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神奇的静电”大班科学教育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脱衣服时经常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等,幼儿对这些现象十分好奇。新《纲要》指出: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探究乐趣,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于是,我就设计了“神奇的静电”这一探索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 认识了静电现象,初步感知了摩擦起电的原理。但是孩子们在 探索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只要将塑料玩具在衣服或头发上磨擦或用手不停地与塑料物品磨擦,就能将纸屑吸起来,活动时,他们兴致不减,拿起手中的玩具在身上摩擦,然后去吸纸,他们认为任何东西磨擦后都能将纸吸起来。对此,我没有急于否定,而是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有东西磨擦后都有吸力时,我又及时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接着,我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如绉纸、蜡光纸、硬纸板、塑料纸等,并设置问题:“你能通过磨擦将这些纸吸起来吗?”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静电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摩擦起电”这一抽象的概念,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各活动环节,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在幼儿操作感知过程中,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玩中学探索欲望强烈,学到了很多知识。顺利的完成了本课的目标。 不足之处: 1、 在师生互动交流时,不能及时准备回答反馈幼儿的个别问题。 2、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影响了课堂气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