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财的诀窍(七)

 希望蜡炬 2013-01-28

尽管交谈不多,我却很佩服老人的精明。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有个店面。""一铺养3代。"应该说,在房地产投资中,投资商铺的回报率相对是比较高的。一间小铺能养3代人呢!作为养老就算比较有保障的。对于退休后仍然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有个小铺面,可以说是进退有路。既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出租,而且商铺的租约期限一般都比较长,通常都是3-5年以上,比居住房出租有保障,也更加稳定。

  这样一来,老两口在还清贷款之后,他们的收入远远多于他们的退休金。要知道,我们一辈子的那点积蓄,如果存在银行里,其实就是死钱,利息也很微薄。而"小财"这样一理,就变成小康的日子了。据我所知,许多欧洲的老人也会在退休前经济相对宽裕时买几套房,退休后不仅有退休金,还能吃房租。

  我曾在团结湖地区生活了好几年,那里是个老生活区,八十年代建的,环境条件远不如老人在郊区买的房子,现在郊区的房子,一是近年盖的,内部设施比较完备,二是空气好,三是小区环境好。对老人来说,是一举三得。那里还有一位老人,退休后并不想开店。他把城里的房子存入房屋银行,每月房租定期由银行划到他的帐上,又与老伴儿在郊区房价便宜的地方租了一套面积更大房子。不仅住得宽敞了,空气也更好一些,而且还有一些收入。现在郊区的住宅小区购物、交通都很方便。既改善了住房条件,可以吃房租的差价,而且不用面对中介,省去了挑选租户及收缴房租的烦琐。

  我觉得,只要有一套市中心的房子,就可以大做文章。还有一对老人,他们基本上没有存款,因为他们用一生所有的积蓄在这两年买了两套市中心的二手房,这样加上他们退休分的公房就有了3套房。我问他:"没有存款,万一得了大病怎么办?"老人告诉我:目前他和老伴的退休金已经够他们生活并且略有赢余,生活不成问题。唯一顾虑的就是生大病,因为人老了,很难不生病。他们买房恰恰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一旦两个人中有一个得了大病,他们就卖掉一套房。他算了一下,现在他们租了两套房,每月的房租比他们的积蓄存在银行里的利息要高,这样更合算,他们也更有安全感。

  在上海热线上,我看到一个下岗工人写自己的经历,让我颇为感慨。他下岗后,生活很艰难。而他又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就打上了家里的房子的主意。他先将老房子卖了,又租了一套小房子安了新家,就是利用卖房子的钱,他盘下一间门面,开了一家熟食店。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就积累起财富,不仅生活好了,还买了更宽敞的新房子。

  下面是我转录他的一段文字:

  “我有一个一起下岗的同事,家里的房子在黄浦区,面积也不小,看到我的成功很羡慕,但他担心自己没有做生意的本事,一直下不了决心把房子卖了。我给他出了主意,把自己的房子出租,自己再去租差一点的房子,差价可以贴补家用。他考虑后接受了我的建议,老房子以每月3500元长期租给了一家公司,自己在靠近父母家的大华新村租了房,每月只要1500元,现在他家的生活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现在,如果我看到一些收入不好,却住着不错房子的人,一定会劝他利用房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让他知道,房子不但是生活必需品,还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一定要好好利用。”

  不久前,我在《中国老年》杂志上,还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对老人用房产升值,非常有创意:

  这个叫王国梁的老人,与老伴儿与女儿全家过去住的是一套3居的房子,后来,女儿一家搬到海南岛去了,就剩下老俩口。这3居的房子顿时显得空落了,每天还要化很多时间来打扫卫生,于是王老汉再三琢磨,想了个办法。他的办法是,先用这套3居与人换了一套2居,对方另补了他一笔钱。他拿这一笔钱买了一套1居与老伴儿住着,将那套两居出租。随后,他又拿这两套房子作抵押在银行里贷了一笔款,又购置了一套两居室出租。而后,他又拿新购置的两居室作抵押,换一家银行,又贷了一笔款,又购置了一套1居出租。就这样,老人以一套3居换得两套两居、两套1居,其中3处用来出租,由于他选得地段好,所获得的租金收益远高于贷款利率,他稳稳当当地发起了房产财。

  如果你的经济实力更雄厚一些,还可以考虑投资商铺,回报率更高一些,而且可租,也可自己经营,进退有路。

  不过,投资房产也并非没有风险。2003年2月11日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内住房的出租价格五年来全部下滑,下滑幅度因为房屋位置及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房改房下滑最厉害,幅度在40%至60%之间。所以投资房产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随机应变。

  房子在我们的“小财”里大概算是唯一的“大宗”了,动辙就是几十万,相当于很多老年人一生的积蓄,实在值得我们好好打一番它的主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