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才结构在变 用工观念需转
2013-01-29 | 阅:  转:  |  分享 
  
人才结构在变用工观念需转

周琳



一方面是看似门槛不高的行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是高学历者找不到工作。两相对照,其中原委令人深思

大厦保安、家政保姆、发廊小工、社区送水员……这些按照以往观点,应该随时都可以招到人的城市服务行业,现在却持续面临招工难题。从我们的记者对多个城市就业市场的采访可以发现,“招工难、薪水快速攀升”几乎涵盖了城市的所有服务业,而不仅仅是今天报道的这几个行业。

与这些行业“招工难”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许多高校毕业生却在岁末年初忍受着“就业难”的煎熬。据了解,今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接近70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调查显示,许多高校学生只要能找到工作,宁愿接受一千多元薪水。

一方面是看似门槛不高的行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是高学历者找不到工作。两相对照,其中原委令人深思。

首先,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曾经被认为用之不竭的18岁到35岁“黄金劳动力”群体已不再是无限供给。那种认为招聘员工能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观念必须迅速转变。并且目前的所谓“黄金劳动力”主力人群已是90后年轻人,这一代年轻人的物质消费方式、精神文化需求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与父辈相差甚远,雇主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

其次,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服务行业的用工总需求正不断上升,而相应的人才培养教育并未及时对接。以家政服务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该行业市场规模未来5年将达到数千亿元,劳动力用工需求缺口将达2000万人。这表明,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那些对知识水平、劳动技能要求并不太高的生活服务业,能够极大地缓解我国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

再次,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需要加快调整。高校连续扩招之后,社会各领域已无法在短期内快速消化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而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需要大力加强。在职业教育内部,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够,保安、家政、美容等行业招生规模亟待扩大。而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当前社会客观需要、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等方面有待提高。只有通过合理调控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个层次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才能有效满足因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新需求,在不断提升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同时,逐步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

应该看到,这些需求量不断增大的社会服务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即便是那些没有从业经验的劳动者,在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完全能够胜任。在我国未来数年的城镇化进程中,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会逐渐脱离土地,前往城市和城镇寻找工作,这些服务性行业岗位恰恰较容易吸纳他们。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向他们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引导,改变目前这种“有人找不到活儿,有活儿找不到人”的劳动力市场错配情况。

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外,用工企业加快转变用人思路已迫在眉睫。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必须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培训等内部管理,为员工提供应有的福利待遇,为其合理规划职业发展目标等手段,才能确保拥有一支持续稳定的员工队伍。(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献花(0)
+1
(本文系8222206首藏)