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放下所有顾虑,美日害怕的事情昨天发生了当然,中国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清醒,不可把收复海上被占领土的目标定得过高过急。中国不具备一口气解决所有领土问题的硬软实力,中国需要找恰当的时机行动。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我们每做一个行动,都应争取在战略上与中国整体利益形成最佳契合。 -
钓鱼岛尚未拿回来,中国人仍需继续努力。现在吃了亏的日本很焦虑,这样的形势对中国是有利的。在对日问题上,我们不仅要与其争钓鱼岛,我们还需通过这些斗争逐渐激发日本的清醒。要让日本人看清今天的中国,顺亚太的大势。 主权不能只靠声明扞卫战争是可以有的选择 中国海监50、15、26、49船编队继续在钓鱼岛我领海内维权巡航。海监编队对在我领海内发现的日方巡视船和其他船只连续进行喊话,申明我主权立场,责令日船立即离开我国领海,并对日方侵权行为进行监视取证。 在钓鱼岛,中国对日方侵权行为进行监视取证,意味着日本“国有化”钓鱼岛闹剧的严重后果又升级了。 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闹剧之初,中国除了声明、抗议、反对,要求也有很低,仅仅是要求日本撤销“国有化”钓鱼岛的决定、承认有争议。在事关主权的问题上,动用经济制裁、军事威慑手段,中国的态度已经显得够温和了,身段也放得够软了,目的仅仅是迫使日本回到中日两国前辈领导人“搁置争议”的共识上来。 可是,日本自信有美国做靠山,变本加厉一再挑衅,有恃无恐地挑战中国的耐心和底线,致使钓鱼岛问题急剧升温,把中国逼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 无路可退,就是“搁置争议”的共识遭到破坏,“搁置争议”的前提条件已经不存在,也就是说,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已经无法在“搁置争议”共识下解决争议了。这充分说明主权不是靠声明能扞卫维护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钓鱼岛光有常态化维权巡航一招是远远不多的,必须赋予维权巡航的实质性内容。对日方侵权行为进行监视取证,可以为中国处置日本侵权行为的提供依据。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不知好歹的日本,必须有更进一步的举措不断跟进,起到日本放弃侵占钓鱼岛的野心为止。 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闹剧彻底把中国从梦中惊醒。在这个世界上,在事关主权问题上采用“搁置争议”的方法,也只有中国一家。中国希望表达的是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愿望,但相关国家、包括日本看到的却是中国的软弱、中国的可欺。 是时候了!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必须放弃“搁置争议”幻想,理直气壮地在钓鱼岛实行具体的主权行为。对于日本在钓鱼岛的种种侵权行为的处置,要有不惜一战的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