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榜样】陈善平:打造亚洲第一艘海上加工船

 万宝路 2013-01-26

【创业榜样】陈善平:打造亚洲第一艘海上加工船

2013年01月04日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hongjiajia

陈善平:打造亚洲第一艘海上加工船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来自温州的陈善平曾是一个普通的渔民。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打造了一个流动的海上渔业加工厂。每年,他驾驶着大船,指挥着上百艘渔船,出东海、过黄海、跨渤海,一路捕捞一路加工,与沿海6省的几千渔船、上万渔民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这样的船队,犹如一个“海上渔业帝国”,其中每条渔船一个季节的纯收入就有100多万元。而船队的核心海产品加工到底赚了多少钱没人能够说清,渔民们只知道,它的利润是船队所有渔船净利润总和的若干倍。这样的一个“海上渔业帝国”,是怎样崛起的呢?

  在陈善平28岁那年,他突然明白卖鱼比捕鱼更赚钱,那一年,他曾经用4天的时间就赚到了300多万这是他的第一桶金。赚到第一桶金的陈善平接着干了一件在人们看来非常疯狂的事,他把那300多万以及全部积蓄投到了一个叫北麂岛的孤岛上,建了一个丁香鱼加工厂。丁香鱼俗称“离水烂”,因为它离开水2小时就会腐烂,当地没人把丁香鱼当好东西,陈善平却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陈善平卖鱼的时候遇见一个买丁香鱼的日本商人,得知在日本人眼里,丁香鱼是理想的补钙食品,当时在中国几乎没人吃的丁香鱼,在日本每年有数万吨的缺口。正是这一发现,让他做出了 “疯狂的举动”。他打听到日本一家丁香鱼加工厂正在转产,就动用全部资金买下了对方的全套设备搬到了北麂岛上。每当丁香鱼上市季节,全岛的人都给陈善平捕捞丁香鱼。陈善平则开足马力,铆足干劲加工。他的后半生从此而改变。“当时的丁香鱼,跟我们这里的价差大概有20倍。”陈善平说。
让陈善平扬名中外的,是接下来更加疯狂的举动,把加工厂搬到海上,制造出亚洲第一艘海上水产干制品加工船。这一转折的缘起是2005年的一天,捕丁香鱼的渔民刚好赶上了大批鱼群,为了多捕些鱼却错过了加工的最佳时间。“有本事你把那个工厂搬到海上去”,他人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陈善平的神经。几年以后,他做出了一件震惊中日水产界的大事。2007年3月18日,陈善平投资5600万元的70米长的加工大船入海,这在水产加工发达的日本引起相当大的震动,日本水产界一家专业报纸头版头条做了题为《世界第一艘海上加工船建造》的报道。

  在这个过程中,陈善平等人到底吃了多少苦,从他被严重烫伤的双手就可以知道。“除一些零部件是从日本买的,整艘船的核心组件全部是一帮人自己想办法做出来的。”陈善平说。“(陈善平的发明)针对我们国家近海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突破了科技的一公里问题。”农业部渔船检验局局长柳正表示。几年来,陈善平和他的船队带富了千千万万人。船队春天停在福建、浙江等地收虾皮,夏天在黄海、渤海收丁香鱼,秋天在辽宁等地收丁香鱼,冬天再回到浙江收虾皮,忙碌而充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