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效果图高铁效果图。。(宜宾普什驱动有限责任公司供图宜宾普什驱动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宜宾一公司成功研发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宜宾一公司成功研发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此前仅德国生产 效率翻番 将承轨台双边两次磨削工艺改为一次磨削,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价格骤减 效率和精度更高,但普什驱动的产品,价格只需国外的三分之一。 宜宾研发的一项高铁技术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格局。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津秦和石武铁路客运专线。 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宜宾普什驱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普什驱动)获悉,该公司《高速铁路轨道板全液压磨床》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无偿提供资金支持70万元。该项目所研发的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为中国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背景 德国公司一家独大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为提高铁路的平顺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列车高速行驶的需要,需要全线铺设无碴轨道和无缝线路。以京津城际高速和京沪高速为例,全部采用CRTSⅡ型板式轨道。该板式轨道在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普什驱动综合管理部部长洪颖介绍,用通俗的话表示,轨道板就是铺设在轨道上的平板,磨床是打磨轨道板的机器。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重大装备。该装备不仅组成部分多,而且结构、功能复杂,技术含量高,精度要求高。 但此前,国外只有德国博格公司生产,因此国内的高铁多采用德国技术。国内“华东数控”和“杭机集团”两家,生产了以德国博格公司样机为原型的专用数控磨床,关键技术仍受制于博格公司。 突破 普什驱动打破垄断 普什驱动综合管理部部长洪颖介绍,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是专门用于CRTSⅡ型轨道板的承轨台磨削的重要设备,是保证CRTSⅡ型板式轨道平顺性的前提,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的运行质量。 四川省普什集团公司在未能中标京沪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项目的情况下,由普什集团投资自行独立研制,完成了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的设计、制造、运输、现场组装、调试、技术培训、验收合格投入正常使用、质量保证期内缺陷修复等全部工作内容,并成功应用于津秦和石武铁路客运专线。这是由中国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格局。 创新 磨削精度超过德国 洪颖表示,原德国博格公司设计的轨道板磨床在打磨轨道板时采用单边打磨,通过磨头回转180°进行另一边磨削。这样既影响磨削效率,又增加了旋转机构。由于结构限制,这种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整体刚度偏低,精度不易保证。 据了解,普什驱动研制的磨床,将承轨台双边两次磨削工艺改为一次磨削,减少一次磨削,提高了磨削生产效率,并且由于消除了承轨台两次磨削造成的接刀痕,提高了磨削精度,进而提高施工过程中的铺板效率,由每天铺板50块提高到每天100多块。 目前,普什驱动已经生产出3台磨床样机进行研制、试用和产品定型。预计新增生产规模为5台一年,并且在2014年能全面推广。 效益 价格为国外三分之一 谈到该项目,洪颖兴奋地说:“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打破了国外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的技术垄断,也为我国高铁走出国内奠定了基础。该成果的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价格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 洪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依据京津城际铁路全程120km采用2台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及京沪高速1318km采用14台CRTSⅡ型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的比例,大致需求比例为1台/60km~1台/95km。 根据国家高速铁路发展规划,2020年前,需要修建高铁客运专线1.8万公里,如果1.8万公里多数采用CRTSⅡ型板式轨道方案,那将产生大量的博格板轨道磨床需求。若保守估计100km 需要一台博格板磨床,按1.8 万公里的70%计算则需要磨床126台。 因此,该项目的开发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掌握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节约大量外汇。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