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面派”的来历

 向春阁 2013-01-25

两面派的来历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7日17:54 新浪读书

文/张彦

两面派”大多是说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

相传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战乱不息,民不聊生,元军和朱元璋的起义军在黄河北岸的豫北怀庆府地区展开拉锯战。这一地区夏时称“覃怀”,后称“怀州”,元称“怀孟路”,明清为“怀庆府”。它的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如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及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明清民间有“怀府八县”之称:包括河内县(现在分为沁阳市和博爱县)、济源县(现济源市)、孟县(现孟州市)、温县、武陟县、修武县、原武县、阳武县(原武县、阳武县现合并为原阳县)。

元军和朱元璋的起义军在这里多次交战,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又打过去。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的人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标语,另一面写着欢迎起义军的标语。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领军队进驻怀庆府,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刮翻,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一连看了几家的牌子,反正都是两种字样,常遇春大怒,便把此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正因战事毫无进展独生闷气,一闻此事更是火上加油,立即下令常遇春把怀庆府地区的百姓斩尽杀绝。

常遇春领命后,即率军向怀庆地区杀去,见人就杀,鸡犬不留,来来往往杀了三个来回,他们还把元宝放在大街上,看是否有人捡去,如若发现元宝少了,就证明还有活人,接着又杀,怀庆地区百姓被杀死大半,常遇春才罢休,这就是著名的血洗怀庆府的故事。朱元璋继位以后,看到怀庆府一带已经荒无人烟了,便下令从人口集密的山西洪洞县往怀庆府移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