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黄蛰虫丸在月经失调治疗中的双向调节作用

 刘曦谦 2013-01-25
月经失调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而月经的异常往往是机体受病的反映。临床上月经异常虽有期和量的不同变化,但两者又常可并见。大黄蛰虫丸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原方组成如下: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蛰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金贵要略》:“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大黄蛰虫丸在临床中多用于久病正虚血瘀结成癥积或妇人经闭之证。本人师从陈雁黎老专家后,发现其对大黄蛰虫丸使用有独特的见解,凡辨证为虚中夹实所致的月经前期及月经后期的患者均可使用,使经水如期而至。在近两年中医临症工作中,大黄蛰虫丸在月经失调治疗中的双向调节作用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30例为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门诊患者,经妇科治疗后,仍月经失调,或月经提前7天,或月经推后7天,经水色暗,淋漓不尽,伴有痛经不适。我们改用大黄蛰虫丸(北京、同仁堂),每日2次,每次1丸治疗,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