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要素解析春节红包行情 (2013-01-27 08:18:38)

 桥头强 2013-01-27
 春节红包行情一般是特指春节前一周的行情,22年来超过9成以上时间该周都是收阳的,哪怕是在熊市中也是如此,个股方面涨幅也很可观,所以被称作是红包行情。一般来说春节红包行情前往往指数会经历3~5天的调整,这样红包行情才会有好的表现,包括2012年我们看到在迎来春节前一周行情时也是出现连续的中阴线,随后迎来长阳的反弹,以及节后的上涨,所以对股民来说既要规避春节红包行情下蹲动作带来的风险,又要在这样的调整中逢低吸纳,把握红包个股的预热行情。
  具体来说,玉名认为春节红包效应主要是由三个方面要素主导,第一,节前行情往往是消息面相对平静的时间,没有大的利空和利好。一般来说,节前消息面唯一的悬念就是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调整,而管理层对此拿捏得比较好,加息、升准等相对偏空的消息会在节后开市前一天公布;而类似降息、降准等相对偏多的消息会在节前公布,以激发市场对节后行情的憧憬与期待,这是造成春节前一周大多是上涨的关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春节处于全年的开始,此时整个市场也处于相对宽松的大环境,虽然这个要素并不直接主导春节一周上涨,但为整个市场走强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持股、持币资金的操作节奏。玉名认为即便在行情弱势格局下,春节前一周依然能够翻红,功臣主要来自于市场因长假效应带来的做空动能减退,通过成交量也能够发现,每逢长假前市场量能总处于地量状态,而且持币过节的资金往往会尽快在周前期撤离,以便资金能够提取,所以在春节周的中后期,市场在节日气氛和一批持股过节资金的推动作用下会有小幅上涨。历史上的2002~2005年,以及2008年行情就是如此,其实更令股民记忆深刻的应该是2012年1月16日那一周的走势,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下跌之后,此时市场的情绪已经非常低迷了,很多股民都在质疑春节红包效应,特别是当春节前一周的周一出现下跌后,股民已经不对上涨抱有任何希望了,但周二开始的中阳反弹开始,整个市场人气又被激活了,连续小阳反弹,最终周涨幅达到了3.75%,喜庆收官(而2012年全年涨幅才3.17%,可见红包行情的意义)。
  第三,市场的心理面和长假要素也是关键。中国人对于春节有着特别的感情,所以都希望讨个好彩头,这个在全球其他重要节日(类似圣诞节)时也会有体现,所以春节前一周市场很容易形成上涨的趋势,甚至可以说大量资金都在此时等待任何可能出现的上涨机会来做红包行情。此外,面对着春节这样7~9天的长假,市场预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虽然谁都无法预测长假期间外盘走势的强与弱,但有一点无法回避,那就是即便外盘走弱,也很难出现连续数日下跌的格局,而对于A股来说,处于弱势中周期中每一次外盘走弱就容易导致破位,那么长假的中断反而能够让市场情绪有所缓解,避免市场大跌的出现。以上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春节红包效应。不过对股民来说,股市中从来没有“红包”,资金的特性是逐利而不可能到股市做慈善,因此所谓的红包行情更多地是噱头,其本质是节日和特定周期下的短线机会。既然明确是短线,那么说白了就是一种博弈概率,这就需要严格的操作纪律与风险收益比的控制。
  具体来说,玉名认为下周即春节前二周,股民可以关注农业和汽车板块。因为从政策面来看,一号文件有望在2月1日前后公布,文件内容预计将再次聚焦三农,关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鼓励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对农业板块形成政策利好。所以对于农业板块中的种业股、农机股、农药化肥和水利股是机会;再有就是节前汽车消费有望继续回暖。1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12%,有所回暖,而市场一直热炒的城镇化建设也会拉动相关汽车板块的走强,所以股民不妨在指数一波冲高后的蓄势走势中,关注一下上述两个板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