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学会不生气- - 李治邦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25

学会不生气



  前不久,因为单位里人与人之间的琐事,我受了委屈,回家发了好几次火。家人问我原因,我却碍于面子不肯张口解释。过了好久,我才慢慢平静下来,可新买的车被人扎了轮胎,我不会换,只得找朋友过来帮忙。夜风拍在脸上像是小刀子在割,我在夜幕中看着楼上的灯光,真想骂街。想在节日里出去走走,但因为临时有事不能成行,只得退掉定好的旅店,可对方说退不了。我悻悻地问,为什么?对方说,不为什么,我们酒店就是这么规定的。这次不能再跟家人发泄了,我只得把火闷在肚子里,可越想越憋屈,就去找一个朋友倾诉。朋友委屈地告诉我,这几天他也有气——被一封匿名信毁了前途,他正在疯子一般寻找这个对手,但又不知道是谁。他对我说,我还想找你说说呢,你就甭给我添堵了。从美国回来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你应该找心理医生看看,你跟他说出来,他再给你解释解释,打个哈哈就过去了。我摇头说,我又没病,找什么医生?他对我笑笑,其实咱们中国人心理问题调节不好,缺的就是没勇气找心理医生。

  我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得比较轻松,心胸比较宽,一般烦恼事情个把小时就会化解开来;若事情再大些,也就是当晚睡不好,转天醒来,见窗外满天的朝霞,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就冲淡了。我一向认为,人不能树敌,不能占别人的便宜,更不能故意整治别人。当双方僵持着谁也下不来台时,我情愿自己当时尴尬,也不忍别人难受。我曾几次跟一个朋友说“对不起,这事怨我”,后来这位朋友竟真觉得是我对不起他,对我总是理直气壮的——看来,道歉未必是个息事宁人的好办法。

  我有时在单位和某人发生了不愉快,到单位门口就发憷,真不想走进去看见这个人。后来我听说,有些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说,评定职称或者提拔遇阻时,心里就很不痛快,连单位的门都不想迈,看见闹矛盾的人就堵心,甚至干脆不想上班了。更有意思的是在大年初五,心里别扭的人都在家举着菜刀“剁小人”,嘴里还念念有词。听这样的话多了,我突然也嘀咕,和我闹别扭的人是不是也这么想,是不是在大年初五也举着菜刀……想着,浑身鸡皮疙瘩就起来了。人事之间的你争我斗,可能就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而恶性循环。我可能使别人不痛快,别人也会找茬儿让我下不来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高级玻璃杯子,薄得很,一磕就碎。

  前不久,我的一位老朋友因为车祸去世。大家聚在殡仪馆,望着火葬场的烟囱直发感慨,谈的都是人生无常:还争什么啊,一闭眼就什么都没了,无论生前多大的官,多大的名气,赚多少钱,人生路尽,什么也带不走。大伙儿一出殡仪馆的门,各自回到单位,我想,背后钩心斗角的循环又转上了。

  要真正学会轻松,首先要学会光明正大,不背后搞小动作,有话说在当面,而且要好好说。计较和怨恨是一座牢,宽容则是唯一的钥匙。人,计较什么,就被什么困扰;怨恨什么,就被什么禁锢。其实,学会不生气是件很难做到的事,但还是学学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