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考非易考,艺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毛胡庄人 2013-01-23

艺考非易考,艺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3-01-21


   进入201212月份,我省高招艺术类专业省统考陆续进行,为了备战今年二三月份艺术类院校校考密集期,艺术生们进入专业冲刺黄金时间。部分艺术生纷纷选择集训,集中精力冲刺艺考。记者从市招办获悉,我市参加今年高招的艺术生共有4092人,艺考持续升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学生在高二时半路出家选择学习美术等艺术专业,艺考已经成为步入大学、取得文凭的一条捷径,但记者调查发现,艺考并不等于易考
  
  1花销多数家庭难承受
  
  艺考烧钱,对普通城市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有后悔药卖的话,我坚决不让儿子参加艺考。但是,既然选了,就算全家吃苦也要供孩子学下去、考下去!近日,在市工人文化宫南门附近一家商铺内,记者见到老板李女士时,她刚从武汉赶回来,一脸疲惫和无奈。
  
  李女士的儿子就读于市一高,从小喜欢音乐,萨克斯、葫芦丝、吉他等乐器样样拿手,后来又迷上了钢琴。儿子进入高中后,文化课成绩不太好,李女士决定让他走艺考之路。儿子的首选目标是武汉音乐学院。李女士联系上武汉音乐学院一位名师对孩子进行长期辅导,每周六下午一节课,一节课500元。于是每周六凌晨1点,她或丈夫陪着儿子坐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到武汉,下午上课,当天晚上坐火车返平。这种长途跋涉的生活一直持续了近两年。虽然孩子的钢琴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可是代价不菲。
  
  李女士掰起手指头,给记者儿子的学艺账单。每月辅导费2000元,车旅费2000多元,餐费二三百元。一年下来,去武汉的各项花费至少5万元。而这仅仅是个开头,李女士说,我省音乐类专业笔试上月中旬一结束,儿子便报名参加了武汉音乐学院附近的一个集训班,两个月费用3000元,她前几天陪儿子在武汉音乐学院附近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民房,每月房租750元。
  
  二三月份是国内艺术院校校考密集期,校考报名费以每所学校150元计算,如果报考6所就需900元。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各项花销是笔庞大支出。校考结束后,进入四月份,孩子还要去补文化课。李女士告诉记者,和儿子一起学琴的同学里,不少考生预订了文化课冲刺班,听说两个月下来上万元。
  
  李女士的丈夫是名公务员,她自己做着小生意,家境还算殷实,可自从孩子走上艺考这条路后,夫妻俩的收入几乎全用到了孩子身上。对于以后,李女士想起来就头大,如果孩子被院校录取,每年学费在1—2万元间,同时还有许多辅助材料是必需的。再加上住宿、生活费等各项费用,4年估计得再投入十几万元。学艺术简直是个花钱的无底洞。李女士感叹道,她彻底明白了什么是上船容易下船难,现在一家人只能咬牙硬撑着。
  
  一名美术生的花销有多少?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美术画室,经询问得知,目前市区高招美术专业半年期的集训班学费在6000元至1万元之间,画板、画布、画框、画笔、画纸、油彩、调色油等绘画用具属于消耗品,需要经常更换。这些用具也分高中低档,一小管颜料的价格从3.5元到200元不等,按中低档设备计算,一次得花近千元,仅此一项一年近万元。
  
  市八中是市区一所以培养艺术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中。该校三(7)班的小王同学是一位美术生,她说,我省美术专业省统考结束后,班里的同学少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些学生都到省内外参加专业集训去了。培训费用高低不等,听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美术培训班费用达到两三万元。她感觉比较花钱的是参加校考,班里有些学生要参加10多所学校的校考,有的学校报名费近千元,加上路费、住宿费等各项费用通常达到近万元。
  
  该校美术专业老师焦来智解释说,我省艺术专业统考成绩对不少学生来说只意味着有了保底学校,顶尖院校基本都不认可,多数艺术类院校都要组织校考,因此考生十几所院校连轴转的情况很普遍。而一些知名艺术院校很难进,导致一些考生不惜血本赴外地参加集训。因此美术生每年花费的弹性很大,花费两三万元属正常。
  
  2艺考生多是半路出家
  
  近日,在市区中兴路北段路东一幢居民楼一楼民房内,10多个画架整齐排列着,10多名学生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人像和静物,没有一丝嘈杂,只听见画笔落到纸上的沙沙声。这是一个标准的高招美术专业集训班。临近中午12点,集训班老师李庆凯看过作品后一脸严肃:你们练了这么长时间,可连物体的明暗、结构这些基本技巧都还没完全掌握。你们中间有些人根本不是这块料,父母交这么多钱把你们送来,为的是让你们能够考进大学。你们的文化课底子差,专业上再不努力,考大学还有什么希望!学生们都低着头,一声不吭。
  
  即便是一个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人,经过半年的高强度训练后,通过专业统考不成问题,落榜者更多的是文化课不过关。李庆凯轻描淡写地说。由于选拔机制的原因,专业课考试大多局限于人像、静物等命题,初学者通过反复练习,绝大多数都能达到专业录取标准。
  
  李庆凯说,他从事高招美术辅导工作有近20年的时间,接触过很多艺术生,艺术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小学习某类专业课,渴望在这一行发展,另一类是'半路出家,因为文化课较弱,希望借助艺考拿到大学门票。
  
  说罢,李老师叫来一名女生,这位柴姓女生是市一高宏志班学生。她告诉记者,她很小就喜欢画画,直到上高中后才知道学美术也能上大学,在说服家人后,她坚定地选择了成为一名美术生。她说,班上有好几名学生都是艺术生,文化课成绩也很好。他们都非常热爱艺术专业。
  
  李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像小柴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少,估计能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半路出家的考生越来越多,其中以考美术者居多。高中文理分科后,一些学生发现自己越来越吃力,随即将目光转向艺考。画室内,记者随机采访了三名学生,他们均属于第二类考生,其中一位朱同学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大概有10个小时在画室学习美术。没办法,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很低,从高二起才开始入门,再不努力真的没救了。当记者问及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时,朱同学一脸茫然:“先考上大学,工作还没想过。
  
  记者从市招办了解到,我市报考艺术专业的4092名考生中,报考专业人数较多的有美术(2000人)、播音与主持(1027人)、编导制作(1022人)三个专业。一位高中艺术专业老师告诉记者,美术专业门槛低众所周知。播音与主持、编导制作两个专业间有许多内容互通,在高考报名时还可以兼报,这对考生们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机会。另外,近年来新设立的书法专业由于门槛低、考试评判主观性相对较强,也将是半路出家考生青睐的一个专业。
  
  3高投入不等于高回报
  
  我们班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现在三分之一都改成了采编方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2009级本科生对记者说。因为这个专业高考时并不要求有长期的训练基础,突击应试也有不小的成功概率。但是,开始大学专业学习后,有些学生不适应,没后劲儿,或达不到专业要求,只得转向基本和艺术不沾边的采编方向了。
  
  这种情况在美术类考生中尤其突出。小张是高三复读时才改学美术的,之前没有一点基础,她苦练了一年,终于圆了大学梦。上大学后,她才感到没有基础的困惑和迷茫,自认前途黯淡无光。她说自己学美术那一年付出的努力比学文化课时大得多,虽然如愿进了大学,可现实的结果不是她想要的。
  
  一位高校美术教师说:那些根本没有艺术基础只突击了几个月的考生,或许能拿到专业考试合格证,但一进入大学就明显后劲儿不足,跟不上学校课程进度,慢慢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学生开始逃课,有的则沉溺于网吧。他提醒学生家长:艺术是一项严肃、艰苦的事业,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冷静,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捷径,耽误了孩子。
  
  为孩子未来感到迷茫的还有本文开头提到的李女士,她的孩子主攻钢琴,她说,进了高校艺术专业并不等于以后要当艺术家,毕竟像郎朗、李云迪这类的艺术家凤毛麟角,她希望孩子毕业后留校任教,可要实现这个愿望难度非常大。比较现实的想法是到中学、中专、培训机构做一名钢琴老师,其他比较靠谱的就业门路似乎是没有了,钢琴专业的就业面的确很窄。然而,这些工作岗位同一家人在孩子身上的投入相比几乎不成比例,这令她感到不值。
  
  国内有关媒体报道称,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排在倒数三位之内。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地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数据显示,55%的被调查者从事的都是与艺术专业无关的工作,2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由职业的艺漂状态。同时,80%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专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20122月,上海市教委将艺术设计、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18个本科专业列为年度预警专业,建议艺术类院校压缩10%的招生规模,原因是这些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签约率低。
  
  李庆凯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幅度扩招,全国设立艺术类专业院系的高校由原来的几十所发展到1400余所。以前高校的名称里带着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这类的字样才会出现在艺考院校的名单上。现在让人嗅不到艺术味的院校在艺考招生名单中占据半壁江山。艺术生人数逐年递增,而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却不能随之增加,消化不了,使得艺术生的就业面临很大压力。李庆凯提醒学生和家长,如果考生本身热爱艺术,那就义无反顾地走艺考之路,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如果只是把艺考当成大学的敲门砖,倒不如冷静下来,脚踏实地地学习,提高文化课成绩,争取考取理想的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