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险福建第一大峡谷 观赏最美木廊桥

 Eosun 2013-01-26
探险福建第一大峡谷 观赏最美木廊桥

后垅大峡谷位于周宁县礼门乡境内,全长30多公里,峡谷两岸群山茫茫,重峦叠嶂,气势恢宏,千米以上的高山有20多座,最高的山峰1285米,两岸多为深切峡谷,坡度平均在30-50度,谷底的“后垅溪”,上接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鸳鸯溪,下连蕉城区的洪口风景区。溪流宽处100多米,窄处也有50米,水量大,落差达800多米,为福建省境内最长的峡谷,植被保护完好,山水景观奇佳,堪称“福建第一大峡谷”。在大峡谷内散落着众多古村落,其中一个古韵的小村落叫后垅村。它保存得比较完整 是一个古老自然村落,它三面环山,一条清溪从村前流过,象梦中的桃花源;一座古色古香的木拱廊桥飞架于溪谷悬崖峭壁之上,两旁青石古道,桥下深潭碧水,四周葱茏绿树,被众多廊桥爱好者赞誉为世上最美的木廊桥。

随着宁武高速的开通,到周宁县七步镇已经十分容易




福建境内海拔最高的观光大道已经形成(礼门乡---滴水岩---后垅村---陈峭村---雾中桥---洞宫山),下面就是行车线路图(蓝色线为行车线路,绿色线为大峡谷)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2-12-18 00:22 编辑 ]
 
首先,经七步镇 李墩镇到达礼门乡。

由李墩到礼门乡滴水岩,途经文化古村贡川,村中的陈氏源出自河南颍川,宗谱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舜帝,宗祠匾额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于100岁时题写,村旁的振文桥原建于清代,式样古朴,宛如彩虹横跨公路之上,祠、桥都值得一看。



过礼门乡向西走2km就是滴水岩风景区。

礼门乡滴水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洞宫山麓,与古朴典雅的鲤鱼溪、气势磅礴的九龙祭瀑布群齐名,名载《辞海》。古人题匾曰“八闽首景”,它邻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鸳鸯溪的核心地带,依霍童溪上游的叉溪、白水洋溪等处与政和、屏南、宁德三地毗连,山峦起伏,溪涧密布,风景秀丽,成为闽东霍童溪流域旅游风光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礼门乡向西走2km就是滴水岩风景区。

礼门乡滴水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洞宫山麓,与古朴典雅的鲤鱼溪、气势磅礴的九龙祭瀑布群齐名,名载《辞海》。古人题匾曰“八闽首景”,它邻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鸳鸯溪的核心地带,依霍童溪上游的叉溪、白水洋溪等处与政和、屏南、宁德三地毗连,山峦起伏,溪涧密布,风景秀丽,成为闽东霍童溪流域旅游风光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过礼门乡向西走2km就是滴水岩风景区。

礼门乡滴水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洞宫山麓,与古朴典雅的鲤鱼溪、气势磅礴的九龙祭瀑布群齐名,名载《辞海》。古人题匾曰“八闽首景”,它邻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鸳鸯溪的核心地带,依霍童溪上游的叉溪、白水洋溪等处与政和、屏南、宁德三地毗连,山峦起伏,溪涧密布,风景秀丽,成为闽东霍童溪流域旅游风光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滴水岩风景区往西行7km,有一个蝙蝠洞景区,路边有一个壮观的大瀑布,可惜被树林挡住



 
 
滴水岩 和蝙蝠洞景区都是路过,我们的目的地是前面还有十几公里的后垅村。

这条三十公里左右的盘山路,算得上福建海拔(约1000m)最高的景观大道,道路经常云雾缭绕,路旁多条瀑布,今天由于有雨,这种景致更加明显。





 
 
我们就要从海拔约1000m的山顶向下盘到200m左右,到达后垅村

下面是大峡谷的一段







经过一轮刺激的盘山路,到达了后垅村对面的梅度村





从梅度村向下望,古朴 生态自然的后垅村出现在眼前





远处的后垅大桥是汽车进村的必经之路,该桥是目前周宁农村最长的桥,桥长102.9米、宽5.5米的



过桥后,一条长1公里宽8米的进村公路赫然于眼前,美丽的村庄到了。这里曾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要道,沿岸尚有保存完好的古廊桥、古道、古亭、古寨、古民居。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沿袭传统的习俗。这里有流传至今数百年的南少林虎桩拳。












过桥后,一条长1公里宽8米的进村公路赫然于眼前,美丽的村庄到了。这里曾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要道,沿岸尚有保存完好的古廊桥、古道、古亭、古寨、古民居。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沿袭传统的习俗。这里有流传至今数百年的南少林虎桩拳。
 
 
 

在村委旁停好车,望向右方,不禁令人惊叹:世界上最美的廊桥、有最纯净最清澈的溪流、就在这里。而且在秋天五颜六色的植物衬托下,廊桥更加有魅力







[ 本帖最后由 sz风景在路上 于 2012-12-18 18:10 编辑 ]

建在悬崖之间的后垅桥离水面高近20米,已经令人敬畏,这世上比较难找到另一座这样高的木廊桥。






建在悬崖之间的后垅桥离水面高近20米,已经令人敬畏,这世上比较难找到另一座这样高的木廊桥。
建在悬崖之间的后垅桥离水面高近20米,已经令人敬畏,这世上比较难找到另一座这样高的木廊桥。
 
要上廊桥参观,得过这条小河,往村里走,过小石桥





过桥后,还要走一小段古道才能到木廊桥









过桥后,还要走一小段古道才能到木廊桥+
 
过桥后,还要走一小段古道才能到木廊桥
 
过桥后,还要走一小段古道才能到木廊桥

在这里一切赞美的语言都显得不贴切了,那云雾,那村庄 那山,那水 那木廊桥组合得如此精妙,实在太美了!
 
 
在这里一切赞美的语言都显得不贴切了,那云雾,那村庄 那山,那水 那木廊桥组合得如此精妙,实在太美了!
 
据载:后垅廊桥,始建年代至今无法考证,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重建,民国十年(1921)毁于一路人之烟蒂。现桥为1964年重建,长36.5米,宽4.8米,离水面高近20米,拱跨30.2米。桥东西走向,两端桥台都建在悬崖上,两边桥头都有石护栏。
 
据载:后垅廊桥,始建年代至今无法考证,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重建,民国十年(1921)毁于一路人之烟蒂。现桥为1964年重建,长36.5米,宽4.8米,离水面高近20米,拱跨30.2米。桥东西走向,两端桥台都建在悬崖上,两边桥头都有石护栏。
 
 
后垅桥用青砖铺地板也算另类




后垅桥用青砖铺地板也算另类
 
站在桥中央,凭窗远眺,两旁青石古道,桥下深潭碧水,四周葱茏绿树,还有古朴的村庄,真是令人驻足长留
 
 
 
走过古廊桥,登上后垅村的南山古道,半个小时便可到达隐藏在密林深处、溪涧幽幽的秀坑自然村。这里居住着闽东赫赫有名的建造木拱廊桥的世家,全村300多人,多为张姓。据考证,祖先由河南迁入福建,从清乾隆年间至上世纪80年代,张姓家族八代人的祖传手艺便是造桥,闽浙交界山区的许多县市,至今还留存着他们的杰作。  时间关系,没有上去探访秀坑自然村
 
 
 
 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峡谷和美丽的小村庄,返回刚才进来的丫路口,转向陈峭村方向
 
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峡谷和美丽的小村庄,返回刚才进来的丫路口,转向陈峭村方向
沿途美景陆续有来,还经过一些村庄
 
 
 
 十公里后,到达了陈峭村,今天“云雾上的村庄”被云雾覆盖,不能看到对面屏南县鸳鸯溪的美景了,可惜啊!
 
只好离开陈峭村,转向九公里外的西岩村方向。
走了几公里后,眼前的后垅大峡谷(起点附近)并没有令我失望。
 
 
神仙可能也要留步的地方
 
 
向前行约9km,前面出现了一座长桥:雾中桥。该桥因长年云雾缭绕故而得名,也是周宁与政和的县界。
 
 
 
桥下不远处的河谷中,在八块巨石上有280余个形状、大小各异的同心圆,或疑为外星人所为;或疑为古越族人图腾或宗教信仰的遗迹;或疑为火山爆发所致;或疑原沉海底时,海生动物所为,众说纷纭,扑朔迷离成为洞宫一奇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研究者。
 
 
当我们到达时,桥中并没有雾
 
 
说来也怪,当我们到了高处再看桥时,雾马上飘过来,天助我也;其实,好多人到过雾中桥,也不一定拍摄到有雾的桥,我估计这桥早晚会有雾,处在深山的桥,早晚没有人敢来的
 
离开雾中桥后,就到了洞宫山林场,这里自然生态非常好;由于,当时天气不好就没有进山玩了。洞宫山也有上高速公路的出入口,现在暂时没开放。
 
 
 
不一会,到了一个丫路口,左转去杨源乡上高速 右转去周宁的七步镇上高速。
 
 
今年去过周宁,不知道有这么好的地方,只知道当地的骗子到处开钢贸公司骗钱        你肯定也是借利息钱给他们的 
 
至于泰顺 庆元我都去过,单从廊桥个体来说,周宁县后垅廊桥的确不是最好看的,但是,结合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它离水面的高度,恐怕好难找到第二座,要我投票的话,我一定投给它。这个廊桥的曝光率也是比较低的
 
这是一条风景在路上的线路:集山水峡谷 田园 村庄 廊桥于一体,如果这样你也觉得不值;那还有你说的那两个旅游部门已经开发的景点;周边有屏南的白水洋,福安的白云山景区;希望你满意
 
我觉得多水的季节去比较好,特别雨后更加好看。那些山路十分窄,要十分小心驾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