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通宝与罗汉钱
?
???一个叫泰马史嘉的法国实习生听完中国医生的介绍,将那枚中国古钱拿在手里反复看着,喊来翻译,问祖母:“这枚古钱是什么年代制造的?”???我抢着说道:“清代康熙年间,有两三百年了呢。”???外国人眼中的两三百年前的东西,那可不得了,认为是有价值的古物,坚持要买。这是祖父的遗物,祖母当然不肯卖。泰马史嘉苦苦哀求,最后拿出了一具小型照相机要求交换。我一看心热了,连连说:“我要照相机。”???祖母最疼我,最终只得依了我。???马史嘉回国后,便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刮痧疗法的论文,并且把那枚“康熙通宝”钱一同刊出。泰马史嘉将印有“康熙通宝”拓片的杂志寄给了同济医科大学的导师,同时也请导师转给了我们家一本。医学导师有位朋友爱好古币收藏,看到杂志上的钱币拓片后,发现“熙”字左边少一竖的,与普通康熙钱不同,认定是康熙五十大寿时所铸“万寿钱”,民间俗称“罗汉钱”,享有“黄如赤金”的美誉。这位古币爱好者连连叹息:“这可是枚古钱珍品呢。”???事后,祖母一直很后悔,她说:“你祖父倘若地下有知,他会不依的。”
?
????????????????????????????——引自长篇小说《传世古》第124页
?
康熙通宝与罗汉钱
?
大型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播出后,“康熙通宝”钱一夜间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或集藏,或赠亲朋好友。殊不知,存世量很大的康熙通宝钱是没有多少收藏价值的,值得珍爱的应该是康熙年间所铸的罗汉钱,它是康熙通宝钱的异品。这种钱币色泽金黄,制作精美,深受人们喜爱。几百年来,一直被民间看作是吉祥幸福的信物,颇受珍奇。???古代将皇帝的生日称作万寿节,每逢万寿节都有祝寿活动。清代最隆重的万寿节是皇帝的旬寿,即满10年的生日,如康熙60岁生日、乾隆70岁生日、嘉庆50岁生日,都有隆重的旬寿庆典。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六十寿辰,大臣们为了给皇帝祝寿,令宝泉局专门铸造了一批特殊的”康熙通宝”小平钱。此钱为铜质,金黄光亮,始称万寿钱,以示祝贺康熙皇帝玄烨万寿无疆!这批钱与普通康熙通宝小平钱的不同之处,就是“熙”字左边少一竖,“通”字是一点通,而不是双点通。此钱以后补铸很多,但原铸头炉钱边阔字壮,现已不可多见。历史上没有记载,连泉家丁福宝的《历代古钱图说》上都遗漏了它的资料。然而,民间有关罗汉钱的传说,大都说的是这枚万寿钱。究其源,来于两种传说。其一,传说道光年间,杭州古刹净慈寺准备重修,寺内有位和尚在一尊罗汉的“佛腔”内,发现了一串不同于常品的康熙通宝钱,于是将钱分施给善男信女,说菩萨肚里的钱能保佑人逢凶化吉、延年益寿、避邪降福。于是,此钱便被叫着了“罗汉钱”。据说这些钱原是一位施主供奉的供养钱。但后来在民间流传,民间就越来越多的善男信女去寺庙捐款换回这种罗汉佛腔内取出来的钱,于是罗汉钱也就这样叫开了。??其二,传说16世纪初,康熙皇帝派元帅年羹尧去西藏平叛,因军饷短缺,一时无法筹措,无奈之下,便下令向当地佛寺征借铜佛像,为了凑数,将18尊金质罗汉像也收缴了,熔化后铸成“康熙通宝”钱。在开炉铸钱时曾许愿,回朝后定将全数铜钱收回,并加金还铸佛身。将原“康熙通宝”的“熙”字去掉左边一竖,通字的走字旁也少一点,以便日后能分清此次所铸和其他康熙通宝有区别。谁知回京后,年羹尧被革职入狱,无法兑现诺言,于是这批铜钱就留在了民间。因为是菩萨金身所铸,因而铜钱金光锃亮,民间据此称为“罗汉钱”。“罗汉”一词是佛教中“阿罗汉”的省称。佛教中称呼断绝了一切嗜欲,不受生死轮回的僧人为罗汉。罗汉个个神通广大,长寿无疆,为众人所敬仰。罗汉钱又分为头炉罗汉钱和普通罗汉钱。首批开炉制作的即是头炉罗汉钱,其特点是制作精良,色泽金黄,外廓圆润,地章平整,内廓方正,穿口光洁整齐,钱文笔划粗壮清晰,较普通康熙通宝厚重。后开炉的则叫普通罗汉钱,钱轻缘窄,现在一般见到的罗汉钱普通罗汉较多。“罗汉钱”做工精美,外表美观,因为传说以金质罗汉熔化而铸,所以后人多用此钱打制戒指,或者熔炼提出金子,或当作压岁钱赐予晚辈,或在女儿出嫁时作为压箱钱,或作为信物赠送亲朋好友,致使存世数量越来越少,至今已成为泉家喜爱的不易多得的珍稀藏品。民间一直流传的钱体含金,是否真含有呢?近年有人用光谱定性分析,发现并不含金,主要成分是铜、锌,其含量,铜占62.8%;锌占36.2%,有少量铁、铅、锡。“罗汉钱”含金一说,不攻自破。其实,那罗汉钱色质金黄,实为人们长期佩带所致。由于罗汉钱备受青睐,后世屡有仿制翻铸。不过,翻铸的罗汉钱的钱径较小,且铜材较差,轻重不一,制作比较粗糙,细看不难识别。还有一种是将“宝泉”局的康熙通宝钱,挖去“熙”字中“口”部左边的一竖,以充罗汉钱。但是,只要看看“熙”字下面的四点,只要发现左边有一点偏出,就可以确定作伪无疑了。????笔者小时候听老人讲过罗汉钱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康熙年间有位名叫张相的书生进京赶考,同村姑娘春莲含泪相送。春莲送张相一枚“罗汉钱”,说:“此去一年不得归,为你守身,非你不嫁。”张相举钱盟誓:“身在此钱在,钱在我心在,非你不娶,定要考取功名,转回家把媒约,娶你过门。”二人以一枚罗汉钱为信物定下终身。张相将钱挂在腰间不离身,经久摩擦,金光闪闪,就像金钱一般。没想到入宫殿试,被主考发现,因其夹带异物,欲治罪。张相如实相告,感动了康熙皇帝。康熙准其考试,并亲赐茶水。后来张相中了探花,康熙亲赐金钱一枚,准其返家迎娶春莲。一枚钱成就了一桩皇帝亲赐的好姻缘。从那之后,“罗汉钱”遂成吉祥之物,寓意婚姻幸福、美满。学子出门,姑娘以“罗汉钱”相赠便成民间习俗。???新中国建立之初,曾广为流传一部名为《罗汉钱》的现代戏,此剧根据赵树理小说《登记》改编。故事情节是:农村青年李小晚和张艾艾互赠罗汉钱和小方戒确立恋爱关系,遭村长等人的反对。艾艾的母亲小飞蛾发现了罗汉钱,回忆起20年前自己与宝安的悲剧故事,终于在燕燕的帮助下,有情人结成眷属。可见罗汉钱的信物之说,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而且大都与爱情相连。???值得一提的是,泉界有些藏友一直是片面地把康熙通宝异品钱一律称为“罗汉钱”。显然,这种说法忽视了铜质和品貌的区别。因为普通的罗汉钱不仅铜质一般,而且没有任何装饰,币市上也时常能见到;而珍品罗汉钱铜质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在历代古钱币中是空前绝后的。特别是在正、背面的外轮上都绘有不同的吉祥图案,这些图案纹饰美观、工艺考究,像一幅微雕铜板画,可以说在翻砂铸品的古钱币中也是精美绝伦的。此外,还有更明显的区别是:万寿钱应是官铸的花钱,是有特殊用途的珍贵花钱;普通罗汉钱应为流通钱,是较普通的流通钱。???康熙通宝共有24种版式,分别是24个铸钱局铸造的。从正面文字看,并没有多大区别,皆为楷书康熙通宝。可背文却各不相同,除户部宝泉局和宝源局为满文外,其它22种钱币均为满汉两种文字并存,左边是满文,右边是汉文,这22个满汉对照的字代表22个铸钱局。局名收集齐全俗称“诗文币”。它们是: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台桂陕云漳。此外还有“巩”(甘肃巩昌局)、“西”(山西省局)局,但它们铸量极少。“台”、“广”、“南”亦少见。???许多泉友试图将康熙通宝的24个局名钱收齐,可很难如愿以偿。上世纪末,笔者曾从汉水中游谷城县一废品收购站的废铜堆里发现一枚大样康熙通宝背“台”,制作精细,品相极佳,而且还是一枚逆背台(即汉文在左边),显然是翻铸时错版所致,十分珍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