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生活近读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和一个盲女走路聊天,聊得正愉快时,盲女突然说了声“抱歉”,因为她要蹲下来系鞋带。作者一看,她的鞋带果然松掉了。作者震惊,问看不见的她如何知道的?她笑着说:“因为感觉松掉了……“作者觉得,她是一个在用“心”生活的女该。 其实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做能力补偿,就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如果有缺失,在其他方面就会有突出的发展。正所谓:“失之东偶,收之桑榆”。 但是,这里笔者想说的不是心理学上的东西,也不是诓打个比方妄言人性的本质,而是突然想到了老年了老朋友的晚年生活态度、生活理念。 有一位老同志,他退休后闲来无事,就在家里的挂历上作了许多标记,有人问他这是干什么呢?他说,这是(他心目的)一些特殊人物的特别日子。每逢他周围的老朋友、老同事过生日或者其他的重要的日子,他就会专门打电话过去,尽管也没说什么祝福或客套的话,但大家心中暖意已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度过了那个特别的一天。我想,这位老同志真是一个有心的人,他退休后有了相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就用“心”去生活,使自己、也让别人享受了人生、感受了生活。 河南省邓州市退休干部宋清梅,在部队时曾和雷锋是战友,后来担任过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团长。他转业到地方退休后,发动同时入伍的战友一起组建“编外雷锋团”,积极为社会作贡献,仅雷锋事迹报告会就作了2000多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促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学雷锋。宋清梅和他的战友们用“心”践行雷锋精神,不经意间成为时代的一道靓丽风景。 是啊,用“心”去生活,生活会过得很好,人生就会很有意义。用“心”去工作、去学习的,那么他(她)就总能得到爱的青睐、爱的回报。我们老年朋友如果用“心”去生活,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或某个优势,在社会上做一些利人利已的事情,就会绽放出人生的精彩,得到幸福的馈报。 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用“心”去生活的人,我们的晚年生活会过得更加美好。 摘自《益寿文摘》2012/11月合订本 第32页(摘自《老人春秋》2012年第9期下半月古言/文)2012年12月14日星期五打印发表于我的空间和我的博客http://fxgchm.blog.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