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国外为何难找到工作?据新西兰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2012年第三季度新西兰的失业率上升至7.3%,而这其中,亚裔的失业率高于10%(这其中,主要为华人)。曾经,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做过一个“招聘工作实验”, 该大学的研究员寄出4个虚构申请人的“招聘工作申请”至当地的85家职业介绍所,这4个虚构申请人当中,两名是华人名字,两名是新西兰人名字。最终,结果显示:职业介绍所对“虚构”的华裔申请人不太“感冒”,这其中,只有9家职业介绍所回复了“虚构的华人申请者”,但是,与之相比较的是,却有28家职业介绍所回复了虚构的“新西兰申请人”。或许,此项研究能够在某个层面上证明:在找寻工作时,华人和新西兰人相比较,难!
那么,为何华人在国外难以找到工作呢?在此,我先简要的介绍一下:在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找工作时所必备的一些条件。(注:新西兰,澳大利亚两国的招聘条件相似,在现今经济低迷的状态下,很多新西兰人纷纷跨越海峡到临近的澳大利亚找工作。)
一)具备相关的学历和职业证书。有关学历的问题我在此不用多做解释了,那么,何为“执业证书”呢?话说,在新西兰做任何工作都要有相关的证书,比如电脑、水管工、建筑工、电工、护士、教师、幼儿教育、园艺等等。但是,学历不等于职业证书,例如,在这里,你即使拿到了护理本科学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在此从事护士工作了。如果你想从事护士工作,你必须拿到“护士注册证书”,而“护士注册证书”是由“新西兰护士协会”颁发的,因而所以,你必须向“新西兰护士协会”提交申请,在历经“护士协会”审查你诸项条件合格后,OK,你才能在这里“上岗”做护士。
二)具备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啥是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还是拿护士说事吧,如果你想在这里上岗成为护士,那么,你必须具备:被新西兰政府认可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其实,对于许多勤奋好学的华人来说,读个本地的学历不算太难的事情,但是,想取得“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却绝非易事。为么呢?一是国内的相关工作经验在新西兰大都不被认可;再者,我感觉:国内的很多“条条杠杠”和国际现行的“规则”不仅不接轨,反而是:差别(或者说是: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是一部分国人的“造假行为”令所有的海外华人为此买单,即,国内提供的资料在国外可信度差。因而,很多华人移民到国外后,他们在国内积累的工作经验不得不归到了“零”点上。而且,这一点还呈现出恶性循环的态势,即,在这里找不到工作--肯定无法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无法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就无法找到工作。。所以,在我看来,“无相关的,被认可的工作经验”实则才是很多华人在国外找不到工作的最大“元凶”和“死穴”!
三)具备良好的人品信用记录。在这里,人品信用记录也是应聘工作时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地,申请人需要提供至少两封有签名的推荐信。那么谁最适合为你写“人品推荐信”呢?一般来说,前任雇主,同事或者朋友(最好是:拥有当地正式职业的人士),或者,那些有社会公信力的人士(例如太平绅士)。不过,我额外解释的是:当地的老外们大都是实事求是的做人做事,也就是说:你如果人品不咋地,他也不会把你夸成一朵花。除此之外,招聘单位还有权利到警局调查“应聘者”是否有犯罪记录,及驾驶记录是否清白等等。所以,如果你想在这里“混”下去,从你踏入新西兰土地的那天起,你就老老实实地在此“积累”你的人品信用记录吧。。
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这点上,我感觉对于华人来说,实则考察的是“英语水平”。例如,想通过招聘的面试关,你必须拥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才可。除此之外,你还应该熟知所在国家的人文历史和法律知识等,例如,这次我在招聘工作的面试中,即被考官问及了有关新西兰“怀唐伊条约”诸个问题(注:新西兰白人和毛利人在1840年签订的和平条约)。
五)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等。老外非常注重员工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此次我在招聘工作的面试中,被考官问及如何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是: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事实的确如此,我感觉:尤其是在医疗行业工作,取得来自同事之间的帮助非常重要。 在这里,到社会公益组织(例如红十字会,SPCA 动物保护组织)做义工,是一种很好的公益活动。
六)在此,谈谈职场上的“种族歧视”的问题。其实,在招聘工作时,“种族歧视”问题也是当地华人抱怨最多的一个问题。嗯,我感觉:进入新西兰后,我甚少遇到种族歧视问题,尤其是在职场上。再者,或许你没有意识到:在这里,当你去应聘一份工作时,你面对的竞争者不仅是来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世界各地,诸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南非,印度,欧洲各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也就是说:在这里,你所面对的是世界性的竞争。不能否认的是:如果华人和上述族裔的人士同时应聘某个职位,如果在大家都合格的条件下,或许,雇主首先选择新西兰本土人士;然后是西方国度的人士;最后才是亚裔人士。之所以这样的局面,你也可以说是种族歧视,但是,另一个事实是:由于新西兰政府设有“反种族歧视法”等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所以,很多招聘单位为了在法律上“少出意外”,所以,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宁愿选择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的人士。。不过,我感觉:如果最终想胜出,还是要靠个人的实力。话说,任何一家招聘单位都想聘用到优秀的员工为他们工作,不是吗?
最后,我想谈谈在这里找工作的途径。在这里,找工作除了通过网络,报纸,职业介绍所之外,还有一些政府机构,诸如,work and income(社会福利部)等部门,也会有专职人员帮助新移民找工作。不过,在我登陆新西兰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却是这样找来的。那时的我,英语不是太“灵光”,除了拥有国内的医学背景之外,没有任何的新西兰工作经验,所以,那时,我唯有按照网络和报纸上的广告逐一投递自己的工作简历,但是,统统都失败!不气馁的我,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即,我在当地的电话号码本上把所有的养老院都找寻出来,然后,再按照电话号码本上提供的地址挨家敲门去自我推荐,就这样,在我几乎跑遍全城的养老院后,我终于被一家养老院录用了。那是我来新西兰后的第一份工作。诚然那是一份“兼职工作”(在周末工作),但是,那份工作却为我打开了进入新西兰社会的一扇大门,而且,在那家养老院工作的时间段里,我的英语口语飞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在那家养老院里,我留下了踏入新西兰后的第一个“脚印”,诸如:税务记录,人品信用记录和工作经验等。 这些图片展示的是:新西兰养老院的景象。 就在上周,我被一家新西兰医疗单位正式聘用了(我战胜了新西兰人和印度人等一干竞争者
最后,我想说的是:新西兰是一个相对公平和公正的社会。我感觉:在这里,只要你努力进取,一定就会有收获。即,如果你是块“真金”,总有一天你会发光的,但是,这,需要时间的打磨和历练。
附注: 一) 回复网友朋友们的问题:到新西兰留学选择哪些专业比较有“前途”? 近日,新西兰教育部就公布了一份名为《Moving On Up - What Young People Earn After Their Tertiary Education》的调查报告(下图),对新西兰不同专业毕业学生的薪酬进行了比较,以便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进行参考。(注:“健康学”是对于医学专业的统称,包括,医生,护理,医学影像专业,康复等。图中价格为新西兰币。最新的外汇牌价显示:一新币=5.23元人民币)
二)我招聘工作时准备了那些资料 1)学历证明:国内某医学院毕业公证书,新西兰梅西大学康复专业(Massey University , Rehabilitation) 2)相关的工作经验证明:在新西兰某养老院工作一年,兼职做support worker(上门医疗服务人员)近两年。 3)人品推荐信若干:分别来自我服务过的病人及家属;我的朋友和同事;一位惠灵顿“太平绅士”。 4)面试有三位考官主持,时间跨度大概是1.5小时,面试的内容主要涉及:专业知识,社会知识,法律知识和处事的能力(包括与同事之间和病人之间)。
三) 华人在新西兰大都从事何种生意? 一般地,华人在新西兰从事以下的生意:清洁公司;割草;快递;咖啡店;小型超市;炸鱼和薯条店;快餐店;面包店;中餐馆;房屋买卖经纪人;保险买卖经纪人;小型贸易公司;果农和菜农;旅游公司;修车行;租车公司;小型农场(我感觉:除非你有农业专业知识,否则不要轻易介入农场这个行业)等。在我看来,在新西兰做生意仅仅是一份职业,如果你想着“做大做强”,我感觉这里不适合你。原因为何?一是这里的市场容量比较小;二是这里有着严格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的经营活动;最后,我建议:想到新西兰经商的朋友们一定要先学习一下新西兰有关的法律制度,诸如用工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在这里经商,首要的是:遵守当地的各项法律制度,否则,会令你全盘皆输!
(上图所示:新西兰一咖啡馆内景)
希望我的这篇小博文能够回复网友朋友们的问题。另外,再次,在此提醒:如果转载本博文,请注明出处:搜狐博客,作者:E爱丽斯。
感谢每位到访的朋友给予我的鼓励!感谢搜狐博客给予我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