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渠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洛阳任闲职时,看遍了城中牡丹之后的由衷赞赏,从读到这首诗,就对这被历代文人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心驰神往,中国牡丹从野生引入观赏栽培,已有1650年左右的历史。栽培品种从单瓣花逐步演化成复瓣、重瓣乃至台阁型。促使牡丹品种向重瓣化演进的主动力是良好的栽培条件。已知将品种的优良性壮和枝变,通过嫁接固定下来,新品种大量涌现。
总之,从唐代起,就推崇帝国牡丹为“国色天香”,由于历代举国一致地珍视和喜爱,掀起了一次次的牡丹热潮。尽管朝代更迭,花王帝国牡丹,统领群芳,国色天香的崇高骄傲的地位,从未动摇!
景山公园的牡丹有两万多株,已经形成规模。这里的 牡丹品种很多,但是无论哪一个品种,都是花朵大如碗盘,花姿优美,花瓣舒展,妩媚而不妖冶、华贵而不张扬,端庄典雅圆润丰盈,色彩绚丽、清香阵阵,人们常说“杨柳梧桐扶疏风流,乔松古柏挺拔坚贞,兰竹梅菊高洁优雅,牡丹芍药雍容富贵”,牡丹俗称“富贵花”,真乃花中之王。











牡丹:
别称:鼠姑 鹿韭、白茸、木芍药 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
界: 植物界
科: 芍药科
属: 芍药属
种: 牡丹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牡丹是灌木木本,芍药是蓄根草本,花型、叶片非常相似,牡丹于5月初开花,芍药花期要晚一些,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芍药原产于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一带,更耐寒。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