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18例

 学中医书馆 2013-01-2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18例

王跃全 杨生虎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上较为常见,以往对于多发性肝脓肿,因不可能对其一一切开引流,故不能采用手术治疗。此种病例除积极培养病人的抵抗力、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外,别无其他疗法,死亡率50%左右。而对于单个的细菌性肝脓肿,一经诊断确实,即予以切开引流,死亡率在15%以下。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中草药、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抽吸或闭式引流、手术切开引流等方法治疗肝脓肿18例,全部痊愈或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效果满意。
  一般资料
  细菌性肝脓肿18例,单发性肝脓肿14例,多发性肝脓肿4例,其中合并纵隔脓肿、脓胸者2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42岁。平均住院治疗时间2 ~6周。
  临床表现
  发病前多有胆道、肠道、呼吸道急性感染,持续或间歇性发热,体温多在38.5℃~40℃,每次发作前有发冷或寒战,右上腹持续胀痛,放射至右肩。体检有肝脏肿大,局部触痛、叩痛。X线检查:肝脏肿大,右膈肌上升,活动受限,B超检查多能显示脓肿大小及肝脏分布。较大肝脓肿B超引导下穿刺可抽出灰白或淡黄色混浊、稠厚的脓液。血常规检查:白血细胞和中性白血细胞明显增高。
  治疗讨论
  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最常见,有时为混合感染。细菌可经胆道系统、门静脉系统、肝动脉或淋巴系统侵入肝脏,形成小脓肿或多发性小脓肿。此期病人,给予静滴高效广谱抗生素或根据穿刺抽出的脓汁培养结果,选用敏感度高的抗生素,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热量、蛋白质、糖、维生素的补充。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肝胆湿热,脓毒壅聚。给予清肝解毒,利胆排脓治疗。方药: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 ,连翘15g,败酱草30g,公英30g,赤芍10g,冬瓜仁30g,龙胆草10g,犀黄丸6g,日服两次。对于较大肝脓肿或多发肝脓肿并较大脓腔形成者,在给于静滴抗生素及支持疗法的同时,行较大脓肿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经皮肝脏穿刺置管(PTCD),抽吸脓液后,生理盐水及抗生素反复冲洗脓腔,同时给予口服中药清肝解毒,利胆排脓治疗。至于肝脓肿较大,且中毒症状较严重,甚至脓肿破溃入胸、腹腔者,则行手术治疗,切开引流肝脓肿,行局部体腔的冲洗引流。

作者单位: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西宁 81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