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巡逻都刻骨铭心。巡逻队队长、二连连长颜小昆告诉笔者,怒江军分区防区内有40多座界碑,最高的一座位于滇藏交界处海拔4650米的雪山顶上,来回路程有600多公里,每次巡逻只能靠脚走,往返一次需一个多月。巡逻途中,要经过大小桥梁72座,渡涉大小河流76条,各种给养均需人背马驮。有一次,一条名叫“老黑”的军犬因过度劳累,最后牺牲在了巡逻路上。颜连长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高黎贡山山脊就会被茫茫雪海淹没,巡逻时危机四伏。去年5月4日,他带着巡逻分队行至中缅边境某号界碑4公里处时突遇暴风雪,能见度不足3米。这种情况下,极易迷失方向陷入绝境。凭着多年的巡逻经验,颜连长带着战友们顶着暴风雪艰难前行,5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4个多小时。而这样的巡逻路,连队战士每年至少要走5次。 ![]() 翻越崇山峻岭 特殊的环境,练就特殊的本领。常年巡逻在高黎贡山上的边防官兵,也练就了自己的“独门绝技”。通过原始森林时,他们依靠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树上砍出来的路标认路。笔者还看到,官兵们随身带着独特的巡逻地图,图上曲折的线条边有许多标注:这里有树洞可住3至5人、地平可搭帐篷、此处小心野兽毒蛇袭击……营长赵灿军说,每个连队都制作了类似的巡逻地图。毛毛细雨中,巡逻小分队行至一处名叫“月亮”的瀑布前。通往界碑必须爬过120米长的石壁,而这条唯一的通道全被水帘覆盖。笔者看到,官兵们都脱得赤条条的,用雨衣把衣服、干粮和武器包好扛在肩上,小心翼翼地通过。快到高黎贡山之巅、距巡查的界碑约2公里时,山顶突然下起暴风雪,加之年初的第一场积雪还尚未融化,寒气袭人。官兵们相互鼓励,冒着暴风雪奋力前行,最终圆满完成对界碑的勘查任务。 ![]() 行走在独木桥上 下山时,见战友们疲惫不堪,东北籍的王福班长带头高声唱起了他们连队自编的歌曲《我们是行走在高黎贡山上的巡逻兵》,让人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次巡逻的7天时间里,官兵们爬悬崖、越沟壑,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山泉,有时甚至无法找到搭建单兵帐篷的平地,大家就裹着睡袋靠在树上睡觉,而这些对于边防官兵来说,都已习以为常。怒江军分区司令员王宁、政委先卫平自豪地说,怒江军分区边防官兵担负着400多公里边防线的巡逻执勤任务,每一段边防线都是祖国的一扇大门,忠实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是我们每一名边防军人的神圣使命。 ![]() 巡逻在简易山路上
![]() 携手涉险,淌水巡逻 ![]() 涉水前行,不惧危险 ![]() ![]() ![]() ![]() 战士负载军犬,悬索渡江 ![]() 行走在简易道路上 ![]() 行军途中小憩 ![]() 简易饭菜分外香 ![]() ![]() 山地为床正好眠
![]() 战士的梦乡 ![]() 和衣而眠入梦乡 ![]() 搭设帐篷 ![]() 相互整理睡袋 ![]() 前方探路 ![]() 穿越乱石堆 ![]() 顶峰就在前方 ![]() 顶峰就在前方 ![]() 在巡逻的路上 ![]() 巡逻队在界桩前合影 ![]() 泥水中抬圆木 ![]() 淤泥里卧爬,无惧脏苦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