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36例

 学中医书馆 2013-01-26

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36例

张丽敏 安丰辉 孙著芬 卞成磊

  单纯性腹泻病大多为非感染因素所致,用抗生素治疗常效果不佳。近年来,我科采用脐部敷药及热熨按摩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36例均为1994年~1997年间我院儿科门诊病例,男80例,女56例;年龄3个月~3 岁,其中≤6月30例,6个月~1岁35例,1岁~2岁45例,2岁~3岁26例;病程在3天~3月,其中3 天~2周66例 ,半月~1月34例,1月~2月21例,2月~3月15例;腹泻次数每日5~10次;大便稀薄或蛋花汤样,或有泡沫,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呈黄色或黄绿色,无粘液及脓血;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白细胞及脓细胞,或偶有数个白细胞;无发热、腹痛及呕吐,无脱水及酸中毒;接受过抗生素及其它治疗,疗效不佳;中医辨证为寒湿泻或脾虚泻。
  治疗方法
  ①脐部敷药:吴茱萸研细末,每次取3~5g,用醋调成饼状贴于脐部神阙穴,用胶布或纱布固定,每日1次。②热熨按摩:用大盐粒500克置锅内炒热,用布包裹,热熨脐部,注意勿烫伤皮肤,待皮肤发红后,停止热熨,然后用手掌心放置脐部,轻轻按摩数分钟。热熨与按摩交替进行数次,每日2次。③每日用山药粉6~15g,加适量粳米或小米及水,煮成山药粥,适量喂服,每日3次,小婴儿可取米汤喂服。④所有病例不用抗生素,不禁食,继续喂养,停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脂肪类食物。⑤规定一疗程5天后复诊或随访。
  治疗结果
  
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及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小儿泄泻疗效评定标准。经一个疗程治疗,大便成形,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日,大便镜检无异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大便次数减少一半以上,且含水量明显减少,大便镜检无异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大便次数及水分不减少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7.5%,结果见表。

  表1 疗效结果统计

病程(天)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3~14 66 40 24 2
15~30 34 16 13 5
31~6 0 21 5 11 5
61~90 15 2 8 5
合计[ 〗136 63 56 17

  讨论
  
婴幼儿单纯性腹泻中医辨证以寒湿泻或脾虚泻为多见,故用吴茱萸敷脐温中散寒,山药粥健脾养胃,固肠止泻,配合脐部热熨及按摩,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经络传导,使药物充分发挥其功效。脐部神阙穴,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中药敷脐可以通经贯络而作用于全身。据研究证实,脐表皮角质层较薄,屏障功能差,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联,故渗透性较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皮肤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达全身,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连接于门静脉,从而使药物得以经此捷径直达肝脏。
  本文所观察对象中,病程较短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治愈率较高,而病程较长者治愈率相对较低。治疗前病程3~14天者66例,治愈率60.61%,有效率96.97%;而治疗前病程达61~9 0天 者15例,治愈率13.33%,有效率66.67%,明显低于病程短者。提示患儿在单纯性腹泻病程中,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延长病程,影响疗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中医院,262200

(收稿日期 1999-02-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