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蝶K/3资金管理系统方案及案例 信息化解决方案/案例资料中心 eNet硅谷动力

 net3d 2013-01-24
金蝶K/3资金管理系统方案及案例
2004-08-17 14:02 作者: 来源: 金蝶  
【编者按】
  金蝶K/3集团资金管理方案,可以满足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采用的不同组织形式,适应报账中心、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模式对资金管理的要求...
 
【正文】
  资金犹如血液渗透于企业集团的每一个组织层面,构成了纵横交错的运行网络。资金集中管理就是采用报账中心、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模式,有效使用预算、计划、审批、集团支付、银企直连等管理手段全面实现对集团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金蝶K/3集团资金管理方案,可以满足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采用的不同组织形式,适应报账中心、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模式对资金管理的要求,从以下各方面实现对资金业务的处理和资金运作的管理:

  ·采用金蝶K/3资金管理系统

  金蝶K/3资金管理系统集数十万客户财务管理经验,由国内一流的研发团队精心打造,针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采用的不同组织形式,适应报账中心、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模式对资金管理的要求,用完备的系统功能帮助顾客成功打造集团资金链。

  资金预算管理:从资金预算的编制、审批、汇总、执行到控制,完整体现资金的预算管理,有效整全集团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计划审批:有效实现对具体资金收付项目的计划按职责权限与流程进行审批,防范不规范的资金行为;

  资金结算: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通过内部网络瞬间完成,加快资金流转速度,节约集团结算手续费用;外部结算由结算中心统一进行,实现资金流转全程监控,杜绝资金浪费。

  存贷款管理:提供账户管理,贷款管理,信贷与委贷管理,定期与活期存款管理,各种利息计算,操作简便,全面满足客户对内、对外存贷款管理的多种需求,实行集团内部投融资,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益。

  票据管理:支持票据备查、贴现、兑付全程管理。

  担保管理:提供集团成员企业的对内、对外担保管理,有效防范担保风险。

  预警提示:对到期业务全面提示,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无论是管理机构,还是存贷机构,其资金收支的业务与日常会计核算同步处理;确保资金核算信息准确及时。

  资金报表与资金分析:提供各种时间跨度和内容形式的资金报表,支持对资金链运行状况的多角度分析。

  与网上银行集成,实现银企直连: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化,实现银行账户统管和资金的集团集中支付

  选择金蝶提供的适合集团自身资金集中管理需要的应用解决方案

  ·典型应用解决方案:

  集团设立结算中心,由结算中心代表集团在外部银行统一开设银行账户,结算中心采用金蝶K/3GUI版结算中心系统并通过Internet与商业银行系统连接,处理全集团对外资金业务,通过报表系统上报相关资金信息;成员企业在结算中心开设内部账户,采用金蝶K/3现金管理系统进行日常资金管理与核算,同时采用金蝶K/3WEB版结算中心系统通过Internet与集团结算中心连接,处理与其它成员企业及集团结算中心的相关资金业务,并通过集团结算中心处理与外部银行、客户、供应商的资金结算等业务;各级领导使用决策支持系统通过Internet与集团结算中心连接,及时获取资金信息,发布集团资金管理措施。

  ·集团外派审核会计(财务主管)的资金分权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一些企业集团希望能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基础上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不改变企业集团下属成员单位在多家商业银行开立多个结算账户的现状,以减少集团集中资金过程中内部不必要的人为因素的可能干扰;

  集中后的集团资金仍然存放在多家商业银行的集团指定账户上,以减少企业集团对一家商业银行的依赖;

  在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达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资金运用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顺应这种需求金蝶精心设计了集团外派审核会计(财务主管)的财务分权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集团结算中心在外部商业银行开设账户,管理集团集中的资金和监控成员企业的资金行为;

  集团向下属成员企业下派审核会计(财务主管),对下属成员企业财务收支进行日常监管,履行支付单据向集团报批并据集团批示进行审核的职责;

  下属成员企业保留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用于进行日常资金结算,同时在集团结算中心开设账户用于结算中心对其进行资金管理,下属成员企业对外部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单据必需全部同步通过资金管理系统传递到集团结算中心,确保结算中心账户与外部商业银行账户记录的一致性,确保集团结算中心对下属成员企业资金运行的全面监控。

  ·适度管理的分权资金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一些企业集团希望能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基础上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不改变集团对成员企业按产业、产品系列、区域分布等进行差异化管理的多级管理结构;

  集团总部对产业、产品系列、区域管理中心进行管理,产业、产品系列、区域管理中心受集团委托对下属成员企业进行管理,产业、产品系列、区域管理中心拥有相对独立的资金管理权;

  集团总部对整个集团资金运行进行监控。

  顺应这种需求金蝶精心设计了适度管理的分权资金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集团结算中心按产业、产品系列、区域管理中心在外部商业银行开设对应账户,对集团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各成员企业在集团结算中心设立账户;

  各成员企业的对外收款全部收入集团结算中心按产业、产品系列、区域等管理中心在外部商业银行开设对应的账户;

  各成员企业款项支付、投资、筹资等按管理权限报相应管理中心审批后由集团结算中心办理,其中集团内部付款、投资、融资由集团结算中心通过内部网上结算进行,集团外部付款、投资、融资由集团结算中心通过相应管理中心外部银行账户办理。

  ·银企协作适度集中的资金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一些企业集团希望能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基础上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保留企业集团下属成员单位在商业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的现状,以减少集团集中资金过程中内部不必要的人为因素的可能干扰;

  在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达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集团下属成员单位资金运用的便利性和时效性。

  顺应这种需求金蝶精心设计了银企协作适度集中资金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由集团结算中心代表集团与集团及下属子(分)公司开户银行的上级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子公司在当地商业银行开设受集团控制的子账户;

  各子公司的收款只能转付到对应的子账户;

  同时各子公司在集团结算中心进行内部开户,各账户对应银行的相应子账户;

  各子公司的付款结算中心会计在资金计划内进行支付单据的审批并由集团结算中心通过银企直联方式从子公司对应的子账户电子付款。

  融资投资业务由集团结算中心统一办理。

  ·银企直联集中资金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一些企业集团由于纵向一体化或产业高度相关,对整个集团实行扁平化管理,力图加快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希望实现资金扁平化集中管理,不保留下属成员单位在商业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最大限度的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顺应这种需求金蝶精心设计了银企直联集中资金管理个性化应用模式。

  取消所有下属企业设立的商业银行账户,由集团结算中心代表集团与集团开户商业银行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子公司在集团账户下开设异地子账户;

  各子公司在集团结算中心进行内部开户,各账户对应银行的相应子账户;

  各子公司的收款只能转付到对应的子账户;

  各子公司的付款由结算中心会计在资金计划内进行支付单据的审批并由集团结算中心通过银企直联方式进行电子付款;

  投资、融资业务由集团结算中心统一办理。

  四联集团成功应用案例

  ·四联集团简介

  四联集团是以自动化系统及仪表、IT专用集成电路、功能材料、汽车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集工业、科技、贸易、服务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20多亿元,销售收入连年以20%的高速增长,2003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12户大型企业、53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之一,连续多年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国内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拥有国家技术中心,二十余个厂、三十余个分布人国的销售网点。

  ·四联集团结算中心

  四联结算中心成立于1989年,在当时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把银行机制引入企业,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至2001年末结算中心资本金0.19亿元(初建投资540万),结算中心筹集资金 1.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6亿元,吸收内部存款0.2亿元,为支持分厂生产经营,发放贷款1.9亿元。

  ·四联集团的选择

  没有专业的适合自身需要的资金管理系统要管理好如此庞大的集团结算中心是不可想象的。“四联集团以前曾使用过四维、中联、九强、新中大、用友、金算盘等多家软件公司的财务系统,可是最后都因为实施后散乱不统一,数据共享性差,致使整个项目实施处于一种无法监控的混乱状态。”(《大企业小企业的辩证》李欣2003-12-28发表于《软件世界》,下同)

  “金蝶K/3ERP的集团财务在业界很有口碑,更重要的是四联集团总经济师刘绍云觉得金蝶软件对集团财务的管理思想对四联很有启发意义,将是四联统一集团财务和资金管理的一次契机。最后四联就选定了K/3ERP作为整个集团的信息系统。(K/3资金管理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注)。”

  ·四联集团成功了

  “四联通过金蝶K/3结算中心系统运用,集中各分厂的资金,使资金在整个集团内集中控制、灵活调配,2001年节约银行利息500多万元。通过采用严格的集团财务核算控制,全集团费用比预算低8个百分点。严格的往来账管理大大提高了回款率,同时在2001年收回了500多万的死账、呆账。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