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人的石林

 日月明书馆 2013-01-23
迷人的石林  

2013-01-16 14:46:52|  分类: 美图美景 |  标签: |字号 订阅

本文转载自月落台阁《迷人的石林》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迷人的石林 - 月落台阁 - 月落台阁

 如果你到过云南,一定会去看石林;如果你看过石林,一定会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片的石峰如千军万马集结,组成石头森林,其神秘、奇特、匪夷所思,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石林兼有五岳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峭、桂林之丽,雄奇峭丽,浑然天成。

  云南石林是最好的石林。地质学家说,地球上有20多处石林,有的生在高山之巅,有的藏在热带雨林之中,只能从直升飞机上观看。希腊的石林只有24根石拉,数量太少;马来西亚沙捞越穆鲁石林面积不过0.5平方公里,地盘太小;马达加斯加安卡那地石林和贝玛拉哈石林面积分别为250平方公里和500平方公里,全是剑状石林,景观单一。

  石林被人类发现并欣赏的历史不很长。例如,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天问》中问道:“焉有石林?何兽能言?”意思是,“天下哪儿有石林?什么野兽会说话”。屈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诗人家乡的长江边上,有一片巨石林立,但要称为林,数量还不够,故而发问。一千多年后,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773-819)做柳州刺史时作《天对》,尝试回答屈原的《天问》:“石胡不林,往视西极!兽言嚣嚣,人名是达。”意思是,“石头为什么不能成林?你到西极去看看。猩猩会嚣嚣地说话,还能知道人的姓名”。石林正好位于广西柳州西部,刺史为什么会准确地说出石林的方向和位置不得而知,因为石林出名时距柳刺史生活的时代又过了一千多年。

  石林是怎么形成的?

  居住在石林当地的彝族撒尼人说,石林是恶魔偷了玉皇大帝的赶山神鞭,从东海龙王的花园中赶出来的。

  叙事长诗《阿诗玛》说,热布巴拉家为留住阿诗玛,请岩神发大水,石林是阿诗玛被淹死后变成的。

  汉族人说,石林原是一片李子林,引来天上的仙女下凡吃李子果,酸甜可口的李子果使仙女们忘了时间,太阳一出,回不到天上的仙女们就把自己和李子树统统变成石头。

  明朝撰写的地方志说,有人看见一条火龙从天而降,寻到这里则见石如林……

  “石林”是岩溶学的专有名词,是指岩溶地貌中风光最美最有观赏价值的剑状、柱状等裸露型地貌。岩溶地貌在国际上称喀斯特地貌,是指以亚得利亚海最北端伊斯特拉半岛的喀斯特高原命名的地貌特征。在岩溶地貌中,峰林型岩溶是风光最美最有观赏价值的,石林就属于峰林型岩溶。

  据地质科学家考察,大约距今2亿7千万年以前,云贵高原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石林这片海面上,生长着许多能形成碳酸钙沉积物的动物和植物。由于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动植物生长衰亡速度很快,它们的尸骸沉积海底,经过上亿年形成了一大层厚厚的沉积物。几十万年后,沉积物变成了化石。在大约距今7千万年时,发生了波及华夏大地的燕山运动,海底被渐渐抬高,藏在海成的石头开始露出水面。没有干枯的海水时刻不停地拍打岩石,在岩石上“咬”出了一条条深深的裂痕。地壳再次抬升时,岩石完全露出海面。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雨水,经过几十万年的冲刷溶蚀,使整块的岩石形成溶蚀沟,最终使整块的岩体分离,形成石芽、石柱、石门、石峰这样千奇百怪的石头奇观。石林形成后,由于倾斜角度较小,很少倒塌坠地,后来被晚第三纪红土覆盖保护。在距今大约50万年前,第四纪地壳回升,雨水将晚第三纪土层冲刷开,石林又展露新颜,成为天下奇观。

  石林的石质为石灰岩。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林是陡峭石峰林立的一种石灰岩地貌。由水流沿石灰岩的垂直裂隙溶蚀而成。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以碳酸盐为主要组分地碳酸盐岩,呈灰或灰白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往石灰石上滴稀盐酸会剧烈起泡。依结构——成因可分为异化粒灰岩、生物礁灰岩、泥晶灰岩等,是烧制石灰的主要原料。将碳酸钙(CaCO3)含量高的石灰岩在通风的石灰窑中煅烧至900℃以上即得石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