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宗师(杨露禅) 迁陵 杨氏太极苑

 兴安书馆 2013-01-25


作者:杨宗杰

杨宗杰:太极宗师迁陵杨氏太极苑 - 百花山 - 百花山太极拳
 
 

   缘起

杨式太极拳始祖杨露禅筚路蓝缕,拳震京华,殁后安葬于永年县闫门寨村故里。露禅后裔克绍箕裘,代代走上习拳传拳之路,于太极拳之宏扬和造福社会功莫大焉。 岁月流转,杨家数代太极宗师先后做古,一一长眠于祖师露禅身旁。改革开放以后,太极拳复兴。1991年,永年首办太极拳联谊会,再度掀起太极热潮,来宾日 多,到杨露禅墓地凭吊祭拜者日众。自1991年至2010年,每逢邯郸永年太极拳大会召开,闫门寨村都倾力整治环境,修缮公路,为广大太极拳传人、爱好者 凭吊宗师提供较好的条件。然而,闫门寨村本身在发展,原来远离村庄的杨露禅墓地早已被环抱于村中,时见生产生活垃圾堆放其上,墓地、村庄已两不相谐。杨家 当代重要代表、中国武术九段、国家武管中心特聘专家委员会专家杨振铎先生多次率弟子门徒扫墓,面对凄凉之景,常感极至于泣下。来自社会方方面面、要求搬 迁、重建杨露禅墓地的呼声不断。杨露禅墓地,已不仅仅是一处单纯的私家墓茔,更是承载杨式太极拳发展史、满足太极拳传人爱好者寻根问祖、进行太极拳宣传、 光大太极拳事业的胜地平台。这项历史的责任,正日益向我们走近。

几起几落   一锤定音

2004年,针对这种呼吁,曾在广府工作过,深谙太极拳界事宜的李剑青先生任职于永年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后,启动了杨陵迁址工作。为此,杨振铎先生

数次赶赴永年面商。澳大利亚世界永年太极拳联盟主席傅声远先生闻听杨陵搬迁之议,他说:我要第一个签字倡导。杨振铭传人、香港杨式太极拳总会创会会长马伟 焕先生也多次专门赴永年帮助堪察地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杨陵迁址之事几起几落,一拖再拖。首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主要创办人之一、邯郸市政协副 主席贾红军先生也非常关心此事,他多次到永年广府考察,征求意见,形成了初步迁址方案。2011年春节前夕,贾主席约上李剑青主任一同到太原给杨振铎先生 拜年,其构想深得老先生赞许。转年正月十六,冒着严寒,杨振铎先生及其弟子十数人就来到广府,在贾主席和李主任的陪同下一同考察地理环境,达成一致意见, 杨陵搬迁事宜终于一锤定音。


 
杨宗杰:太极宗师迁陵杨氏太极苑 - 百花山 - 百花山太极拳
 

严冬暖阳  杨陵搬迁

2011410日,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亲到杨陵新址,和杨振铎先生等杨家后裔一同祭拜太极宗师杨露禅,正式揭开了杨陵新址建设的序幕。(详见本刊2011年第三期报道)

经研究,新址被定名为杨氏太极苑,成立了杨氏太极苑筹建委员会。太极苑共分两个区域,南部是墓区,北部是纪念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已具备了迁葬的条件,日子被确定为20111216日。

杨振铎先生闻讯,特意打来电话,谆谆吩咐道:不事铺张,尽可能节约,只要列祖列宗安迁新居就好。又特别谈到:其先父杨澄甫棺椁质量很好,若能用,就不要另新购置。

1214日,施工队进入闫门寨杨露禅墓地,计划用两天时间完成挖掘整理工作。结果半天时间,11处墓穴棺椁全部寻出,原来担心可能不好找的情况没有出 现。于是原封不动将土盖上,但等良辰吉日。杨志芳先生从工地上打来电话:观杨露禅夫妇棺椁尚十分齐整;健侯夫妇也好;最好则是澄甫;班侯等则已颓废。而在 班侯墓中发现蓝珠一颗,不知为何物。至于相关文字,比如墓志铭,或一片记载生卒年月的瓦当,却踪迹全无。

是夜,傅清泉先生闻讯从马来西亚打来电话,表示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并介绍道:听其祖父傅钟文说,当年办理杨澄甫先生丧葬事宜,傅钟文所在绵厂老板范馥贵先 生慷慨资助三百大洋,经傅钟文之手,到宁波同乡会开办的四明公所采购。棺椁分天、地、玄、黄四个等级,傅钟文选购了字号,即甲等棺椁。嗣后,租 马车拉到火车站,移至客货两用火车上,至南京,装上杨少侯棺椁一并返籍。

15日上午,李剑青主任来电,进一步督责有关具体事宜,查漏补缺,并责成抓紧列出安葬议程。入冬以来的一场大雪,使杨氏太极苑施工现场泥泞不堪,为确保迁葬仪式顺利进行,李主任又紧急调动车辆拉土垫地。

工程设计师杨清波约上杨志芳一同再去杨露禅墓地细寻,确实不见任何文字留存之物。考之当地居民,答这里无有随葬镌刻生卒年月瓦当的习俗,殊为憾事。则杨露 禅宗师之生卒年岁不得借此以证矣。杨清波先生说到:观杨露禅宗师骨架,绝非某些资料上所云身材瘦小。其大、小腿骨均长于常人,且极为粗壮。大家唏嘘不 已。

中午,杨振铎先生之子杨德芳、孙杨斌、杨勇驱车从太原赶来。为确保第二天迁陵安葬顺利完成,经杨清波先生提议,施工队下午赶赴工地开始清理准备工作。闻知 清理工作开始,刚陪同裴秀荣老师从墓地回邯的高振东先生,旋即又乘车返回墓地,目的是要尽可能详细记录下墓地的清理过程,以备史料研究之用。工作刚开始, 即被闫门寨村负责人叫停,原来事先疏忽了与他们的沟通。天色渐黑,李主任打来电话,安排宴请姚寨乡及闫门寨村负责人。席间两位村负责人很坦诚,直言其村多 年来的维护工作,现既有李主任出面,他们即刻安排村里接线安灯,于是施工马上开始。又虑及第二天是农村的好日子,结婚办喜事多,为两不冲突,席罢,大家一 同驱车沿路观察,按照村支书指引,另择出一条路线。回到工地,工作正好完工。李主任率大家又来至村中杨家的老家长家,院子里燃起熊熊篝火,杨清波先生 带领十多位工友正在赶制明天所用的黄罗伞盖。受杨志芳委托,我给大家捎回烧饼和一袋子菜,大家如狼似虎一顿猛吃,直至深夜方才完工。

16日早,湛蓝的天空,一碧万顷,红彤彤的太阳高高悬挂在东方的苍穹之上,弥漫几日的大雾消退得干干净净,不见一丝寒风。闫门寨杨露禅墓地周围,人头攒 动,车辆成排。杨振基先生(已故)、杨振国先生门下弟子及部分再传齐聚而至,裴秀荣老师不顾年迈也亲自到场。鞭炮声起,顿时烟雾缭绕。施工人员秩序井然地 将杨露禅夫妇棺椁稳妥地移放至两辆三码车上,用红布覆盖其上。诸事告竣,唯黄罗伞盖尚无人持举。于成先生闻风而来,主动帮助组织人员;贾智林先生见状,立 即赶来协调分工,李少林、李付申、高晓柏、袁书海、郭召等人很快组成了仪仗队,伞起处,黄、蓝相间,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

9点半,李主任打来电话,队伍开始出发。车队排出一百多米之远,一路上浩浩荡荡,护送宗师陵寝。10点半,车队驶至广府,缓缓进入杨氏太极苑。

安置妥当,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李主任深情缅怀了杨露禅宗师的丰功伟绩,介绍了杨氏太极苑的建设蓝图;杨宗杰宣读杨露禅祭文;杨志芳代表杨家后裔致词。广府管委会副主任石建华主持了仪式。鞭炮声中,大家向宗师鞠躬、叩拜,深深表达了对一代太极宗师的敬仰之情!

下午,施工紧张进行。至天黑之前,各代宗师陵寝迁葬全部完成。特别是杨澄甫宗师,其棺椁质量果然十分上乘,其漆如新。75年的岁月,未见一点残损。其头部 中央,果见有一字,下方清晰显现澄甫二字。再往下字迹则模糊难辨。杨振铎先生之孙杨勇拍下镜头之后,有人为试图看得更清,上前用布擦拭,所有字 迹一时化为无有。

                                                                                                转载:《太极》杂志2012第一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