方面从一开始就展开了不依不饶的争夺。而近日有关BPEL4WS(Web Services的业务流程处理语言)规范的争议显示出这一争夺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

  由IBM、微软和BEA系统公司带头,大约有20家公司(其中包括SAP公司和Siebel公司)向Oasis标准组织提交了一份提议,要求在 该组织内部建立一个技术委员会,以制订用于Web Services的业务处理执行语言(BPEL4WS,或简称BPEL)的标准,这一语言可以用于自动处理复杂的业务程序。在此之前,这三家公司曾向全球 广域网协会(W3C)提交了类似的提议,但当W3C正在努力整理规划这一提议时,IBM、微软和BEA公司却退出了W3C转而向Oasis组织提交了这一 提议。

  IBM公司和微软公司的执行官员表示,两家公司决定向Oasis组织提交BPEL规范,是因为这一组织最近在制订Web Services标准上比较积极,如该组织此前确定了由IBM和微软两家公司牵头的WS-Security标准。

  担任W3C的Web Services“自动编排”工作组联合主席之一的Oracle公司则表示,把BPEL规范提交给Oasis组织“让人很遗憾”。Oracle公司标准化 策略副总裁Don Deutsch表示,Oracle并不望在制订有关Web Services标准上出现任何分歧:“Oracle希望W3C的工作能继续下去,而且如果双方能够愿意合作,希望W3C的工作能成为Oasis组织制订 BPEL标准工作的一个补充。”由于在Web Services标准制定方面,IBM和微软属于强势,此次转向将使W3C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Deutsch的话透漏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问题出在版税的收取上。通过W3C的Web Services“自动编排”工作组制订BPEL标准的理由之一是,W3C在相关专利和版税上有着明确的政策说明。一般说来,对那些使用W3C制订的标准并具有专利权的软件,开发公司不能再对此收取版税。

  而这恰恰是IBM和微软所不能容忍的。IBM对此的反应是,免特许费的规范“非常难办”,因为“IBM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专利持有人”。微软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暗中的抵触早已流露,退出W3C,只应看成是一种无言的对抗。

  Sun以及W3C一直主张Web Services标准应该是一种免特许费的规范,Oracle尽管身在WS-I,但心却一直跟Sun合唱一个调门,都在指责IBM和微软没有采用免特许费的方式来制定Web Services规范。 

  有分析家认为,由于SAP公司和Siebel公司的加盟,IBM、微软和BEA公司在BPEL规范及其标准的制订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BEA公 司最初参加了W3C的Web Services“自动编排”工作组会议,但后来也转而支持IBM和微软向Oasis组织提交BPEL规范。BEA公司Web Service策略主管John Kiger认为,Oasis组织在Web Services领域的凝聚力更强一些。

  IBM的Web Services策略主管Bob Sutor的观点甚至将众厂商之间矛盾之尖锐上升到“政治”层面:“这种局面即将结束。我们推出的诸如WS安全或简单对象协议(SOAP)规范已经是免版 权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争论已经结束。有些人仍然不依不饶,难道免除版权税后还要我们给你付费不成?这里有一个边界。因此我认为这业已成为标准的政治层 面,而不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将.NET进行到底 微软构建明日帝国

  微软可以说是最为旗帜鲜明的力推Web Services的厂商。为了与以往Web Services器概念区别,微软在Web Services之前加上了XML,更为清晰地凸现了Web Services的特征--XML Web Services。这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WebServices是基于XML技术的。

  之所以微软如此强调XML,是因为XML使它获得了同Java相抗衡的资格。众所周知,直到目前为止Java仍然是最好的跨平台语言编译器。微 软虽在开发工具方面取得了领导厂商的地位,但Web Services所需的通用性仍然令它头疼。而XML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这一难题,任何语言编写的程序通过XML“翻译”都可以在其他的平台上顺利 运行。这样就可以使微软的Visual Studio系列开发工具获得了新生。

  在Visual Studio .Net和最新发布版本中,微软加入了一项叫做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的实时编译环境的技术。它能够在编译时对内存等运行环境变量做动态管理,这比以前围绕COM的编程方法有了很大改进。其实,这也 是为了与Java阵营的IBM、Oracle、SUN进行竞争作出的改进。

  按照开发工具来划分,Web Services软件架构就只有.NET和J2EE两大阵营。只不过在J2EE一方有多个厂商采纳,并在Java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己各自的Web Services平台,这其中包括SUN的SUN ONE、IBM的WebSphere、BEA的WebLogic等等。

  虽然对手人多势众,但微软似乎并不处于劣势,这要归功于它全面的软件产品线以及在桌面计算领域牢牢的控制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微软.NET是一个异常完整的技术平台,可以说是未来所有微软技术框架和软件(Great Plain Solution行业软件除外)的总称。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再到开发工具,.NET架构的各个层面全有自己的产品。反观J2EE阵营,没有一个厂商,即使 是IBM,能够做到这一点。

  同时与IBM不同的是,微软不仅仅提供技术平台及解决方案,同时还提供面向最终用户的Web Service,例如用于用户统一认证的Passport。NET、用于获取地理信息的MapPoint。NET等。从微软Windows产品线的变迁来 看,也许微软是想让它的Windows慢慢演变成为一个Web Services客户端。通过这个客户端,可以使用微软提供的各种软件产品,方便用户整合各种应用、提升效率,同时增强微软在桌面的统治地位。

  用很多标准来衡量,微软在引导它的客户向现代编成技术转移方面所做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从一年前发布用于编写网络应用的套装软件Visual Studio .Net以来,已经有两千五百万开发者或者购买或者下载了这一开发工具。4月24日,随着Windows Server 2003的发布,微软又推出了这一开发包的升级版本。微软声称,到目前为止包括Allstate、Bear Stearns、Pepsi Bottling以及Xerox在内的30多家合作伙伴已经在使用最新的Visual Studio .Net来构建网络应用了。

  据IDC去年的调查显示,微软的C、C++以及新进的C#仍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编程工具,占到了北美地区260万开发者中的29.5%。但是Java的阵营也在稳步扩充,它已经超过了微软的Visual Basic成为第二受欢迎的开发语言,占到18%的份额。

  今年二月份,由调查机构Peerstone对正在使用Web Services的100人以上规模的公司所做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200多个回馈中,将微软列入重要供应商的占65%,其次是IBM,有 45%,Oracle以44%位列第三。有将近70%的公司认为微软是非常重要的Web Services平台软件供应商。

  但是同时有一半的回馈者认为安全问题是阻碍他们使用.NET软件部署Web Services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只有21%的反馈认为这一安全问题同样存在于J2EE平台上。另外,在部署大规模的Web Services时,50%的公司更倾向于使用J2EE,相对的,选用.NET的公司只有30%。

  “在Web Services领域,安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ATM设备制造商Diebold的项目经理Will Miller说道:“任何人在采用某项Web Services之前,必须把这一问题考虑清楚。” Diebold公司正在使用Visual Studio .Net中的C#进行金融行业的Web Services开发,包括为花旗银行、莱曼兄弟以及摩根。斯坦利这样的金融机构开发一系列的Web Services。

  “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在初期的实验阶段采用。NET来部署Web Services,而不情愿在大型的复杂系统中使用它。” Peerstone的CEO Jeff Gould说道。

  在不断增强自己Web Services技术能力的同时,微软也试图通过自己在操作系统方面的优势对Java进行打压。去年它曾宣布将在Windows中去除对Java的支持,幸而后来被判有垄断嫌疑,才放弃了这一想法。老对手SUN总算逃过一劫。

  死守阵地 BEA艰难对抗入侵者

  作为一个只有7年历史的公司,BEA系统公司经历了一段有趣的旅程。最初,它是一家针对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高端数据交换业务为客户进行长期战略 架构软件设计的公司。现在,BEA仍然带动一大批开发商进行这样的工作,但同时它也开始努力吸引Web Services开发商使用其平台开发各种Web Services应用, 并致力于将新旧两项业务进行对接。

  依靠其WebLogic企业平台软件,BEA试图在门派林立的Web Services领域成为主要的技术提供商。但是,它却不得不面对来自IBM、Microsoft、Oracle和Sun的多方竞争压力。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BEA在当前软件公司收入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中的表现还算不错。虽然2002年的销售收入比2001年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还 是保住了1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而这个只有七年历史的年轻公司的客户名单更是具有说服力,其中囊括了通用、联邦快递、埃克森石油、沃尔玛以及花旗银行等在 各个行业执牛耳的巨头。

  BEA最初的Tuxedo产品系列是1996年从Novell买过来的一款交易监视器软件,基本上,它就是一套没有Web用户界面的应用服务器 软件。现在作为主打产品的WebLogic服务器软件是1998年通过另一起对一家同名公司的收购淂来的,当时的产品就已经是一套基于J2EE平台的应用 服务器和开发环境了。目前,基本上所有在大型机应用领域使用过Tuxedo的客户都已经迁移到使用WebLogic平台,特别是那些对存储量、数据交易强 壮性以及数据库扩展性能有高要求的厂家。最近IDC公布的数据显示,Tuxedo的销售收入只占到BEA整体收入的20%,其余的绝大部分都由 WebLogic贡献。

  尽管分析家们认为Tuxedo最终将会被完全融入到WebLogic中去,但BEA还是与最近推出了基于Tuxedo的对Web Services进行支持的大型机应用服务软件。最新版本的Tuxedo 8.1已经实现了与WebLogic的完全集成,可以使旧有的Tuxedo应用顺利的转化为新的Web Services应用组件。

  “我们大多数的Tuxedo的用户同时也是WebLogic的用户,”BEA的Web Services策略总监John Kiger说道:“Tuxedo仍然是一个非常强壮的应用平台,我们仍然在不断的扩充新用户。当然无论是老用户还是新用户,他们都可以通过对 WebLogic的集成,将基于Tuxedo的应用方便的转化为Web Services组件。”

  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象Workshop这样的工具集的推出将使得原本有些混乱的J2EE开发领域里的流派之分变的清晰起来。“J2EE并不象VB那样简单,”IDC的分析师Michele Rosen说:“要掌握使用它搭建应用是需要一些天赋的。”

  BEA的大多数客户以及合作伙伴所搭建的Web Services是以企业的内部应用集成为中心进行部署的,Kiger说道:“企业内部有很多对数据获取或使淂两个应用进行数据共享的需求,比如时常需要 从ERP系统向客户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传递。Web Services比传统的EAI(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具有更低的复杂度和实施成本。” 

  BEA认为只有它才是企业级操作环境下最正宗的应用平台提供商,而IBM、微软等都是从别的领域斜次冲出的。“WebShpere是一个又大又 复杂的产品家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品牌效应并需要专业服务才能够被集成为一个整体的,” Kiger说道:“而.NET只能够提供桌面级最多也是部门 级的企业应用,微软从来没有在企业关键应用计算方面获得过CIO们的信任。”

  IBM和微软当然不能认同这样的说法,它们将BEA作为一个稍微弱势的对手看待,不断的蚕食其在企业级市场应用中的份额,对其的打击力度超过了互相之间的竞争。不同的调查都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间,是这三家公司在争夺Web Services市场上领头羊的位置。


 J2EE阵营内的你死我活

  在J2EE阵营中最主要的玩家是SUN、IBM和BEA。虽然都是推崇Java技术,但彼此间却是誓不两立,其激烈程度比较起来甚至超过了同微软的竞争。

  IBM是这一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但它似乎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在标准制定方面,IBM与微软始终步调一致,却每每与J2EE的 版权持有者SUN意见相左。Bob Sutor表示,IBM的策略就是与微软合作制订标准,然后在基于标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上与微软竞争。

  对于同一阵营的BEA,IBM却毫不手软,大有赶尽杀绝的味道。上个月,IBM向外界透漏了将在其WebSphere软件中加入对BEA的 WebLogic J2EE进行支持的组件的计划。这意味着现在使用WebLogic的用户将可以在其已有的BEA平台上使用IBM的工具和IDE(集成开发环境)来调试他 们的Java应用。而且这些插件将放在网络上供免费下载。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WebLogic的开发者能够体验到IBM所能提供的工具,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强。”负责IBM的Web Services策略的Bob Sutor直言不讳的说道:“使用单一开发工具所能标准化的东西越多,就意味着开发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时间进行Web Services开发和部署。”

  随着IBM WebSphere 5.0的发布,WebSphere应用服务器正在逐步蚕食WebLogic的市场。BEA不得不修改它的商业策略,为它的中间件产品赋予更具时代感的新理 念。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应用集成平台就是这一新的理念。目前BEA正和HP联合做市场推广,力图通过BEA的中间件加上HP的硬件平台与IBM的解决方案 进行竞争。

  对于BEA来说,现在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虽然在标准制定上它紧跟IBM的步调,确没有获得同情。又因此跟SUN闹翻了脸,现在落得比较孤 立。虽然还延续了跟HP的合作,但HP本身也在推广其e-Speak、OpenView等Web Services技术平台,所以这样的合作也并不能成为BEA可长期依赖的屏障。

  同病相怜的还有SUN微系统公司。因为是Java技术的持有者,Sun是微软最直接的对手,但它并没有因此成为J2EE阵营中的领袖,甚至也不是其他厂商的朋友。

  由于最初将Java定位成免费的开发工具,现在失去了硬件服务器的高利润来源后,SUN显得步履艰难。它无法从IBM那里收取高额的软件版权 费,IBM却携Linux操作系统不断冲击SUN的领地。目前,SUN的市值已经缩水了90%,存在被收购的风险。业界普遍认为,即使SUN最终不会破产 或被收购,它也肯定要向一个软件企业转型,Java将是其最后的筹码。

  但是,近来的一些迹象显示,SUN公司在CEO麦克尼利的领导下似乎有所转机,在第三财季的公告中,其表现超过了分析家们的预期,不仅扭转了亏 损的局面,还获取了400万美元的利润。上个月,SUN公司对外宣布将向市场推出最新的SUN ONE集成开发环境(IDE),并表示将会从IBM和BEA手中将失去的J2EE领地争取回来。

  “谁都可以搭建出一些平庸的Web Services, 例如获取天气预报什末的,”SUN公司的Java Web Services和开发工具部门高级经理Mark Herring打趣的说道:“但是如果要构建出真正有趣的Web Services并满足商业需要,开发者必须注意采用一致的策略并确保安全性。”这样的口气不仅仅针对微软,也指出IBM和BEA在Web Services中数据一致性的弱点。

  此次推出的SUN ONE IDE的集成度有所提高,原有的独立的Server被集成到一起。“ISV们早已忍受不了零散的构建应用程序和Web Services, 以往写代码、测试和部署的每一步,开发者都要退出来找到正确地Server,应用服务器或者是Web Services器。” Mark Herring说道:“现在我们将这些服务器合并在一起了,这将大大提高ISV的开发效率,并促动Web Services更快的发展。”

  应该看到,在Web Services标准领域,自从Sun在XML规范的制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它在其后的Web Services标准规范的制订中,声音变得非常地微弱。在近期的Web Services标准制订中,它仅仅和BEA、SAP以及Intalio共同开发了WSCI(Web Services Choreography Interface)。

  尽管SUN和BEA目前的处境都不太妙,但他们在Web Services领域都还有一定的基础,短期内也不会败下阵来。但是内部的竞争有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某一家厂商的份额有所扩大,但J2EE的整体分额却变小。

  伺机而动 各怀鬼胎的跟跑者

  关于Web Services不能不提到的还有Oracle和HP,出于种种原因,尽管它们也对Web Services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却还没有像IBM、微软、SUN那样卷入到激烈的争夺中去。

  作为微软的又一个死敌,Oracle同SUN一起坚定的站在J2EE阵营中。但它的Web Services架构与其它公司的稍有不同。在服务注册(发现)领域,它在支持UDDI之外,还支持一个传统的技术LDAP。Oracle认为轻量级的 LDAP更适合小型的Web Services环境的需求。诚然,LDAP更为方便使用也更为节省资源,不过用户在处理内部、外部的Web Services连接的时候,可能不得不涉及两个标准。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在Web Services标准领域,Oracle并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这可能与Oracle的定位有关,即着重专项软件,而轻整体技术框架。Oracle的策略 是参与标准制订(例如通过参加W3C、OASIS等的相应工作组),然后使用标准来构建自己的软件,使自己的软件更有竞争力。

  HP似乎在Web Services领域后知后觉,没有多少露脸的机会。可实际上,早在1999年,HP就开发了业界第一个Web Services平台“E-Speak”。然而HP却没有作多少市场宣传,直到微软、IBM等公司纷纷推出相应的Web Services平台,HP才开始着手推动E-Speak的销售。

  尽管HP是Web Services领域最早的进入者和开发者,然而HP与Compaq的合并耗费了HP大量的精力,同时HP的软件策略不够明确,软件产品战线广阔而体系感不强,致使HP在Web Services上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于是,HP成为微软在Web Services领域唯一的合作大厂。在2002年9月,微软与HP宣布了一项合作计划:计划通过使用。NET和Web Services使得企业能够将它们的信息、雇员、系统以及设备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连接,以帮助企业达到商业敏捷与竞争优势的新境界。这一计划是建立在两者 长期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将HP的IT基础架构技术和服务与微软 。NET软件的整合。分析家认为,这一合作计划使得HP自身的Web Services平台及其解决方案的前景更为模糊。

  在企业级操作系统市场上仍占有些许份额的老牌技术厂商SCO面对Web Services的兴起也沉不住气了,4月30日,该公司宣布自己的名为SCOx的Web Services架构软件将在8月份推出,正式加入Web Services的战局。不过,分析家指出,SCO在此刻推出Web Services软件,更多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以免老客户因为缺乏Web Services的支持而另投它处。

  SCO对Web Services的解释是:使得各种应用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并且每个应用不必了解其他应用程序的构建信息就能够将其激活释放出所具有的功能。与其他主流供 应商不同的是,SCO在SCOx中同时为。NET和J2EE提供了相关的API。这也使得其用户和开发商同时有了两大开发体系的选择。

  由于用户为中小企业居多,SCO将SCOx定位于帮助SMB(中小企业)提供Web Services扩展。“SCO的优势在于有能力帮助用户对Unix和Linux分别进行技术部署,并且通过优化使得增值分销商可以为中小企业或分支机构 设计出更为适合的企业应用。”SCO的全球市场副总裁Jeff Hunsaker说道:“我们的产品将使用户对IT的管理成本和注意力降至最低,从而专心致至的拓展自己的业务。” 

  “通过别出心裁的销售策略,SCO多年来在中小企业市场上占据了稳固的份额,” Yankee集团的分析师Laura DiDio说:“现在他同样可以使SCOx普及到已有的客户中去。因为它允许其分销商更全面的接触客户,并视它们的服务支付返点。” 

  同样,SCO不得不面临强大对手的挤压,尤其是微软,将在中小企业市场上为其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由于专注性较强,比起同样基于Unix和Linux系统的J2EE阵营中的玩家,SCO的对手可能会少一些,激烈程度也会弱一些。

  斜次冲出 独立软件厂商力量不可小阙

  独立Web Services架构软件厂商Systinet在2003年依始就取得了相当不俗的业绩,不仅新增12个新客户,销售额比上一季度猛增150%。

  在Systinet的新增客户名单中既有Amazon。com、Bank Verlag、Booz Allen Hamilton这样的知名公司,也有业绩不凡的Steelcase、Webify等Web Services ISV(独立软件开发商)。

  可以看出除了继续赢取终端用户之外,Systinet的支持嵌入式计算环境的Systinet WASP平台软件正在获得ISV们的越来越多的支持。它的优势在于为开发商同时提供了使用Java和C/C++的开发环境,这就使得其获得了“业界互操作 性最佳的Web services工具”的称号。上一季度,Systinet推出了新版本的OEM软件,在操作的安全性上有显著的提升,也刺激了ISV们争相采纳其作为开 发平台。

  “我们持续的感觉到终端用户和开发商们对Systinet的Web services产品所抱有的热情,” Systinet公司的COO Wendell Lansford说道:“WASP应用部署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在不断的提高,这从我们新客户的更大的规模和更长的合同期限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目前,除了新增的Amazon。com、Booz Allen Hamilton等大公司外,德意志电信、爱立信、JP。摩根等知名企业也已经成为Systinet的签约客户。Systinet的崛起也许代表了未来的 一股潮流:在Web Services领域,不仅仅IBM、微软、BEA等业界巨头可以在平台软件方面立足,独立平台软件开发商同样可以分一杯羹。

  除了主要的技术供应商之外,密切关注Web Services发展动向的是独立软件开发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态度取向将对Web Services标准之争的结果产生最重的影响。目前,无论是。NET还是J2EE都在尽量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期扩充自己的开发商队伍。

  在IDC的一项调查中,EDS、Accenture这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SAP和Siebel等软件开发商都名列对Web Services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的厂商名单之中。然而目前的形势是,这些厂商往往都采用了“双管齐下”的策略,即在。NET和J2EE两方面都有自己的 一套解决方案,随时根据客户的喜好进行选择。

  多边游戏 从三国志到军阀混战

  在大多数人眼中,今天已经部署的很多Web Services项目都只是企业应用的一些初步的尝试,因为Web Services的兴起仍然在摸索之中,技术标准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也有一些消息可以坚定人们对Web Services已经可以展开大规模商业部署的信心。就在上个月,世界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制造公司SONY宣布已经在全球所有分公司体系内部署完毕一套被称 为Web Exchange的Web Services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增强包括Sony电子、Sony影像和Sony音乐三大分部各个公司之间的交互协作能力,由负责Sony内部IT通 讯系统的Sony宽带服务公司部署完成,使用了软件开发商Blue Titan基于BEA的应用服务器开发的管理软件。

  “这项技术使得我们对市场的反应加快,并降低了内耗和时延,为业务提供了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Sony宽带的首席技术官Lew Chang说道:“未来三年内该系统所产生的效益将低效掉我们在其上的投资。”

  有这样的具有说服力的应用案例,对所有参与到Web Services市场领域的技术提供商、软件开发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增值分销商来说都是鼓舞人心的。

  据分析,到今年年中,几乎所有的Web Services相关的技术标准之争都将尘埃落定,各大厂商的软件平台也都趋于完善,将会带动起部署Web Services的第一波热潮。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微软、IBM和BEA仍将会是带动Web Services应用的主导力量,而微软和IBM的优势正越发明显,二者对处于计算架构中间一层的分布式计算模式控制权的争夺将会日益激烈。而SUN、 HP、Oracle等割据势力也不会眼看着机会溜走,它们所要做的是巩固势力,推出强有力的产品,并扩充自己的开发商队伍。另外,随着Systinet的 走红,独立软件开发商也将看到平台软件市场的可行性,从而加入到同传统大厂的竞争中来。分析家认为,Web Services未来的市场格局不太可能如微软或IBM所愿成为大一统的局面,也不会将现有三足鼎立的形势维持下去,更合理的推测是一种群雄并起、军阀混 战的格局。

  应该看到,在围绕Web Services的竞争中,大家玩的是一场多边游戏,一方面所有竞争者必须在标准制定上协同合作,另一方面,在各自的产品上没有任何两者是联盟关系,换句话说,每个人又都是敌人。我们已经嗅到越来越浓的硝烟的味道了。


 Web Services的真谛

  “好的Web Services部署是严格按照商业模式驱动的原则建立的。”这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业内Web Services玩家的共识。换句话说,部署Web Services的目的是必须能够使得商业效率有所提高而不是仅起到装点业务流程的作用。举例来讲,目前较为流行的银行业务网上动态交易的Web Services部署就已经使得不少企业获益匪浅。事实上,与大多数人的理解相左的是,成功的Web Services部署大都发生在企业的防火墙以外,也就是说,Web Services的效率大多体现在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协同业务之上。

  要给Web Services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并不容易,宽泛一点讲,Web Services是“一种使得各种应用通过像XML、SOAP以及WSDL这样的开放的Internet标准进行动态交互的方法”,微软的。NET架构设 计师Bob Familiar如是说。但是这样一个定义甚至加重了用户的困惑,它是一个可以通过Web进行操作的软件产品,或者它只是一组编程语言或标准协议,还是根 本就是一种IT服务?

  “问题不是何时去做,而是怎样去做。这全部都取决于你想做什末。”来自纽约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Razorfish公司的市场销售副总裁 Cesar Brea说。此话道出了最根本的问题。Web Services承载了人们很高的期望并被认为潜力巨大,但似乎没有人说得清应该如何入手去部署。整个IT产业对此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是无论是用户、 VAR(增值分销商)还是技术供应商,大多数人都还对如何撬动Web Services迷惑不解。

  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Web Services究竟是一个软件产品、一种编程语言还是一种服务形式?事实上,它可以三者都是。它应该被看作是纳入了各种开放标准并通过它们对运行在不同的软件和系统下的应用进行翻译,以次来达到提高Web应用的通用性的一种部署。

  如果你是微软、IBM、Oracle或BEA,你可以销售具备了Web Services能力的中间件产品;如果你是软件开发商或解决方案提供商,你可以使用微软的。NET架构或SUN的J2EE这样的开放标准及开发工具直接 为客户构建出Web Services应用。

  位于麻省的OneSource公司是一家为用户提供基于Web的商业情报的信息供应商,该公司于去年年初开始部署Web Services。在这之后,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客户获取OneSource的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有的商业资讯很自然的融入到客户的分析系统 中去。“举例来讲,我们有一个客户,他所需要的金融信息每天自动的进入到其CRM系统中去,不再手动的进行分拣而直接生成对他们的业务有直接关系的数据。 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在这过程中有OneSource的介入。”该公司的首席工程师Mark Israel说:“我们不需要跟客户提到Web Services这个字眼。对于新客户,我们要解释的是集成组件,直接作用于他们的CRM或ERP或者一个销售门户网站。”

  有一个直接的说法是:Web Services即是帮助企业重建业务流程,使得其在网络上运行的通用性大大加强。虽然通过COM+、CORBA、RMI等技术也可以创建分布式应用。但 这些技术不能在互联网上被全球大量用户同时调用--而这正是B2B解决方案所必需的。此外,这些技术还需要开发人员为每个应用编写自定义界面,非常耗费人 力资源。 Web Services吸取了这些技术的精华,透过开放式的XML标准,可以使电子商务取得巨大成功。简言之,企业可以通过Web Services重建他们的业务流程,充分利用Web Services的动态特性在市场上抢得先机。(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