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读书的理由

 上善若水zxh 2013-01-26
 
爱读书的理由

摘自2008 年8月17日《新民晚报》 作者:吴兴人


  网上浏览不能替代书本阅读。读书是一种脑力劳动。潜心阅读方能细致而有效地汲取营养。

  互联网阅读、视频应用等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快速获取信息的平台。但是,读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正像互联网不能代替电视和报纸一样,读书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 

  阅读使人充实。快餐式的阅读,不能替代满汉全席的厚重美味。 

  信息是多样的,有动态的新闻信息,有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信息,也有理论、学术、科技发明的成果,后者需要细嚼慢咽才成。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结晶是浓缩而成的,传承人类智慧,需要用时间去隔解,才能有利于消化吸收。 

  俄罗斯作家尤里·邦达耶夫说:“书籍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最主要的——是洞察周围现实生活的工具,是自然界中有理智的一份子——人的自我见解。”要得到这一点,就要在阅读的同时,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阅读而缺乏思考,让大脑成为知识的跑马场,收获就会大打折扣。 

  许多书籍中的内容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但家有藏书,使用方便,买书还是必要的。 

  读书能增强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熏陶人的精神生活,这个功能是网上快餐式阅读所难以取得的。 

  晚上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一卷在手,既可消除疲劳,又能增长见识,还能指示人以正道,诚是一种精神享受。 

  改变一下上网时间过多的生活方式,读书的时间就有了。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敏捷;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几句名言,至今仍应视作网民们读书的原动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表示,一个人一年所看的书如果不包括专业书籍的话,对阅读有浓厚兴趣的,一个月应该读五六本书;普通读者一个月也要读二三本。这个数字,应当说是不高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